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天气渐渐冷了下来,大家也开始忙活起来准备过冬的食材。
上周,我去菜市场的时候遇到一个有意思的场景。
一个老奶奶正在跟菜贩子大声争论:“你这葱怎么回事,放了一周就变成‘鼻涕葱’了?
是不是有问题?
”旁边围观的人们也纷纷附和:“对啊,我家的也是这情况,今年的大葱怎么这么不耐放?”
说真的,我也有同样的困惑。
记得小时候,家里每年冬天囤的几十斤大葱,放在院子里,一整个冬天还是新鲜的。
可是现在的葱为什么不行了呢?
大葱品种变化的影响菜贩子看大家都围上来,就索性给众人讲起了原因。
他说,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大葱品种跟过去的确不一样了。
过去我们囤的是鸡腿葱和长脖子葱,这两种葱耐寒又好储存。
近年来大部分菜农都种植一种叫“日本葱”的新品种。
这种葱特点比较明显:葱白又长又粗,而且捏上去特别硬实。
听起来还不错吧?
可是原本这种葱是为出口日本而种植的,亩产量高,但水分含量也足。
因此,这种葱特别怕冻,在低温下水分会冻结,解冻后变成“鼻涕葱”,而且容易腐烂。
冬季供暖对大葱储存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北方冬季家里暖气足,室内温度经常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
以往没有这么暖和的时候,家里的大葱都能放得住。
但是,现在暖气这么热,大葱在室内受不了,经常会生长,甚至变得空心,再拿到外面冻一下,就特别容易腐烂。
老奶奶听了恍然大悟,说:“难怪以前在平房里大葱能放几个月,现在在暖气房里捂不了几天。”
而且,现在供暖方式也多样,有些人用空调、电暖器等设备,室温高了,大葱自然不好存放。
家里保存大葱的最佳温度其实是0摄氏度左右,这样才能保证它的新鲜度。
浇水和捂坏大葱的关系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大葱在地里浇水的时候。
买葱时很多商贩都会告诉你,农民在收葱前几天会给地里浇水,这样葱容易拔出来,但也导致大葱的水分含量特别高。
如果你直接把买回来的大葱放在一起,不摊开晾晒几天,它们很容易就会“捂坏”。
形成这种情况,尤其在冬季,受冻后自然难保存。
一位甲大哥插话说:“对,以前买回来的葱都是放在阳台上摊开晾几天,再捆起来放进仓库,现在买菜图省事,直接一堆放进储藏室,结果几天后就不行了。”
听完这些,大家都感叹大葱如今真是越来越难存了。
不过,菜贩子也不忘给出一些实用的招数。
他说:“买大葱的时候,最好选择根部带点儿泥土的,还有葱心处嫩绿的,这样的新鲜。
买回来后,先摊开晾几天,等葱叶变软、发黄,再捆起来。
你可以把葱叶打结,挂在通风处,这样储存效果不错。”
他还说了一个有趣的方法:“你可以把大葱根部朝下放到容器里,然后培上点沙土,放在阴凉、通风又干燥的地方,这样可以保存很久。
”有人不禁问:“这意思是像种花一样种葱吗?
”菜贩子乐呵呵地说:“对,就是这意思,这样大葱保存到明年五一都行!”
说道这,另一位顾客笑了:“我们家暖气室内那么热,实在没地方放了,我看还是少买点儿,现吃现买吧,省得再变成‘鼻涕葱’。”
结语菜贩子总结道:“今年大葱价格是有点高,要是家里条件不允许,确实不必买太多。
现代生活这么方便,蔬菜新鲜供应不断,不像过去存储条件差,必须一次买够多,现在完全可以适量购买。”
听了这些,我的心里也有了答案。
大葱储存不光是环境的问题,还有品种、浇水和处理等多个因素。
如今生活便利,我们没必要再像过去那样囤菜了,买少量反而省心省力。
整理了这些经验分享,希望大家都能轻松应对大葱储存问题,过一个清爽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