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寒窑赋》有感

白梦说文化 2025-02-05 12:16:44

文/杨普义

《寒窑赋》,又名《破窑赋》《劝世章》,是北宋宰相吕蒙正创作的一篇劝世文。以下是其主要内容和思想:

原文节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文章主旨

《寒窑赋》通过吕蒙正自身的经历以及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阐述了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强调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创作背景

吕蒙正出身贫寒,幼时曾与母亲同住寒窑,以乞讨为生,后发奋读书,官至极品。他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起伏,因此写下此文。相传此文是为了劝诫太子而作,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傲慢态度,常虚心向他人请教。

文章意义

《寒窑赋》以生动的例子和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要珍惜机会,接受现实,应对变化。它强调在特定的天地循环中,人要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同时也要努力奋斗,抓住机遇。

0 阅读:12

白梦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