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还击,连长求副团长:把您的战刀交给我吧!您在指挥所用不上

点点读历史 2024-10-28 01:43:16

1979年春天,云南边境的一场战斗正酣。在230高地下,年轻的连长刘建荣仰望着高地上密布的越军火力点,右手紧握着一把特殊的战刀。这把刀曾经属于一位抗日老英雄,后来又在马副团长手中度过了漫长岁月。此刻,它正闪耀着令人生畏的寒光。就在几天前,刘建荣还在恳求马副团长:"首长,把您的战刀交给我吧!您在指挥所用不上。"没人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请求背后,竟然隐藏着一段震撼人心的故事。这把战刀,究竟有着怎样不平凡的来历?年轻的连长为何如此执着地想要这把刀?而这个请求,又将带来怎样惊心动魄的结局?

一、战刀的传奇

世人都说宝剑配英雄,可谁又知这把战刀曾经历过怎样的传奇?

1939年深秋,在山西太行山区,骑兵连老营长张德山带领部队执行一次特殊任务。当时日军正在进行扫荡,张德山带领骑兵连负责阻击敌人的一支小分队。在一处山谷伏击时,他发现了一名日军军官腰间别着这把锋利的武士刀。

那把刀通体呈现出乌金色的光泽,刀柄上镶嵌着六朵栩栩如生的樱花。刀身修长,约有三尺余,薄如秋水,锋利异常。据后来缴获的战利品清单记载,这把刀是日本名匠在1935年打造,曾经被日本天皇赏赐给这名军官。

经过一场激烈的遭遇战,张德山亲手击毙了那名日军军官,缴获了这把战刀。从此,这把战刀就跟随着张德山南征北战。据老兵们回忆,在太行山区的一次战斗中,张德山曾用这把刀连续砍倒过三名冲上来的敌人。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德山并没有将这把刀上交给部队。他觉得这把刀已经不再是敌人的武器,而是见证了中国军人英勇抗战的历史见证。1950年,年过半百的张德山调任后方,临行前将这把战刀郑重其事地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部下、时任副营长的马志远。

马志远,也就是后来的马副团长,对这把刀倍加爱惜。每次擦拭战刀时,他都会给年轻战士们讲述张营长的故事。刀鞘上那些深浅不一的划痕,每一道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

1959年的一天,马志远收到一封信,是张德山的家人寄来的。信中说老营长病重,想再看看这把陪伴了他多年的战刀。马志远立即请假,带着战刀赶往河北。当他赶到时,张德山已经病重不起,但看到这把刀时,老人家仍然挣扎着坐起来,颤抖的手抚摸着刀身。

"好刀,好刀啊!"张德山说完这句话,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临终前,他握着马志远的手说:"这把刀,就交给你了。但记住,它不是一件收藏品,而是革命战士的武器,应该交给最需要它的人!"

从此,这把战刀就一直跟随着马志远。他调任军团副团长后,依然把这把刀带在身边。直到1979年初,在那个战火纷飞的边境线上,一位年轻的连长向他提出了请求......

人们常说,好铁要打成好钢,好钢又要配好汉。这把从敌人手中夺来的战刀,早已不再是一件简单的武器,而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种精神的传承。当它即将交到刘建荣手中的时候,又将续写怎样的传奇?

二、请战前的布局

1979年初,云南边境的气氛日趋紧张。在37师111团营区里,四连的训练强度明显加大。连队的战士们发现,他们的连长刘建荣比平时更加严格,训练时间一拖再拖,往往直到深夜才收队。

一天凌晨,刘建荣把全连官兵召集到操场上,宣布一个消息:"同志们,上级正在选拔尖刀连,我们四连要争取这个光荣称号!"话音刚落,战士们立即炸开了锅,纷纷表示支持。

从那天起,四连的训练内容发生了明显变化。每天凌晨三点,当其他连队还在熟睡时,四连的哨音就已经响起。战士们负重二十公斤,在漆黑的夜色中摸爬滚打。白天,他们在烈日下练习队列,反复进行战术动作。到了晚上,又开展夜间视力训练和战斗技能演练。

一次夜间训练中,四连模拟强渡水域的场景。刘建荣带着全连官兵在寒冷的河水中泅渡。当时正值隆冬,水温只有几度。一位新兵在河中突然抽筋,刘建荣二话不说,立即游过去将战士背到岸边。随后,他又跳回河中,继续带领其他战士完成训练。

2月10日,团里派来检查组。检查组成员看到四连训练场上的情景,不禁连连点头:战士们在进行战术动作时,动作整齐划一;在模拟战斗时,配合默契无间;就连野外宿营,也是帐篷排列得整整齐齐。

2月12日晚上,薛指导员推开连部的门,发现刘建荣正在烛光下写着什么。那是一份请战书,上面写道:"我请求带领四连担任尖刀连,打头阵,当先锋。我保证,就算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完成任务!"

