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上周二开盘A股大跌,周三、周四持续弱势,周五在创业板率领下开启反弹。有机硅板块周五全线上涨,其中集泰股份涨停,新安股份涨幅超过5%,润禾材料、兴发集团、合盛硅业跟涨。
6月15日美国发布了对中国加征关税商品清单,其中在第二批征收关税清单中,拟对来自中国的初级形状的硅氧烷(3910)列入征税项目。中国在对美贸易回击中,也拟将对美国进口的有机硅产品实行征税。
根据美国统计局数据,2017年美国DMC出口中国1.58亿美金,位居美第一位,占比达12.0%。甚至超过毗邻国家加拿大和墨西哥(2012-2016均为最大消费国)。中国对美国DMC是贸易逆差,2017年美输出中1.58亿美元,中输出美仅0.68亿美金,若对美有机硅贸易站爆发,美或将呈现相对利益受损局面。
此次贸易战若实行,中国对从美进口的DMC征收关税,将带来短中期的影响为:(1)短期进口价格上涨,进口成本提升,美国DMC出口中国量或有所压制,国内自给自足企业更加受益;(2)中长期来看,若中国采购美DMC量减少,有利于国内进口替代,利好国内有机硅产业,一体化特别是中下游布局的企业相对优势更加明显。
目前国内DMC有产能开工接近满产,国内单体装置因为工艺相对海外落后,长期明易开工率仅有7-8成,装置平均检修时间较长,这意味着未来面临技改的可能性较大。国内现有装置投产时点普遍在2008年前后,产龄接近10年,其中有充分技改装置的仅占一半,这意味着有一半装置在超负荷运转时容易承担安全风险,预计未来两年出现集中技改的概率较大。
短期看行业景气度非常好(一体化企业DMC环节单吨税后净利超过12000元)。另外大企业江西星火、山东金岭、鲁西化工均推迟检修计划。
全球有机硅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建筑、电子、汽车、医疗、化工等领域。从地域上看,全球有机硅行业主要集中在亚太、北美、欧洲三大地区,亚太市场占比接近一半,其中中国有机硅市场规模占四分之一左右,北美、欧洲市场各占四分之一左右。
2011-2016年,北美市场复合增速为4.6%,西欧市场增速为-0.3%,世界平均增速为2.7%,亚太地区增速为4.2%,中国市场增速达到了7.4%,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
有机硅下游销售市场主要由海外巨头控制。中间体DMC进一步加工生成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等下游有机硅产品,全球有机硅下游市场主要被道康宁、瓦克化学、迈图新材料、信越化学等四家巨头控制,这4家来自欧美日的有机硅企业掌握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市场销售份额。
中国企业产量及销售量虽高,但其销售的有机硅产品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上游,且技术上的差距使国内有机硅产品只能用于较低端有机硅产品生产,聚合中间体品质与海外企业水平人有一定差距,导致我国有机硅企业产品相对低端,市场份额不高。从另一方面看,这说明我国未来有机硅行业可进步空间巨大,2016年中国有机硅市场规模占全球23.69%,加入单价达到亚太、世界甚至美国平均水平,中国份额将分别提升3.2%、7.6%、16.5%。
有机硅行业短期景气,叠加中美贸易战影响,将在市场反弹时有较为突出表现,长期看亚太市场需求增速快,国内一半厂家大概率在未来2年内集中技改,推迟的检修总会到来,中长期看好有机硅行业发展,建议关注下列个股:
新安股份(600596):现有有机硅单体产能34万吨,(权益产能29万吨),草甘膦产能8万吨,氯甲烷/金属硅自给率达30%/50%,一体化优势下公司将尽享涨价收益。
兴发集团(600141):2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位居行业前列。
合盛硅业(603260):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硅及有机硅产品两大类,并有少量多晶硅产品,其中,工业硅生产能力32万吨/年,居全国首位,国内市场占有率18%;有机硅产能33.5万吨/年,居国内前五。
三友化工(600409):拥有年产2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市占率约10%,自产有机硅主要用于生产室温胶、高温胶、硅油及消泡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