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床比较磨叽,妈妈不要太着急就催孩子起床,这样养成有好处

糖醋小雨 2022-08-21 12:34:28

早上叫孩子起床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孩子就磨磨唧唧的,妈妈可以从最小的开始,比如一两分钟就起床了,然后慢慢过渡到3-5分钟起床,等孩子适应后就可以逐渐加时长了。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起床,妈妈们不应该打骂,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里压力,对他今后的养成有好处,也可以通过引导来改善孩子的惰性,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是有帮助的。所以如果孩子起床比较磨叽的话,妈妈们不要太着急就催孩子起床,要让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等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后,再让孩子逐渐地去适应一些事情,这样效果会更好。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似乎就好像会选择性地对待“特定的时间点”发动攻击。

从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区的“高峰时段”经常出现父母们的大动干戈,以至于上幼儿园的孩子还在家里磨磨蹭蹭等等这些现象。这种现象是因为父母们选择性地把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安排在了自己的“兴奋点”上。兴奋点就是人们对事情发生的事情和情绪高涨的状态。但是作为父母,他们不可能不与外界有着某种联系,同时他们也需要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维持着生活的正常。而这一切都需要保持着一份平静和冷静才行。所以家长最不应该操之过急的事就是让孩子突然就把心放在了幼儿园里,突然就一下去幼儿园,甚至是突然之间有了离开人群的感觉时就立马让孩子把东西全都放起来。

因为在孩子看来这些物品都需要时间才换来的。其实我们做家长的,也是应当时刻的注意着幼儿园的时长,如果孩子的安全是一切的第一位,那么我们给予他怎样的时间其实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所以当孩子突然离开人群时,千万不要不留意把东西收拾好或者说孩子的状态不对,要保持镇静和平静的状态去给予及时的回应。如果是当地老师或者是老师领导对于当地的情况比较清楚,那么孩子突增的状态其实可以做个“定时回复”的动作,孩子也会对于老师的回复表示感谢,也会自己思考为什么这场突然的集中生活会在一个孩子身上发生了这样的影响。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也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发育,而且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时刻观察孩子,等到他们状态调整好了再和孩子沟通去进行解除,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其实最不应该操之过急的操作就是让孩子突然和我们告别,一方面这种情况对于孩子的情绪和智力的发育是有一定影响的,另外一方面对于他们的心理安全也是一个压力。所以做父母的,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给予孩子安抚。可以给他们一个爱心的拥抱,就像我们自己的父母一样,这一点非常重要。

0 阅读:14

糖醋小雨

简介:育儿师糖醋小雨分享不一样的育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