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相必然是管仲,子产相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

春秋史话 2024-03-11 00:51:23

齐桓公那个时代,由于周王室衰弱到极致,中原诸国已经是一盘散沙的状态。

虽然他们都有相近的传统和观念,但是各自为政,环境和形势亦不同,长期发展下去,必然导致文化各异,史籍的记录已经隐隐约约向我们反映了实情。

当时大一统思想还未形成,直到战国方才初现端倪。

梁惠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春秋前期,既没有一统的理念,也没有一统的条件,加之各国文化逐步异态,或许百年,周王朝的版图将会分裂为十多个完全独立的小国,构筑中央集权帝国的先天条件就不存在了。

那么现在,我们可能和欧洲一样,虽然有所谓的共同体,但根本不是一家人。

谁能站出来维护礼法,阻止进一步产生更大的差异和裂隙?

齐桓公和管子!

国家内部改革,无非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良,使之更适应当时的历史大局,使国家减少内耗实现更高速地发展。

这一点历史上的很多政治家和统治者都做的不错,包括管仲和子产,都拿出了有力的、可行的措施,促使当局的面貌焕然一新。

关键是内部改良推行顺利,国家改观或者强盛之后,接下来要做什么抉择。

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管子认为一味地扩张不是出路,也非霸主应该做的事情,及时提出“尊王攘夷,弱强继绝”的政治蓝图和外交思路,可谓功莫大焉!

此后齐国无论会盟还是用兵,都遵循着这一原则。

尊王,意味着各国君主依然保持诸侯角色,归属于一个政治文化体系内,而非各谋其事,随意发展,保证了文化的统一性。

攘夷,互相合作抵御外族文明的入侵,保证了文化的延续性。

要知道,农耕文明的战斗力大不如游牧文明,如果不联合起来,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必然遭到摧残,甚至毁灭。如果任由游牧文明持续南侵,结果是什么情况我们无法想象。

所以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管子的格局,决定了他是春秋第一相。

当然,不是说子产不优秀,他也有很多超前的思想和政策,并且实现了郑国中兴,孔子盛赞其为“古之遗爱”。可惜郑国糟糕的局势,让子产无力着眼于天下,只能救国于水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