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翻车”:高校教师隐瞒身份与女学生恋爱遭通报

墨染情诗 2025-04-15 08:08:44
高校通报教师隐瞒身份与女学生恋爱

近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经济系教师武某某因 “隐瞒身份与校外女性恋爱交往”,被开除党籍、撤销讲师职称、解除劳动关系,且将被报请撤销教师资格。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根据学生举报的消息,武某某在任职老师的8年时间里,用假姓名、假背景在社交平台上将自己包装成“海归精英”“创业新贵”等,对校内的女学生进行“精准围猎”。在交往中,频繁使用亲昵称呼,言语间满是温柔关切, 约会时,身穿精心挑选的仿名牌西装,出入高档餐厅,出手阔绰地点餐、送 “昂贵” 礼物,这些礼物实则是从不知名渠道购买的冒牌货,只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其 “多金” 印象。而在后期,控制欲和欺骗性尽显,造成部分女学生遭遇情感操控、身体伤害,更甚者使其流产。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的处理也非常迅速,4月13日发布了情况通报:对武某某开除党籍处分,撤销讲师职称,解除劳动关系处理。学校从回应 “已停课、正处理” 到完成调查并落实顶格处罚,仅用两天。这种态度还是值得称赞。教师本应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却利用身份优势行欺骗之事,严重触碰师德底线。

事情已经发生,且对涉事人员也做了顶格处理,但事件背后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何该教师能在8年的时间里持续欺骗多名学生?一方面,师生间的信任差距使然,众多学生对教师 “权威光环” 太过信任造成其本身警惕性降低;另一方面,高校在教师的日常监管上或存在诸多漏洞,在此前,就有教职工间流传的 “带女生外出过夜” 传闻,但学校未能及时介入调查。

为了避免这种事件的重演,高校应该及时完善对任职教师的监管机制,严格规范师生关系,畅通举报渠道;而学生本身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异常亲密接触的行为保持警惕。最后,教育事业是神圣不容玷污,而任何践踏师德者都应受到严惩 。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