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提起我国具有军事指挥才能的专家,毛主席一定榜上有名。四渡赤水之战,至今仍是许多军事院校必学的战役。
而除了毛主席之外,还有一位人才那就是徐向前。
曾有一种说法:我军打仗有两种打法,一种是毛主席打法,还有一种是徐向前打法。
毛主席打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毛主席用兵如神,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毛主席之所以能在各大战役中取得令人瞩目的胜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毛主席找到了主要矛盾,而且从不拖泥带水。
比如,在1947年的时候,我党面临着蒋介石的进攻,且已经快打到延安。
对于很多人来说,延安你作为我们重要的根据地,同样也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万万不能丢的。但毛主席却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当时的延安已经成为了我党的包袱。继续拼死守卫延安,不仅会损失惨重,而且即便守住了,也没有太多的价值。
正因如此,毛主席决定放弃延安,将这个包袱甩给国民党。等以后调整好之后,再进行反攻,一举夺回。
而事实证明,毛主席是对的。因为在国民党占领延安之后,开始继续对陕北进攻。
但陕北多山地、高原,国民党在这里非常被动。而持久战恰恰是我方擅长的,我方因此拿到了主动权。
在之后的大半年中,胡宗南率领的25万大军,在与我党不断的对阵中越发落于下风,也越来越疲于应对。
直到1948年的4月,胡宗南的十一个旅已经尽数被消灭,开始急忙撤退。
而毛主席也再一次用事实告诉大家,他的打法有多正确。从来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而是按照自己的步伐一步一步进行。
所谓兵法或战法,实际上就是战场上博弈的两军最高统帅智慧的结晶。
因为很多时候,打法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战术、还有政治上的博弈和拉扯。
就这样,靠着这种打法,毛主席在陕北带领西北野战团避开了蒋介石的正面攻势,充分利用陕北的山间沟壑同你那个敌人周旋。
在西北战场挥洒自如,实现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三战三捷的战争史剧。
徐向前打法——避强击弱围点打援除了毛主席用兵如神之外,我军另外一位将军的打法也十分令人钦佩,他就是徐向前。
徐向前打法和毛主席打法有所不同,和毛主席你打你的我的我的相比,他更注重快速和灵活。追求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战果。
而徐向前比较著名的,也是比较能体现其作战风格的战役,要属太原战役。不到一年半的时间,用六万人的地方部队,歼灭了国民党将近三十万人的兵力。
这个结果,足以说明徐向前在战法上非常成功,也说明其军事才能相当出色。
1948年7月21日,晋中战役顺利结束,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迅速包围了太原,开始攻取太原。
当时,徐向前对阵的是阎锡山,难度还是有的。但徐向前非常坚定,直接表态:就是打到胡子白了,也要把太原打下来。
为了夺取太原,徐向前做出了作战方案。决定以“围困、瓦解、逐步削弱敌人,然后一举攻下太原”的方案进行。
争取在3个月内,结束战役。在中央批准了之后,徐向前就开始带领部队向太原前线开进。
事实上,那时的徐向前身体情况已经不容乐观。不仅呼吸困难,而且时常咳血,医生建议他最少要休息3个月。
但他只住了半个多月,就重回战场。而在回到战场后,他听取了下属的汇报,调整了之前的作战方案。
决定不再以城东南为主攻,而是从东山为突破口。这个决定打了阎锡山一个措手不及。
解放军迅速出击,发起东山战斗,一举拿下四大要塞。阎锡山见状,也只能灰溜溜的逃去台湾。
历史上具有军事才能得人不少,但毛主席和徐向前绝对是我军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领兵作战方式,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不断的去研究和学习。
参考资料:
徐向前在解放太原战役中——澎湃新闻
蘑菇战术 三战三捷——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