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为何选择薛宝钗当孙媳妇?一个文化原因,让她抛弃了林黛玉

小涵有红楼 2024-05-30 19:40:40

此文约1500字,阅读约需6分钟

贾宝玉身边有两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子。一个是林黛玉,一个是薛宝钗。

贾宝玉喜欢林黛玉,两人是前世的姻缘,也是后世的际遇,既有彼此之间的情感交互,也有心灵相互慰籍的情分。

荣国府上上下下都认为两人是天生一对。

王熙凤为两人的婚事筹划过,兴儿曾经在尤二姐面前透露过。贾宝玉生日当天,林黛玉和贾宝玉谈心时,宝玉将此事点破过。

贾家的一把手贾母对此事有过默许。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二宝黛之间再次闹了矛盾,贾母知道后,说出这样一番话:

“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自己抱怨着也哭了。

贾母所说,认可两人。

但是贾母最终选择了薛宝钗当孙媳妇。

对于薛宝钗当贾宝玉的妻子,书中有过诸多透露。

《红楼梦》第五回,在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红楼梦曲中,透露出贾宝玉和薛宝钗最终成为相敬如宾的夫妻。原文如下: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第二十回,宝玉在宝钗房里,听到史湘云前来,马上就要前去迎接,宝钗让他稍等,简单收拾后两人一同前往。脂砚斋在此透露出两人婚后生活。

妙极。凡宝玉、宝钗正闲相遇时,非黛玉来即湘云来,是恐泄漏文章之精华也。若不如此,则宝玉久坐忘情,必被宝卿见弃,杜绝后文成其夫妇时无可谈旧情,有何趣味哉!(《红楼梦》第二十回)

事实上,贾元春通过赏赐端午节礼物,暗示贾宝玉和薛宝钗过上了幸福生活。

贾宝玉和薛宝钗结为夫妻,关键人物自然是贾母。

那么贾母为何会选择薛宝钗而不选择林黛玉呢?

原因很多,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源于文化。

贾家历经百年,终于成为一个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贾家上下把文化当成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林黛玉一进荣国府,贾母、王熙凤和贾宝玉先后问起她读书情况。

贾元春送入宫中,走的也是读书人的路数,当了女史。

贾家嫁女贾敏嫁给了探花郎林如海,娶媳妇李纨也是读书人家的女儿。

林黛玉出身诗书之族,薛宝钗出身于商贾之家,两者截然不同。

按照大多数人的认知,林黛玉比薛宝钗更具有文化优势。

事实上,并非如此。

大观园成立诗社,薛宝钗和林黛玉齐名,其中柳絮词里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让薛宝钗超过众人,力压林黛玉。

林黛玉虽然是读书人,但是她和薛宝钗读书的方式不同。

林黛玉一心读书,薛宝钗是一边打理家里生意一边读书。

在贾母的权衡里,薛宝钗既有钱又会读书,远比林黛玉只会读会强多了。

为何会这样?

其实,秦可卿死前给王熙凤托梦,透露出正确的读书方式。

“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於此。……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红楼梦》第十三回)

秦可卿说得很清楚,读书需要支出,需要有经济基础做保障,需要经济实力支撑。

现代社会,尽管文明程度很高,教育资源也很多,但是接受良好教育仍然需要经济支撑。

林黛玉没有钱,有很多的名贵书籍,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如果在盛世,贾家的财力足够支撑她当一个诗书传家的好女人、好妻子。

但是,贾宝玉到了娶妻之时,贾家已经没落,日常起居、家庭供给都已经很难,根本没有经济基础支持读书。在没有钱的情况下,薛宝钗与林黛玉相比,得天独厚的优势便显现出来。

贾母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更是一个懂现实的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小儿女的感情对于贾母来说,不是至上的,而是可以调整的。

她和荣国公如此,贾政和王夫人如此,贾琏和王熙凤如此,贾宝玉和薛宝钗也应该如此。

所以,如果你是贾母,你也一定会选薛宝钗。

写在后面:

阅读《红楼梦》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常读常新的过程。随着个人的思考,对社会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对《红楼梦》文本中的人和事,也就有了不断地认知。甚至对以往自己个人观点也会有颠覆性的再认识。因此,敬请各位在阅读中,保持个人独立思考,疑问精神,批判思维。短文若能引发您的思考,乃是一大幸事。若是有不妥之处,也请海涵,毕竟只是一家之言,权当贻笑大方了。(本文依据《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红楼梦》相关内容整理推测而成。)

0 阅读:11

小涵有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