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关于孩子为了交往而很卑微的文章,比较火,引起了个别家长的辛酸和很多家长的担心。里面的分析也不无道理,主要分析了三条原因:威胁式教育、缺乏给孩子缓冲的耐心、沟通技巧不正确。
本文试就此现象进行梳理分析
一、孩子真正为了交往而显得病理性的卑微,肯定是极少数的孩子,多数家长不用担心,否则把大多数孩子们之间正常的相互“卑微(妥协或配合)”当成不可容忍的状况,反而会将孩子的交往心态引向歧途。实际上强调孩子的卑微有时候是一种悲情营销,就像电视剧中很多悲伤的故事,都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现实中的卑微和悲惨实际上夹杂在各种复杂的状况之中,而且程度各异。我没有“何不食肉糜”的无知,也不怀疑现实中存在对人们造成伤害的各种各样的惨事,但是现在为了博流量而创作极度悲情的故事和视频的情况也很普遍,而很多善良的人们会被这种新闻引得心痛,我也曾有过这种感觉,但我不会因此而担惊受怕,只会认真思考事情的本质,努力避免真正卑微的行为形成。
二、我同样不赞同威胁式教育,但是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到具体事情上,很多威胁式交易式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偶尔适当用了一下也无可厚非,家庭教育不在于指出这样不行那样不行,而在于抓住亲子沟通的主线,其他方面尽量完善即可,否则很多家长会心生焦虑无所适从,而且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有害的,如果孩子的优秀完全取决于家长没有任何缺陷的教育,那和温室大棚种菜有什么区别?家长一方面要费尽心思的让自己做的尽善尽美,而培养出来的孩子又经不起这个并不完美的社会和同类的半点打击,甚至还要要求老师、同学以及将来的同事朋友都要和自己的“尽善尽美”一致,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这岂不是很可笑么?事实上,导致严重自卑的威胁式教育,一般是那种歇斯底里式的甚至病态式的不可违抗式教育,心态不平和,凡事要求尽善尽美才是导致孩子自卑的根源。所以说真正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不是告诉我们做到哪些条不做哪些事,就能培养好孩子。而是用一颗平和坦诚的心态来面对亲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必过于担心出错,顺其自然,然后尽量思考反思,不断改进,随时调整过去的失误,随时根据新的情况形成新的方法和思考,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也让孩子体验真实的人生,否则一切本本主义,只会累了自己坑了孩子。平和坦诚的心态面对孩子,我不相信孩子会变得卑微,即使偶尔暴躁,偶尔威胁,偶尔嘲讽……至于说耐心啊、沟通技巧啊,都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成就孩子的心,时不时的反思自己的言行,并坦诚的在孩子面前调整,孩子会感受到你的诚意而不会因为你的失误而记恨逆反,同时还能学到你的坦诚和自信。做事要精益求精,但是做人坦诚相待即可。
三、还曾听说,穷养的孩子会导致孩子卑微,我想说穷样的孩子不是导致孩子卑微的关键,天天抱怨穷哭诉穷自我标榜穷的家长,才是导致孩子卑微的元凶,不管高低贵贱什么职业,只要父母有一颗工作上积极向上不放弃不抱怨的心态,孩子不会觉得卑微,反而会学习父母的行动力,进而实现人生跃迁。我甚至可以断言,90%以上失败的人,都是失败于不良的心情和心态,时间那么长,事情那么做,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才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底层社会不断突破的生机所在。
各类具体的家庭教育指导,实际是在打击那些忙于生活没有时间管理孩子的家庭的信心,也给那些不成器的孩子寻找父母的过失制造理由。
卑微本来就是一道伪命题,努力成长,努力做事,不计得失,不妄自菲薄,始终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妥协也罢清高也罢,只要有自己的想法,活的是自己想要的,何来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