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结束了。”1933年12月,一名29岁的青年男子,在一艘客船上思考了很久,纵身一跃,葬身大海。
这名男子叫朱湘,15岁时就考入清华,23岁留学美国,回国后更是在安徽大学就职,按道理如此优秀的他,前途无量。
可他却选择早早地结束生命,为何?
01
1904年,朱湘出生于湖南沅陵,他的父母皆来自显赫的官宦世家,他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
从小,朱湘就与家中的其他孩子不同,因为他极为重视“体面”。
有一年夏天,家中宴请宾客。年仅五岁的朱湘,穿着一身整齐的长马褂,古板而庄重,在打扮随性的孩子群中,显得异常突兀。
虽然热得满头是汗,但朱湘仍坚持认为,只有如此整齐的穿着,才能彰显主人的派头与尊重。
类似的情形太多了,要面子仿佛从出生,就已经扎根在小朱湘的意识里,无论怎样都改变不了。时间久了,家里人便戏称这个刻板的孩子为“五傻子”。
童年的小朱湘没有玩伴,同龄人都觉得,他比学堂里的先生还要迂腐,不好玩。但朱湘不以为意,他认为,那些成天打闹嬉戏的孩童没有涵养,和他们混迹只会丢了面子。
只有读书能让朱湘身心愉悦,知识如同盔甲,保护着他内心的纯粹,也让他看起来更加强大。
因此,这个众人口中的“傻子”,年仅15岁就考上了清华。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傻子蜕变成了天才,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有面子。
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时期,进入清华园的朱湘,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多年来压抑的思绪瞬间找到了出路。
朱湘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就思想单纯的他,在经过自我意识的觉醒后,思如泉涌,于是便尝试性地向《晨报》、《小说月报》等知名报刊投稿。
没曾想,这一试就让他在文坛崭露头角了。
自小便受传统文化和四书五经熏陶的朱湘,与大多激进青年不同,他笔下的词藻优美细腻而又不失含蓄,他既能写出沧桑哀感,又能写出雄奇壮阔。
随着作品的增多,朱湘与同窗杨世恩、孙大雨、饶孟侃等三人,被大家并称“清华四子”。
02
年少成名,让朱湘又一次跃上人生的高楼,少时的孤僻逐渐升级成孤傲。
尽管才情出众,但在有识之士比比皆是的清华园,这样的他并没能激起太大的浪花。本就不合群的朱湘距离同龄人更远了。
同时,清华和大多数学校一样,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校规面前人人平等,但朱湘却不以为意。
他在《冬夜歌》中写道:“山阴飘清华校旗,但清华旗色何其黯然!夕阳是清华的灵魂,漫天的黑云将他攫吞;遗下物质的躯壳,有大会堂作伊的坟墓。”
朱湘认为,这些愚蠢的校园制度,是禁锢自由灵魂的枷锁,清华并不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精神需求,只是想塑造一个个高分低能的傀儡。
而他眼中的同学们更是麻木不仁,早就沦为矫揉造作的伪君子了。自此,自卑与自负的矛盾情绪在他内心滋生,如藤蔓般缠绕着他。
为了打破束缚,朱湘决定向校规宣战。
为了挑战早餐点名制度,朱湘时常迟到或缺勤。除了擅长的文学课程外,其他科目的课,他也是想不去就不去。
无视教员的提醒,我行我素的朱湘,还在课程论文《课程上前本之鉴》中,提倡学校减少固定课时,由学生自由择课选修。
这样作天作地的结果可想而知,被记大过满3次的朱湘最终被学校开除了。
清华才子被开除的消息,在当时简直轰动社会。但当事人朱湘却拍手称快,他早就看不顺眼这里了,毕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与其说,这次抗争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精神追求,不如说,这更像是朱湘在找借口,逃离这个让他窘迫的圈子。
他在用自毁前途的方式来挽救他的体面和尊严。
03
离开清华后,朱湘怀揣着梦想独闯上海,希望这个海纳百川的大都会,能让他找到归属感。
然而,妄想纸醉金迷的他,却先尝到了现实的艰苦。
他想靠卖诗赚稿酬,却连饭都吃不上。那个曾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大才子,还是被生活压弯了脊梁。
就在朱湘如迷途羔羊般无助时,他遇到了刘霓君。
刘霓君是朱湘的未婚妻,她出身自朱湘家乡当地的豪族,门当户对的两人,出生前就已经定下了娃娃亲。
但学习了新思想的朱湘,对传统的包办婚姻是极为抵触的。因此,之前在哥哥的安排下两人见面时,朱湘气急败坏地提出要退婚的想法,还和哥哥闹了个不欢而散。
没想到几年后,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两人还会再次相遇。
原来,上次见面后没过多久,刘霓君的父母便相继离世了。房屋钱财皆被家中的兄长强行霸占,生性柔弱的刘霓君更是被赶出家门。
