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菊驱蚊功效与社区花园边界种植密度阈值及蚊虫趋避率
在社区的花园里,或者自家阳台上,很多朋友都希望能种上一些既美观又实用的植物。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万寿菊这种植物,特别是它驱蚊的功效、社区花园边界种植的密度阈值以及蚊虫趋避率等问题。
万寿菊呢,长得那叫一个鲜艳,金黄色的花朵就像一个个小太阳,特别招人喜欢。这万寿菊可是有不少好处的,不过今天重点说说它驱蚊的事儿。大家想想,在社区花园里,或者自家的阳台上,夏天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蚊虫叮咬。要是种上一些能驱蚊的植物,那该多好啊。
咱们先说说万寿菊在驱蚊方面的表现。在华北地区的某个老旧社区花园,张大妈就种了一些万寿菊。一开始她也就是偶然种上的,没想到发现了个惊喜。在夏天的时候,她家附近的花坛里种了一小片万寿菊。刚种下的时候,蚊虫还是不少,可是过了一个月左右吧,就明显感觉到蚊虫少了。到了晚上出去乘凉的时候,周围原本老是嗡嗡叫的蚊子没那么多了。
这和万寿菊的植物特性有关。它的花朵里含有一些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散发在空气中就对蚊虫有一定的驱赶作用。不过呢,这里有个讲究,就是种植密度。
很多人可能就觉得,在社区花园边界种上万寿菊就行,没考虑过密度的问题。其实这个密度是很关键的,就像我们穿衣服,穿太多太少都不舒服。有数据显示,当万寿菊在社区花园边界的种植密度达到每平方米3 - 5株的时候,蚊虫趋避率能提高到30%左右。这是在南方一个南方小镇的实验结果,那边气候比较湿润,蚊虫繁殖也比较快。
如果种植密度太低,可能就不足以形成有效的蚊虫驱离范围。比如说在华北的一些城市社区里,有个小园子,园主在边界种了万寿菊,但是种得太稀疏了,几十棵分散种着,蚊虫还是很肆虐,蚊虫趋避率可能还不到10%。
那有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种得越多越好呢?也不是。如果种植过于密集,万寿菊之间互相竞争养分和光照,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说在某山区的小社区,由于地形比较复杂,土地面积也有限,园艺爱好者张大哥在有限的社区花园边界大量密集种植万寿菊,结果很多万寿菊长得瘦弱发黄,不仅驱蚊效果没有提升,反而因为生长不好而枯萎了不少。
再来说说万寿菊和其他一些绿植的驱蚊效果对比。像薄荷,薄荷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有驱蚊效果的植物。我有个朋友在南方的老家,那种潮湿闷热的天气下,他在自家窗户边种了一盆薄荷。刚开始的时候,薄荷的气味很浓郁,确实能驱散一些蚊虫。但是薄荷在气温稍低的时候就有点没劲儿了。相比之下,万寿菊在相对凉爽一些的天气里,驱蚊效果还是比较稳定的。
还有薰衣草,薰衣草那淡淡的花香特别迷人。在一个华东地区的民宿花园里,老板在花园边缘种了一些薰衣草。虽然薰衣草有一定的驱蚊驱虫作用,但是它的驱蚊范围比较小。而万寿菊如果种得合适,能让周围好大一片地方都比较少蚊虫。
从种植时间上来看,万寿菊的种植时机也有讲究。在华北地区,如果是春天播种,大概3 - 5天左右就能发芽。到了7天左右,小小的幼苗就开始舒展叶子了。等过个15天左右,就会有比较明显的生长。而到了夏天,像7 - 8月份,这时候种的万寿菊虽然也能生长,但是由于气温比较高,生长速度会相对慢一点,可能15天还只能长到半高的样子,不像春天播种的那样茁壮。
在社区花园里,万寿菊和其他植物搭配种植也很好。比如说和矮牵牛一起种,矮牵牛的颜色很鲜艳,和万寿菊搭配起来特别好看。从驱蚊的角度看,矮牵牛没有驱蚊功能,但是它可以和万寿菊相互衬托,不会互相影响生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万寿菊在驱蚊方面不是100%覆盖的问题。
再回到种植密度这个关键问题上。如果是在一个面积比较大的社区花园边界种万寿菊,假如花园长10米,宽5米这样一个长方形的边界,那种植密度每平方米3 - 5株,大概需要种植150 - 250株左右。这个数量是综合考虑驱蚊效果和植物自身生长以及美观等情况的。
在一些地方,还有老传统。像在南方农村的一些小院子,祖祖辈辈都有种些植物的习惯。有个陈奶奶家,院子边种了万寿菊,还穿插种了一些自己不知道名字的小野草。结果陈奶奶发现,那些蚊子好像都更喜欢往有万寿菊的地方跑一点,因为蚊子的数量明显减少。
还有一些网友分享了他们的故事。有个网友住在华北的一栋多层住宅的顶层,他在自家的屋顶平台上种了万寿菊。开始种的比较杂乱,没有在意密度。过了几个月后,发现蚊虫还是很多。后来他按照每平方米3 - 5株的密度重新整理了万寿菊,发现蚊虫明显减少了。
在不同地貌和气候条件下,万寿菊的驱蚊表现也会有差异。在多山的地区,空气流通性好,万寿菊的驱蚊范围可能会更大一些,而且蚊虫趋避率可能会比平原有植被覆盖的地区高一点。比如在山区的某个小镇社区,同样的种植密度下,蚊虫趋避率能达到35%左右。
从社区的规划角度来看,万寿菊的种植也不只是为了驱蚊。它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植物带,划分不同的区域。比如说在社区花园的儿童游乐区和休闲散步区分开来。同时在种植的时候,要考虑到阳光的照射时间,万寿菊比较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果种植在有高大树木遮挡的区域,可能会导致生长不良,影响驱蚊效果。
从社区花园的美观度来看,不同的万寿菊品种也能带来不一样的效果。除了常见的黄色万寿菊,还有白色的万寿菊。白色万寿菊开起来就像一片片纯洁的雪花。在有洋红色的郁金香花丛旁边种上一些白色万寿菊,就像是一幅和谐的画卷。而且这两种万寿菊在驱蚊方面的效果相差不大。
我们还可以把万寿菊和一些多年生的植物搭配种植。比如在东北的一些寒冷地区,有种植芍药的习惯。芍药是多年生的植物,而万寿菊是一年生的。在芍药的间隙种上万寿菊,到了夏天,芍药花开艳丽的时候,旁边黄色的万寿菊也盛开着,还能起到驱蚊的作用。
但是,在种植万寿菊的时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施肥,如果施肥过多,可能会导致万寿菊生长过旺,反而容易招虫。有一个山东的菜农,他以为万寿菊会像庄稼一样,施肥多就长得好,结果施肥过量了,到了夏天,万寿菊周围反而有不少蚜虫,而且驱蚊效果也受到了影响。
那么在规划社区花园或者自家阳台种植万寿菊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种植密度呢?这是我们留给读者朋友们思考的问题,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种植方法,让万寿菊在驱蚊的同时,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