儒家是崇尚“学而优则仕”的,在儒家看来只有进入仕途才能改变自身命运,成为帝王的股肱之臣,继而作出济世安邦的贡献。这本来也无可厚非,毕竟从来没有不经过当官这一途径就能成为集文韬武略于一身的人中龙凤。
我不全盘否定想入仕途的人,只是对那些借当官为手段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人深恶痛绝。
毕竟当官确实是飞黄腾达、风光无限的代名词,所以自古想当官的人多半是动机不纯的,无非就是想获得荣华富贵罢了。但颜回却是一个不想当官的典型例子。
在《庄子•让王》中,就有一则故事讲到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孔子问颜回为什么不做官,按理说,以颜回的学问与才能,谋个官职并不难,而且他家境贫苦,地位卑微,如若当官了,则是既可以改变贫穷处境,又能摆脱卑微的身份。
孔子的发心当然是替颜回考虑,作为颜回的老师,他希望自己的得意弟子入庙堂做官,发挥才能,改变命运,也是情理之中。
但颜回告诉孔子,他说自己不愿意做官,他有田地可供食物,衣服也有得穿的,弹琴足以让他高兴,跟随孔子学习道理,足以让他感到快乐,他不愿意做官。
颜回这不是说的违心话,他确实是一生未做官。这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
颜回不做官,是他自己的真实意愿,非外力作用在逼迫他放弃做官。也就是说,这样的选择是完全合乎了他自身的属性的。他就是一个生性淡泊的人。
孔子对颜回表达了由衷的敬佩,他说:“我听说:‘知足的人不会因为逐利而使自己受累,明辨于分内与分外界限的人,不会因为失去身外之物而感到忧惧,修养内德的人,不会因为没有禄位而惭愧。’这句话我诵读很久了,现在在颜回身上看到了,这是我的收获啊!”
也就是说,孔子平时只能从书籍文字中看到的经典语录在颜回身上得到了应验,颜回成为了道义的代言人,他本身就是道的载体。
颜回这样的人,从古至今都是很少的,唯有庄子与颜回才是真正视名利富贵如浮云,有才能却真心不愿做官,因此他们一个被尊为道家真人,一个被尊为儒家复圣。
颜回一生未做官,但他曾经的卑微地位并不影响他在青史上留下大名,并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了无数仁人志士,多少人以他为修心养性的实例来激励自己向他看齐。
自古官场就是充斥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多少人无所不用其极,这里面多半是惯于用术之人,因为官场也是野心家弄权谋私的是非之地,非一般人可以做到清廉正直、出淤泥而不染。而不入仕途的人,他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想法去捞取名位利禄,也就能做到保全一世清白了。
当今社会,是否还有颜回这样的人,我不敢妄下断语,其实做不做颜回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你若入了仕途,就一定要做到厚德载物,做个好官,做个清官,做个为民请命、为民做主、为民谋福祉的官,而不是借助做官捞取几代人也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做威做福,凌驾于百姓头上,成为祸害一方的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