第二天一早,刘建荣和薛指导员一起来到团部。他们带来了全连官兵的请战书和一份详细的作战预案。团首长审阅后,对他们说:"四连这段时间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当尖刀连意味着要面对最危险的任务,你们真的想好了吗?"

刘建荣立正敬礼:"报告首长,我们想好了!四连官兵没有一个人退缩!"

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团首长最终同意了四连的请求。当这个消息传回连队时,战士们欢呼雀跃。但刘建荣却立即召集全连开会:"同志们,我们的任务更重了,训练强度还要加大!"

就这样,四连的训练更加紧锣密鼓。他们专门修建了一个与预定作战地形相似的训练场,反复演练各种战术动作。每个战士都要背熟作战地图上的每一处地形、每一个参照物。

2月15日,马副团长来到四连检查战备情况。看到战士们精气神十足,马副团长很是欣慰。就在这时,刘建荣看到了马副团长腰间的那把战刀,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三、青春的誓言

在那个战火即将点燃的年代,谁能想到,四连连长刘建荣的抽屉里还珍藏着一摞书信。1978年深秋,一封来自四川某纺织厂的信件改变了这位年轻连长的生活轨迹。

寄信人名叫张美华,是四川成都一家纺织厂的女工。那年夏天,她随厂文艺宣传队到云南慰问演出,在一次军民联欢活动中认识了刘建荣。当时刘建荣正带领战士们帮助当地群众抢收稻谷,张美华被他那股子干劲所打动。

演出结束后,张美华主动给刘建荣写了第一封信。信中除了讲述自己的工作生活,还特意提到那天在田间看到的一幕:刘建荣抱着一捆稻谷飞奔的样子,像极了她儿时看过的电影里的英雄形象。

刘建荣很快就回了信。他在信中说起连队的日常训练,说起边疆的风土人情,还说起自己小时候在四川老家的往事。原来两人都是四川人,这一下就拉近了距离。

从此,两人书信往来不断。每逢休息时间,战士们总能看到连长在灯下写信的身影。有时一封信要写上好几页,写得手都酸了还舍不得停下。薛指导员打趣说:"老刘啊,你这是要把咱们连队的故事都告诉人家姑娘啊!"

1979年1月,张美华又寄来一封信,信中提到她打算春节探亲时顺道来部队看看。刘建荣收到信后,立即给她回信说明了边境形势,婉拒了她的来访计划。信的末尾,他写道:"等这次任务完成,我一定去成都看你。"

然而战事突如其来。2月16日晚上,全连官兵紧急集合。在出发前的最后时刻,刘建荣匆匆写下一封信,交给了通讯员小王:"等打完仗,你帮我寄出去。"

这封信并没有说太多,只是简单地告诉张美华:连队即将执行重要任务,暂时不能和她通信了。信的最后,他写道:"等我凯旋归来,再给你讲咱们连队的故事。"

那天晚上,刘建荣还特意叫来了老战友薛指导员。两人围着马灯长谈,说起往事,说起未来。薛指导员问他:"老刘,你和那姑娘到底是啥打算?"刘建荣笑着说:"等打完仗再说吧!"

第二天一早,四连官兵列队完毕。在向马副团长要来那把战刀后,刘建荣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一块绣着"凯旋"二字的手帕。这是张美华在最后一封信中附上的,说是要等他平安归来时打开。

刘建荣将手帕仔细叠好,放进了贴身的口袋。此时的他不会想到,这块手帕将和那把战刀一起,见证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四、血染的荣耀

1979年2月17日凌晨3点,云南边境的红河水流湍急。四连官兵分乘十几艘橡皮艇,悄无声息地向对岸划去。刘建荣和通讯员小王在最前面的橡皮艇上,腰间别着那把从马副团长那里求来的战刀。

河面上雾气弥漫,能见度不足三米。刘建荣用手势指挥着后面的橡皮艇,保持队形。突然,上游传来细微的水声。全连官兵立即停止划桨,屏住呼吸。原来是一艘越军的巡逻艇正从上游驶来。

