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95后顶流小花赵露思忽然被曝患抑郁症。
九五顶流小花赵露思的成名路:成于产值,溃于心理
就算是不追剧的人也听过赵露思这个名字,近几年娱乐圈里,她在各个方面知名度都很高。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1967年发表《景观社会》一书,德波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景观社会阶段,景观社会是高度视觉化,公共表演化的社会,是汇聚了人的注视和意识的载体,而景观社会的明星与网红则是集中了社会底层期待的一种角色和人设,他们是景观社会(The society of Spectacle)的活人表现,而赵露思的走红集中地显示了东亚社会对于女性审美取向,白、幼、瘦、娇憨、可爱。
1998年11月,赵露思出生于四川成都,是家中的独生女。▲ 从赵露思童年照可以看出,赵露思家庭条件不错,童年生活幸福愉快,从小就是备受父母宠爱的独生女儿。
▲ 哪怕长大成人之后父母也会经常陪在赵露思身边。一家人关系非常紧密融洽。“爸妈很宠她,是有100块会给女儿花99块的那种父母。”“爸爸妈妈只希望你开开心心地成长,其他都不是最重要的。”
和大部分美貌少女一样,赵露思的成名绝非经营之功,就是老天爷追着给饭吃。早在2013年左右,赵露思在西南交大附中读初二的时候,她就已经是学校里小有名气的小网红,而彼时正是智能手机大范围普及、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的年代,如此说来,赵露思也算是第一批吃到互联网发展红利的人(虽然是被迫的)。赵露思出名的起点,是她的一组私人照片在QQ空间广泛流传,照片中的赵露思皮肤白皙、面貌清丽,气质清新,是标准的校园女神长相,这组照片让赵露思很快火遍全网。▲ 一组在QQ空间迅速流传的照片,让赵露思成为备受瞩目的校园女神,不得不说,赵露思从小就有“明星体质”。
大部分人的烦恼是想让人看到自己,而美貌少女,最大的烦恼是无时不刻被人关注,年轻女孩很小就感受到了当明星的代价,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注意、都会被点评被放大,其实从那时就能看出,对于赵露思来说,被过分关注的烦恼似乎远大过备受瞩目的快乐。
▲ 照片在QQ空间红了之后,有段时间赵露思备受困扰,“不喜欢被当作网红,好讨厌这个称呼”。
烦恼归烦恼,但清纯美貌的少女是景观社会如饥似渴需要的人物。娱乐圈飞速向她递上了橄榄枝,2016年9月,还不满18岁的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签约。▲ 2016年,赵露思给杂志《青春美文》拍过封面写真。
2016年9月,在娱乐圈还没闯出名堂的赵露思,短暂地在台湾明道大学(2024年停办)学过一年的服装设计。▲ 当年去台湾读大学,赵露思基本就是玩票性质的,选择服装设计,纯粹是因为觉得轻松,“不用动脑子”。
▲ 不得不说,拥有无法忽视的美貌让在台湾读大学时的赵露思也成为各种镜头追遂的焦点。
2016年11月,在李炜的安排下,赵露思接到了她入行以来的第一个工作,湖南台综艺《火星情报局》第二季。▲ 综艺节目具有破圈的影响力,《火星情报局》让赵露思得到一些露脸的机会,可爱的长相让赵露思获得不少观众的注目。
赵露思真正大火还是在2018年接演网剧之后,网剧市场也正是从彼时迎来高速发展,网剧的繁荣,算是赵露思吃到的第二波互联网发展红利。特别是从2020年起,从《传闻中的陈芊芊》,到2022年的《且试天下》、《星汉灿烂》,2023年的《偷偷藏不住》,赵露思几乎每年都有一部大爆的网剧,就这样,几年下来,赵露思一步步地稳稳坐上了95后顶流小花的位置。▲ 2022年,赵露思与杨洋共同主演的《且试天下》,虽然播出后评价褒贬不一,但仍在开播后4小时就登顶全网热度第一,累计播放量破31亿,也是从《且试天下》起,赵露思开始搭档一线小生,走上内娱顶流小花之路。
其实火归火,眼看着赵露思的名声随着网剧的接连大爆越冲越高,但是她的核心业务能力似乎始终停留在原地,拍戏数年,接到的戏大都是千篇一律的甜水网剧,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而赵露思的演技,也看不到明显进步。这也是情理之中,剧本风格变了,演技却没有相应的进步和调整,赵露思年轻稚嫩的演技一旦放在正剧中,就显得非常突兀了。
超高强度的工作量,并不允许赵露思停下来、慢下来,好好打磨、沉淀自己的演技,而且赵露思作为如今的内娱顶流,她自己也深知,停下来的后果,就是很快被新人顶替,被市场淘汰,被观众忘记。
想停却停不下来,人又处在高度的神经紧张之中,于是抑郁症趁虚而入。
有关赵露思抑郁的传闻因为那些坐在轮椅上的照片而在全网铺天盖地地流传起来。
面对如此汹涌的舆情热搜,作为在各大网络平台粉丝量级都在千万以上的顶流女明星,估计赵露思本人一时不愿面对也不知道如何面对(也有说是她公司的操作),于是她选择逃避,12月27日,赵露思直接关闭了自己的微博页面。
