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是老子非常喜欢运用的一个意象,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说过是“老子形容厚德的一个专用模特”。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婴儿”只是一个意象,只是一个比喻,“厚德”并不是“婴儿”这个喻体的本身,重点还是要理解“厚德”这个本体。
比如有人把“复归于婴儿”理解为无知、无求、无欲,这就是没有关注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地从喻体的角度来理解的望文生义之解。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老子的表述是“含德之厚,复归于婴儿”,而不是“含德之厚,如同婴儿”,为什么要“复归”呢?一个人如果一直是婴儿的状态,长大了不是叫“含德之厚”,而是叫“巨婴”。所以“含德之厚”并不是无知、无求、无欲,而是指恰当地安放、处置、运用自己的“知”和自己的“欲”,一个人绝对地无知、无欲是不可能的,是不符合生活实际和科学事实的。
《西游记》想必大家都读过,但深知其中道理者估计不多。《西游记》的主角之一孙悟空,其实就代表了一个有道之人“复归于婴儿”的艰辛历程。孙悟空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做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幼年期、童年期、少年期、青春期、成熟期五个成长阶段。
在幼年期,他食草木、饮涧泉、采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以玩乐为主,心性任凭自我发展,这一阶段可以说是真正的无欲无求。
到童年期,开始接受外界的称赞、认同,并因被赞美而自信,因不满而自卑。
少年期,有了求知求进的欲求,开始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知道自我提升,当然也会犯错误,并因此受到训诫和惩罚;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为自己的莽撞付出惨重的代价,被压到五指山下不得翻身(五指山下的比喻即是指大多数人的命运,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一生的追求在现实面前就到此为止了)。
到了青年期,有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开始追随唐僧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仍然是一边犯错,一边纠偏,一边成长,一边成熟。
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后,成了斗战胜佛——斗战胜佛的喻意即指一个成功战胜自我的人。表明了孙悟空的心性此时已完成了从少年到成年人的转变,成功地安放了自己的知、自己的求和自己的欲。
我们从孙悟空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到,其实他一生都在犯错,犯错的动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知”和“欲”。小时候想出人头地的知和欲,长大了对现实不满的知和欲,社会实践中对艰难困苦争斗的知和欲。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其实是“知”和“欲”在推动着一个人的成长。如果无知无欲,一个人只能成长为“巨婴”。孙悟空被压到五指山下后,如果没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欲”在召唤他、激励他,五指山下就注定是他最终的归宿。一个普通人,正是从步入社会实践开始,因为再无更高层次的“知、求、欲”,他这一辈子就固定在了“五指山”下。
我们理解了孙悟空从“无知无欲”成长为“斗战胜佛”的一生,再来理解“复归于婴儿”,就不会把“含德之厚”简单地理解为“无知无欲”了。其实老子说得清清楚楚,含德之厚的状态就是“精之至”和“和之至”,而不是“无知无欲”。简单地理解,“精之至”就是有精力,具备战胜一切困难、克服自身弱点的知识结构、能力储备;“和之至”就是有办法,掌握了“与物和、与人和、与己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能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欲求和能力战胜自然、和于社会、约束自己,“复归于婴儿”的过程其实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过程。
所以,解读《道德经》,一定要符合事实、符合实际。你解读得符合不符合老子的原义、理解得有无偏差——这方面还真没有评判标准,谁说了都不算。但“是否符合事实和实际”,这方面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将“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理解为追求“无知无欲无求”的境界,这就是不符合事实、不符合实际。至于将后文理解为因为婴儿不犯众物所以毒虫猛兽也不会伤害他,这不是纯粹的胡扯嘛——文字不是这样去理解的,拜托有些朋友先学习一下什么叫“比喻”的修辞手法,好不好???
三棱心解读《道德经》,有心去还原老子的本义,但是就像上文所说,因为没有评判标准,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但是我有一个底线,一定要使自己的解读符合事实、符合实际,自己拎得清,在生活实践中是可以拿来印证并运用的。比如大多数解读者喜欢运用“按照道的标准和要求如何如何”这句话,这句话在我的原则下就是不可思议的,是不符合事实和实际的,请问:道的标准是什么标准?这个标准在哪里?我们如何按照道的标准和要求做事?我的解读就是要尽量避免这些似是而非、说不清道不明的解读,实在搞不清的个别字词章句事实求是地存疑,是猜测的就承认是猜测的,自己觉得正确的就理直气壮地坚持,这就是我的原则。
三棱心的《道德经学习笔记》从8月5日在网盘、企鹅群与读者朋友分享,两周多的时间分享下载了近两百人次,有多位朋友需要打印版的,本人都免费提供给他们。但是暂时还没有得到反馈,希望朋友们不吝赐教,如果找出我的解读中有不符合事实和实际的成份,只要你指出来,我一定重重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