等巡逻艇过去后,四连继续前进。这时已经过了凌晨4点,天边泛起鱼肚白。四连必须在天亮前登上对岸,否则将会陷入被动。刘建荣示意全体官兵加快速度。

终于,第一艘橡皮艇触到了对岸。刘建荣率先跳上岸,仔细观察四周地形。230高地就在眼前,高地上的越军暗堡像一个个黑洞,随时可能喷出致命的火力。

按照计划,四连分成三个突击组。刘建荣带领第一突击组,从左翼包抄;第二突击组负责正面牵制;第三突击组则从右翼迂回。战士们踩着露水爬上山坡,靠得越来越近,越军竟然毫无察觉。

凌晨4点30分,刘建荣拔出战刀,用刀尖在地上画出进攻路线。突然,一发照明弹在空中炸开,整个战场瞬间如同白昼。越军发现了我军踪迹,密集的枪声立即响起。

刘建荣一挥战刀,带领突击组向敌人阵地发起冲锋。几分钟后,他用这把战刀劈开了第一个暗堡的铁门,里面的越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突击组消灭。

战斗进行到最激烈时,刘建荣的左臂和腿部先后中弹。通讯员小王赶紧上前搀扶,却被他推开。他咬着牙说:"不要管我,继续向上冲!"

在230高地顶部,有一个越军的指挥所。要拿下这个高地,就必须端掉这个指挥所。刘建荣带着几名战士,向指挥所爬去。就在距离指挥所还有二十米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腹部。

鲜血顺着军装流下来,但刘建荣仍然紧握着战刀,继续向前。他对身边的战士说:"一定要拿下这个高地,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

最后冲锋时,刘建荣忽然站起身来,举起染血的战刀指向指挥所。就在这一刻,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他的身体缓缓倒下,手中的战刀深深插入了阵地的泥土。

通讯员小王扑过去扶起连长,发现他的眼睛仍然睁着,注视着那个尚未拿下的指挥所。此时,他贴身口袋里的那块绣着"凯旋"的手帕,已经被鲜血浸透...

五、永恒的纪念

1979年3月,云南的春天已经来临。在昆明军区司令部的一间会议室里,一份特殊的报告正在审议。这是关于追记刘建荣连长一等功的报告,上面详细记载了他在230高地战斗中的英勇表现。

报告中提到,在刘建荣牺牲后,四连的战士们在极度悲痛中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他们用了不到半小时就端掉了越军指挥所,彻底控制了230高地。这为后续部队顺利渡河、展开纵深进攻创造了重要条件。

3月15日,昆明军区为四连举行了授予"自卫还击先锋连"称号的仪式。当通讯员小王将那把染血的战刀和绣着"凯旋"的手帕交给马副团长时,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军人眼中含着泪水。他说:"这把刀见证了三代革命军人的英勇,现在它永远属于刘建荣同志了。"

在授称号仪式上,一位特殊的客人坐在前排。她就是张美华,那位和刘建荣通信的四川女工。当她得知刘建荣牺牲的消息后,立即请假赶来部队。此时,她手中握着刘建荣最后那封未寄出的信。

张美华主动请缨,要为刘建荣写一首诗,绣在绸帕上。她说:"让这首诗和那块染血的手帕一起,永远珍藏。"于是,她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在一块雪白的绸帕上绣下了《献给英雄》的诗句,诗的左上角还特意绣上了一朵小绢花,花芯是一枚红彤彤的团徽。

4月1日,在云南屏边的水冲子烈士陵园里,刘建荣的安葬仪式庄严肃穆。陵园背靠群山,面朝红河,远远望去,230高地的轮廓清晰可见。按照规定,刘建荣的墓碑上只刻着简单的文字:革命烈士刘建荣之墓。但在烈士陵园的纪念馆里,一个特制的玻璃展柜中,那把战刀和两块手帕被郑重地陈列着。

1980年春天,一支采访团来到水冲子烈士陵园。他们看到,在刘建荣的墓前总是摆放着新鲜的野花。陵园的管理员告诉他们,这些花是附近村子的孩子们采来的。孩子们还会时常问:"叔叔,你能给我们讲讲刘连长的故事吗?"

时光流转,战火早已远去。但在云南边陲这片土地上,230高地依然巍然矗立。每当朝阳初升,阳光洒在陵园的墓碑上,仿佛还能看到那把闪耀着寒光的战刀,听到那声震天的冲锋号。烈士陵园的松柏年年长青,英雄的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

0 阅读:0

点点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