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光伏取得阶段性成效,现金流压力仍未缓解,“风光两栖”能走多远?
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明阳智能,作为最早跨界光伏的风电巨头之一,在当下变数陡增的行业洗牌中,仍未退出跨界牌桌,近日官宣其韶关组件工厂成功量产下线首款0BB-HJT高效组件。
但与此同时,明阳智能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8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94%,虽实现盈利,但第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严重,同比下降59.57%。对明阳智能来说,在经历了2023年的业绩滑铁卢后,走出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并不顺利的跨界开局,亟需开辟新战线
明阳智能,其前身是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三年时间内,通过瞄准广东市场,从当时国内相对空白的海上风电切入,实现从籍籍无名到头部梯队的转变。2010年至2016年,明阳风电经历了赴美IPO、成功在纽交所上市,到营收下降、退市的曲折历程。
2018年,这一年,明阳风电改名为“明阳智能”,并于2019年登陆上交所主板。在风电“抢装潮”的契机下,明阳智能的业绩在几年内快速增长,与国内的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等,一并成为全球风电整机的头部企业。
但2022年以来,随着海风行业发展受阻,风电行业进入景气下行期。受主业下行的影响,2023年一季度,明阳智能创下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亏损纪录,当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1.84%,归母净利润亏损2.26亿元。2023年全年,明阳智能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下滑89.19%。
内卷的行业态势下,各大风电巨头们开始寻觅新的发展道路,而同处于新能源行业内,“风光两栖”成为风电巨头们的一致选择。
早在2015年,明阳智能就开始尝试跨界光伏,成立中山瑞科新能源公司,主要开展CdTe薄膜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提供光伏发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等业务。这一跨界开局,并未能明阳智能带来转机。根据当时的招股书显示,2015-2018年上半年,明阳智能光伏板块的营收仅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0.20%、1.82%、0.03%、0.04%。
上市后,明阳智能跨界光伏一度陷入“失声”,直到2021年5月,明阳智能宣布斥资30亿元建设年产5GW光伏高效电池和5GW光伏高效组件项目。就此,明阳智能的光伏之路开始重启战线,不断押注异质结市场。
自2021开始,明阳智能在跨界光伏上投资了数百亿元。在2021年5月宣布斥资30亿后,同年9月,明阳智能官宣与盐城经开区签订5GW异质结电池项目,项目总投资50亿。2023年,明阳集团1月、9月分别官宣于广东中山、安徽马鞍山投资150亿元、100亿元建设异质结有关项目。
应收账款规模攀升,内卷困境依旧
重金投资之下,明阳智能在光伏领域的跨界取得一定的项目成果。先是在2023年1月10日,此前21年投资的两大异质结项目别在盐城和韶关实现 “双下线、双投产”,明阳智能也正式成为国内首家形成高效异质结光伏全产能最大规模投产的新能源技术公司。今年9月,明阳光伏韶关组件工厂成功量产下线首款0BB-HJT高效组件,也标志着明阳光伏已具备0BB组件的量产能力。
明阳智能在光伏上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项目成果,但跨界暂未能充分助力公司扭转当下的经营困境。在今年6月,明阳智能以9.6亿元出售了子公司开鲁明阳100%的股权,几天后又以5.58亿元的价格出售了子公司奈曼旗明阳100%股权。这一“瘦身”让明阳智能在关键关头得以回笼资金。
风电行业激烈的价格战下,2024年上年年,明阳智能虽然成功扭亏为盈,但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一方面,其应付账款规模有所攀升,根据明阳智能的半年报,截至2024年上半年,明阳智能的应收账款增至142.4亿元,存货增至107.99亿元。另一方面,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并不乐观,截至2024年上半年,明阳智能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5.5亿元。
结语
全球风电行业进入价格内卷阶段,根据上半年风电公司公布的半年报来看,多数风电企业业绩并不好看,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仍在持续,激烈的竞争下,风电巨头们也在试图通过跨界新业务走出下滑阴霾,用差异化路线等待转机。来源:NE-SALON新能荟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