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警法生效后,菲方来试中方红线,尝过苦果后,6小时一言不发

剑道2049 2024-06-18 13:21:33

从本月15日开始,我国海警执法新规就正式生效了。

按照法律规定,日后我国海警机构,将有权对所有非法进入南海特定水域的外国人进行拘留,拘留时间则视案件情况而定,涉及复杂案情的,审查时间可以延长至两个月。同时,非法进入我国海域的外国船只,中国海警也有权对其依法扣留。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

然而,在这一新规实施后的第二天,菲方就迫不及待地,来踩了踩中方的红线。

据中方透露称,周一一大早,菲律宾方面就蠢蠢欲动,再次出动一艘运补船和两艘快艇前往仁爱礁,试图给非法“坐滩”在该地的“马德雷山号”军舰运送补给物资。但不同寻常的是,这次菲方船只在看到中国巡逻的中国海警船时,不仅没有躲避,还故意以不专业的姿态靠近中方船只,最终出现了两船相撞的结果。

从以往中菲南海对峙的图片就能看出,无论是从大小来看,还是从装备来看,中国海警船和菲方的补给船,和中方的海警船,完全就不是一个量级。在这一情况下,菲方也对中方有所忌惮,在补给船运送物资期间,动作可谓是非常敏捷,尽量是能躲就躲,以防出现下次无船可用的情况。

而如今,在中方新规刚刚生效的敏感时间点上,菲方就在没有海岸警卫队护送的情况下,选择主动撞了上来,此举无非就是想以身试法,想要看看中方在处理南海问题上,会和此前有哪些不同。

(中方回应)

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中方这边,对于这件事情的回应,却出乎意料的简洁。

据我国海警声明表示,当下我国海警已经依法,对闯入仁爱礁海域的菲方船只采取了管制措施。

事实上,和以往的声明对比来看的话,中方的回应已经在悄悄发生变化了。此前,对于非法进入中方海域的外国船只,中方所用的,通常都是“对其进行了跟踪监视,并展开了驱离”,但是此次,中方所用的却是“管制”一词。

所谓“管制”,在本质上和驱离是存在很大区别的。

首先,其含义是指海上执法力量,在特定水域对过往船只进行的管理、监督和控制,以确保该区域的海上安全、秩序或者执行特定的海上任务。

而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一是对船只进行交通管制和指挥,即若有船只非法闯入我国领海,海警将对其进行路线、速度等方面的指挥管制,最终达到避免出现碰撞、维持航道秩序的目的;

二就是身份查验,对过往的船只及其人员进行登记、检查,确认其身份及活动的合法性;

三是扣押船只并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是否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的相关安全标准,包括是否具有救生设备、航海设备等;

(中菲船只对比)

四则是环保监测,监测和检查船只是否进行了非法排放废物、石油泄漏等环境破坏行为,对海洋环境是否带来破坏和影响;

五是通讯管理,即对船只的通讯设备进行检查,或要求船只在特定时间内保持通讯畅通;

最后就是实施封锁,在极端情况下,为了保护本国的安全或公共安全,海警可以限制特定海域的船只进入或者离开。

而据中方海警最终透露称,此次中方实施的管制措施,则包括警告阻拦、登临检查等等。总之,对待菲方非法闯入我国海域的船只,中方的手段,只会愈加强硬。

此外,更能证明这一点的是,对于中国海警此次是如何实施管制的,一向“大喇叭”的菲律宾方面,这次却闭口不提了。在沉默了足足六个小时后,菲律宾武装部队只发表了一则简短的声明,表示该部门不会公布此次行动的细节。

随后菲海岸警卫队也站出来强调,称由于这不算是菲海警的行动,所以也没办法提供任何细节。

总之,以身试法的苦果,相信菲方是尝到了。

(菲律宾非法坐滩在仁爱礁的船只)

对于中方而言,南海问题上我们早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方面若菲方加大对中方的挑衅力度,中方这边也会相应地加强应对和处理的手段,另一方面,则是中方要继续在东盟框架下,推动南海问题合理合法的解决。

南海问题,不仅仅是中菲之间的问题,更是事关整个东盟的问题,牵扯到的也是东盟诸国的利益,而当下除了菲律宾少数国家之外,东盟整体想要实现的,都是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问题,所以对于中方而言,想要追求的最好解决办法,还是和平解决。

前段时间,东盟秘书长已经表示,中国和东盟在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上已经加快步伐了,预计在明年就能完成。而一旦南海行为准则成功落实,那么菲方的任何行动,将会彻底被定义为非法,届时中方追究菲方责任,就更加合情合理了。

0 阅读:330

剑道2049

简介:看剑道2049,品社会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