▲ 所谓“失语症”,根据维基百科,是一种大脑皮层语言功能区受损所致,患者在罹患失语症后,会丧失语言表达能力,不过发音器官并不会受损。赵露思的失语症,大概是她的抑郁症的躯体化表现。
▲ 赵露思朋友的详细讲述,下滑查看原文。
怎么说呢,这条朋友圈与前面所有声明一样,赵露思方的态度和诉求都是模糊不清的,整片小作文,看似是对打人事件言之凿凿的控诉,但关于赵露思被打的相关人物以及剧组细节,一概没有透露。结果就变成了伤害性极强的大面积扫射,被怀疑的相关人物一个个亲自下场辟谣。比如文章中提到“把赵露思弄到厕所说了两个小时,说她没用,说她为啥试戏试不上,说她胖说她没有别人好,要想想自己的原因为啥之前演不上女一号......““那个人追出来想抓住她......总之她(赵露思)就是被打了,她也吓惨了。“根据时间推算,那部赵露思“没演上女一号”的戏,大概率就是2018年于正的《凤囚凰》。▲ 《凤囚凰》是赵露思2017年签约银河酷娱出道以来,参演的第一部电视剧。出道第一部剧就能在于正的剧中演女配,赵露思的资源可说相当不错。
于正当然不是好惹的,他不会吃这种哑巴亏,而且于正一向喜欢冲在热搜现场第一线,赵露思朋友的小作文一出,于正立马站出来炮轰赵露思以及赵的前经纪人徐以若,“怎么这会儿脏水泼我身上了?”“你们的破事能不能别扯上我。”▲ 根据文中描述,赵露思的抑郁情绪从2019年持续至今,症状逐步严重。
▲ 因为生病,如今的赵露思体重不到80斤。
可能因为病情的缘故,也缺乏经纪团队的支持,这篇小作文既没有指向性明确的个人诉求,对于“被打事件”的主谋人描述仍然是含糊不清,基本是大篇幅的自我情绪剖白,实在是让网友摸不着头脑。1月1日,赵露思同时在抖音上晒出自己的近况。▲ 视频中的赵露思骨瘦如柴,连正常走路都困难。▲ 坐在轮椅上,面色浮肿苍白,看得出瘦得非常厉害。▲ 行动不便到连自己上床都做不到,需要被朋友抱到床上。
▲ 银河酷娱转发赵露思回应,并没有共情更多,只表示“一切有期,静待归来。”
▲ 12月中旬赵露思生病之后,新戏《恋人》停摆,之后不得不紧急杀青。在各行业都不景气的当下,女主角的生病,肯定会给剧组和经纪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娱乐业的背后各种利益交错,目前看得出赵露思的生病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她需要一段长时间的休养,而经纪公司又强调一切有期,这肯定是一个矛盾。有人说赵露思本人一篇又一篇小作文、一条又一条热搜背后的真正诉求是和经纪公司解约,毕竟作为顶流女明星,没有人希望自己以一副无比憔悴的病容、以抑郁症患者的身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热搜头条上,除非能够以此舆论为后盾由此获得和经纪公司解约谈判的筹码,能够尽可能地无痛解约,毕竟生病这事儿,也确实是属于不可抗力。如果真是如此,那这一切不过才刚刚开始,赵露思真正要经历的血雨腥风,才刚刚拉开帷幕......明星们为何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高压,高期待,高回报,高危,低可控性
赵露思是真的拿到医生的诊断证书,而李明德则显示出一种更为激烈的精神状态,疑似被他的同组演员马先生内涵为“狂躁症患者”。
▲ 事发后,马天宇回应过一条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抑郁患者及狂躁症患者,而马天宇前几年患抑郁症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至于谁是狂躁症就明者自明,之后随着事件不受控制地越炒越热,马天宇删掉了这条微博。
▲ 1月4日,男明星李明德在微博上公开喊话《三人行》剧组,矛头直指《三人行》男一号马天宇在片场耍大牌,迟到、不读剧本。
▲ 眼看着上一条微博上热搜了,李明德趁热打铁,一口气发了好几条微博,情绪也是逐渐失控,表示他会更“疯”。下滑查看全部
▲ 李明德的私服被扒出,一身的名牌,根本就不是普通打工人能消费得起的,根本不符合他口中“银行卡余额只剩180元的穷小子”的个人人设。
目前的状态是,人们已经厌倦死气沉沉的内娱,偶尔出来一个言行出位不管不顾的“疯”(有真有假,泛指一种超乎常理不受控的精神状态)态,流量立即倾斜,这当然有某种娱乐的嗜血性(关于女明星疯态的追捧,我们之前有说过)。
更重要的还是在经济下行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憋坏了,每一个都希望有人能突破这沉闷不堪的环境,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敢于拿石头砸窗的人(不管对错)都会成为破圈之人——用通俗一点的话,叫“疯替”。无论事情全貌究竟如何,没名气的二线小咖李明德一人单挑整个剧组,暗合了当下的某种“想要发疯、想要创死所有人”的社会情绪,特别是每个为资本卖命,被资本压榨得喘不过气的打工人,抖音那几百万疯长的粉丝都活在某种激起的情绪里,他们似乎都在李明德身上看到了自己,试问谁没想过被现实狠狠锤打却无力还击的许多个当下,不管不顾地原地发疯呢?
