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强奸案”公开宣判:法律天平能否校准争议?

墨染情诗 2025-04-12 19:19:30

4月16日,备受瞩目的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将在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2023年5月1日,席某某与女子订婚,次日在婚房发生关系后,女方控告男方强奸,同年12月25日,席某某一审因强奸罪获刑3年,随后当庭上诉。

这起案件争议极大。从证据上看,医院诊疗手册显示女方“处女膜完整,未见新鲜破口”,鉴定书表明“送检物均未检出人精斑及STR分型”,但一审仍作出有罪判决。男方家属坚称无罪,认为双方已订婚,行为顺理成章。在二审阶段,男方辩护律师提出多达40多条质证意见,围绕证据不足、程序违法、法律适用错误等核心问题为其作无罪辩护。

这一案件不仅关乎当事人命运,更反映出传统婚俗与现代法治的冲突。在现代法治社会,性自主权受严格保护,即使订婚,违背意愿的性行为也构成犯罪。但传统观念中,订婚往往被视为特殊关系,这使得公众对案件看法不一。

此次公开宣判,社会高度关注。判决结果将成为类似案件重要参考,考验司法机关平衡法律尊严与社会公序良俗的能力。希望司法机关能以严谨证据和法律为准绳,作出公正判决,维护法律权威,也让公众对法治有更清晰认知。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