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和赔偿只能选一个?律师揭秘3大关键场景

菁菁燕果 2025-04-23 05:10:34
签合同最怕什么?对方违约时,违约金不够赔损失;想多要点赔偿,对方却喊 “违约金太高”!作为处理过 800 + 合同纠纷的律师,今天用 3 个真实案例 + 超实用攻略,教你精准拿捏违约金与损害赔偿的选择逻辑,避免少拿赔偿金! 一、违约金<实际损失:如何 “补差额” 又不踩坑?法律痛点:根据《民法典》第 585 条,违约金本质是补偿性的。若约定金额低于实际损失,可申请法院调增,但调增后不能再单独要赔偿! 实战案例:杭州租客小王遇房东临时毁约,合同约定违约金 2000 元,但小王紧急租房多花了 3500 元差价。起诉时仅主张调增违约金至 3500 元,法院结合新旧租金对比截图,全额支持! 关键操作:✅ 优先主张违约金:无需完整证明损失,降低举证难度。❌ 别贪心双赔:曾有当事人同时列两项诉求,被法院直接驳回!⚠️ 证据链:保留租金流水、第三方鉴定报告等,证明损失金额。 二、违约金>实际损失:对方想 “砍价” 怎么办?法律陷阱:对方需举证 “违约金过高”(超过损失 30% 以上),法院才会调整。但法院不会主动帮忙砍价,需对方反诉! 实战案例:某供应商延迟交货,合同约定 10 万元违约金,采购方实际损失 8 万元。供应商反诉调减,因无法证明 “10 万>8 万 ×130%”,法院驳回请求! 反制技巧:✅ 合同里写死惩罚性:注明 “本违约金除补偿损失外,另具惩戒作用”。✅ 抓对方过错证据:如沟通记录中对方承认恶意违约。❌ 别漫天要价:曾有企业约定标的额 50% 的违约金,被法院腰斩! 三、合同没约定违约金:如何 “全赔” 间接损失?法律盲区:只能主张实际损失,且间接损失需 “可预见”!比如因对方违约导致的预期利润,需提前在合同或磋商中明确。 实战案例:某网红与 MCN 机构解约,合同未约定违约金。机构主张 200 万元预期收益损失,但因未提供盈利计划,法院仅支持50 万元已投入的运营成本。 补救方法:✅ 签约时写死计算方式:如 “逾期交房按同地段租金 × 延迟天数”。✅ 留 “可预见” 证据:如磋商时邮件提及预期利润。❌ 别当 “哑巴吃黄连”:曾有创业者因未约定间接损失,仅获直接损失的 20% 赔偿! 律师终极总结:3 步搞定违约金与赔偿!1️⃣ 签约阶段: 复杂合同注明 “违约金计算不受实际损失影响”。预估风险,提前约定间接损失(如 “延期付款按 LPR×2 倍 + 经营损失”)。2️⃣ 纠纷发生: 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合同、损失凭证、沟通记录)。发《违约告知函》,明确主张违约金或赔偿(二选一)。3️⃣ 诉讼策略: 选高不选低:对比违约金与损失,挑对自己有利的主张。申请损失鉴定:复杂案件找第三方量化损失,提高法院采信度。 常见 Q&A❓ 问:违约金和定金能同时要吗?✅ 答:不能!《民法典》第 588 条规定 “二者择一”,建议选金额更高的。 ❓ 问:对方没钱赔,主张违约金还有用吗?✅ 答:有用!判决后可申请强制执行,纳入失信名单倒逼履行。 【本文为法律科普内容,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律师】
0 阅读:0

菁菁燕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