一直以来,明星都是抑郁症、躁郁症的高发群体。
这是因为,娱乐圈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残酷、淘汰率高、而且更新换代极快的地方,而且作为明星来说,他们的处境非常被动,能不能红、能红多久,都是玄学,都是命运的钦点,几乎不受自己的掌控,此为高压。但当他们红的时候,他们又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能够在一瞬间影响整个事态的发展,比如他们一病倒,整个剧组就会瘫痪,几千万几个亿的投资就会打水漂,他们在商业社会,景观社会,成为一种极高价值的商品,牵一发而动全局,这就导致他们的高权力。但就算这么红,他们也时刻担心,时刻处在听凭命运摆布的处境里,无论当红还是不红,都要像个永动机一样一刻不停地转动,随时担心被淘汰被替换,担心任何一件小事变成塌房事故,苦心奋斗多年的一切一切化为乌有。特别在当下这个明星几乎24小时被看到被judge、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的互联网时代,一句话一件事,就能轻易断送他们的前程,于是在工作之外的时间,他们也时刻紧绷,丝毫不敢松懈。▲ 2013年,陈奕迅在香港演唱会上忽然情绪失控,现场训斥歌迷,情绪平定以后,在台上自嘲“我有神经病”,之后陈奕迅被曝患有躁郁症,虽然事后陈奕迅对躁郁症的说法一一否认了,估计也是怕影响之后的发展,不过还是能看得出,当时的陈奕迅情绪问题确实已经相当严重。
▲ 陈奕迅之后在采访中解释,21岁入行,将近20年无休无止的工作,让陈奕迅感到无比疲倦,临近40岁的那几年,是自己情绪最不稳定的阶段。
之后事件愈演愈烈,Z参演的《日挂中天》投资人亲自打电话与姜尘交涉,姜尘录音并公开,表示自己此番爆料不图钱,甚至没想置Z于死地,只是“希望大家能关注并重视家暴,任何女性都有为自己发声的权利!”
而作为景观社会极具商业价值的明星们,在前面提到超高压超高收入超高关注力的倾轧之下,除了被异化,别无他途,也就是说,你得把自己变成机器人,才能面对如此高频高压的工作。
▲ 赵露思2024年的日程表,满满当当。
其实生存在这样一个高压力的时代,别说明星,就算是普通人,也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而我们的教育过程里,又太过注重成绩与效能,很少关心人的心理健康。在一刻不停地全力冲刺才能获得成功的时代里,一将功成万骨枯,大部分人都是失败者,就算侥幸成功,代价也是特别残酷的,那就是你必须将整个身心献祭你的工作,于是,种种心理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成为永远高产的商品,成为毫无瑕疵的景观,这本身就是对人的异化,在学者韩炳哲的《倦怠社会》中提到,当一个社会处于快速上升期,每个人都往往“心甘情愿”去“自我剥削”,他们成为真正的“劳作机器”,人们将自己困在一架不断加速、围绕自身旋转的疯狂竞争之中,看似拥有极度的自由,但每个人都要独自为幸福而奋斗,它成一件私事,受苦也被解读为自己的失败,人很难不从中从而产生抑郁。▲抑郁症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它们都带有自我攻击的特征。病人对自身施加暴力、剥削自我。自我形成的暴力取代了他者的暴力,前者的破坏力更大,由于受害者生活在一种虚假的自由感之中。”面对异化,惟一的途径是回到人的本身,像人一样活着,而不是像机器一样活着,人是无法承受太长时间太长强度的压力,这也是很多明星突然会宣布休息的原因,尤其是少年成名的年轻偶像,他们入世不深,心理承受力也有限,需要专业的介入和时间的安抚。毕竟一时的光辉不代表永恒。
泼天的流量会被耗尽,围观的群众也会四散而去,等当下一切虚浮的泡沫都被戳破,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职业前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