落魄的千金小姐为了生计只好来到上海,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沦为了洗衣工,但她从不抱怨,自给自足,生活踏实。
听到这样的故事,朱湘大为震惊。刘霓君既没有因为之前退婚的事情,对自己恶言相向,也没有为自己悲惨的遭遇而怨天尤人。
同情变成了欣赏,本以为像菟丝花一样需要依赖男人的女子,却有着如蒲草般坚韧的心。朱湘忽然发现自己对未婚妻的了解太少了,还好老天让他们再次相遇。
相处下来,朱湘渐渐爱上了这个独立坚强的女子。在他的猛烈追求下,同被生活压迫的两人放下偏见,很快坠入了爱河。
1924年,两人在朱湘兄长的操持下举办了婚礼。
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幸福。
04
生活美满让他有勇气重拾纸笔,之前的磨难没有削弱他的才华, 1925年诗集《夏天》的横空出世,让阔别文坛多年的他又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
他还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满腔才情的诗人朱湘。
名气的快速增长,让朱湘有缘结识到徐志摩和闻一多等人,还一起创办了刊物《晨报副刊·诗镌》。
但之前的苦难并没有磨平他的满身尖刺。某月的期刊中,朱湘发现他的《采莲曲》被排在了角落里。
他瞬间觉得是同事怕自己取代他们的地位,从而故意打压踩低自己,于是便公然和徐志摩及闻一多等人交恶,他发长文讽刺闻一多的新书,还顺便人身攻击了徐志摩。
这场闹剧的结果就是,朱湘凭一己之力得罪了整个文坛。
还好没过多久,在昔日同窗孙大雨的努力周旋下,朱湘有幸回到了母校清华大学继续学业。毕业后的朱湘,还得到了赴美国留学的机会。
1927年,朱湘进入美国的劳伦斯大学进修西洋文学。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国人总是被挤兑,尽管每次朱湘都据理力争,但教授和稀泥的态度让他心里倍感侮辱。这样的环境,让孤傲且敏感的朱湘根本无法融入。
异国他乡之旅给了他极大的打击,短短两年的时间,他已经辗转了3所大学。
心生苦闷的朱湘,只好不断地给留在国内的妻子写信。这些家书后来被归集成册,成为民国四大情书之中的《海外寄霓君》。
05
然而,伉俪情深的情谊,终究没能纾解朱湘的郁闷。一身傲骨的他,实在难以忍受不被尊重的日子,1929年,朱湘便草草地结束留学生活,提前辍学回国了。
虽未完成学业,但也算得上是“海归”。
回国的朱湘很快就被安徽大学聘请为英国文学系主任,这是份十分体面的工作,而且月薪三百,足以支撑妻儿的温饱。
然而,这种安稳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学校的管理问题,朱湘屡次和学校发生冲突。
最严重的一次是因为安徽大学在未通知朱湘的情况下,把他所在的“英文文学系”改为“英文学系”。
一字之差在朱湘看来却是天差地别,因为“英文文学系”所教授的课程,包括翻译本在内的所有相关内容,而“英文学系”所教授的范围就缩减了很多。
朱湘痛斥学校随大流,他不屑与这样丧风骨的教育团队为伍,于是愤然提出离职。
这回,他这一放手,老天便没再为他打开窗户了。
他以为,凭借才华就能被上天眷顾,却不曾发现,乞求怜悯的人太多了,老天根本无暇顾及。
此后朱湘的生活一落千丈,本想继续靠写作和教书维持生计,可朱湘树敌太多,这样固执又好面子的人谁都不敢使唤。
最后还是夫人刘霓君,主动放下嗷嗷待哺的新生幼儿,四处打工,养家糊口。
可惜,刘霓君微薄的收入根本无力养活一家五口。不久之后,家中的幼子就活活地被饿死了。
幼子的夭折,成为压垮刘霓君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终于看清了这些年的错付,两人关系逐渐恶化。
原来,没有面包支撑的爱情是如此的脆弱。
在妻子怨恨的目光中,朱湘发现,他仅存的骄傲还是被残酷的现实击溃了。
了无生趣的朱湘在1933年12月,踏上了上海开往南京的客船。他看着滔滔翻涌的江水出神,回忆犹如走马灯一样在脑海掠过。
自己亏欠了这个世界,同样,这个世界也亏欠了自己许多。
朱湘感觉自己像一艘失去了帆的小船,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方向,只能随着浪波高低起伏。最后朱湘从甲板一跃而下,葬身鱼腹。
这一年,他才29岁。
好不容易来人世间走一遭,却仅仅呆了二十九个春秋。在这短暂的岁月里,他感受过高光,也见到过世态炎凉。
朱湘是个纯粹的诗人,尽管他整日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但他对文学艺术的贡献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朱湘才智过人,但又敏感自卑,他就像个讨糖吃又不好意思开口的孩子。这样拧巴的性格,迫使他终其一生都在为体面和尊严奋斗。
人们只笑他疯癫偏执,却没看到他的刚正不阿。他放弃生命,不仅仅是时代背弃了他,同样也是他主动与那个年代的诀别。
作者:刀疤刀疤
编辑:青青
参考资料:1. 《清华周刊》-1923年1月30日第296期
2.《自由颂》-裴多菲
3. 《冬夜歌》-朱湘
4. 《知堂回想录》-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