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不简单,影射的两个人,一个让贾府败亡,一个让黛玉含恨而终

君晓吖侃红楼 2024-05-31 20:13:21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最善于影射,常借一人故事影射另一人。

比如:晴为黛影,袭为钗副,且不止一个。

晴雯、香菱、袭人、菂官、小红、秦可卿、妙玉这些人,都或多或少影射了林黛玉。

贾宝玉也有很多影,像冯渊、蒋玉菡、柳湘莲、甄士隐、石呆·子等,包括薛蟠。

但要说薛蟠还是另外大人物的“影”,最终导致林黛玉的一生悲剧,就需要从原文的线索抽丝剥茧去看了。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薛蟠,字文龙,人称呆霸王,薛大傻·子。

他是四大家族薛家的嫡长子,未来家主继承人,却因父亲早丧,母亲溺爱,原文就写他:

“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馀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

薛蟠目不识丁,骄奢狂傲,不过仗着祖荫福荫的“米虫”一个,不是传承家业的合适继承人。

这样的薛蟠,说他是帝王之影,很难让人相信!

但事实薛蟠就是影射皇帝,还不只一个而是两个。

先说第一个,要从薛蟠打死冯渊,抢走香菱说起。

拐子将香菱卖给冯渊,三日后正式接人。不想夜长梦多,拐子又高价卖给了薛蟠,拿着两家钱要卷款跑路,偏又没跑了被捉住,也是现世现报。

问题是两家都不要钱只要人,于是各不相让起了冲突。

薛家人多势众,豪奴仗势欺人惯了,薛蟠又骄狂,可能一句“往死里打”,把个冯渊打的稀烂,就那么死了。

薛蟠不管不顾,抢了香菱扬长进京而去,被薛姨妈摆酒给了薛蟠做妾。

这段故事看似讲香菱的遭遇,实际却是未来林黛玉的写照。薛蟠在其中至关重要。

甄士隐一家三口,分别影射了宝黛钗三人未来的人生,这是无可争议的。

看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局,只看香菱、甄士隐和封氏就一清二楚了。

香菱作为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与又副册之首的晴雯一样影射林黛玉的人生。

晴雯只影射林黛玉的性格和死亡结局。

香菱则影射林黛玉孤苦一生之外,还因血竭之症影射林黛玉泪尽而亡,是为“荷枯藕败”。

另外,香菱有姻缘,而林黛玉也有姻缘,这就远比晴雯更重要。

林黛玉日后嫁做潇湘妃子,她的姻缘伏笔“芙蓉花签”更是昭君出塞故事。随后作《五美吟》,五位美人全是从一国嫁去另一国为人妃妾的女子。都预示林黛玉会和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

薛蟠所影射的,就是那个海外异国国王。这从薛蟠抢走香菱的这段公案就做了伏笔。

至于林黛玉远嫁,赐婚的也是大明宫内的皇帝。

所以林黛玉的判词图画是四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玉带象征着帝王,只有有功之臣才会被帝王授予玉带。

林黛玉被玉带所围,代表她最终为皇权富贵所困而“枯死”。

她被远嫁海外异国,当初薛蟠因她而酥倒,一见倾心,也暗示国王对林黛玉的钟情。

奈何黛玉心无旁骛,远嫁就是死局。所以,《题帕三绝·三》才会说: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林黛玉身处异国,尽管也为她还原出一处类似的潇湘馆,奈何物是人非,很快泪尽而亡。

这也侧面说明国王对她很是钟情。一如薛蟠的“酥倒”。

第二个,薛蟠影射皇帝。

《红楼梦》里的皇帝,可谓是雄才大略。不但在与义忠亲王老千岁的争储中胜出,更是逼迫太上皇退位。

这段故事,曹雪芹原文没写清楚,但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是借鉴自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原型。

皇帝既有“唐宗”之才,如何能容忍四王八公独大?

是以原文便有着明显的皇帝设局,要将贾家为代表的四王八公老臣的威胁一举消灭,彻底集权的伏笔,也体现出他的雄才大略。

比如夺了贾家掌握数十年的京营,元春晋升贤德妃后,只升舅舅王子腾,不给贾府任何好处。

皇帝对贾家如此,对四王八公肯定也是如此。就是要迫使这些老臣们做错事,他才好削藩夺爵。

而他察觉到秦可卿葬礼上,四王八公的结党意思后,立即晋升贾元春为贤德妃,更体现出韬光养晦的强大隐忍之心。

贾家等四王八公老臣们骄狂自大,败于皇帝之手并不冤枉。

然而,这么一个人物竟然被曹雪芹用薛蟠影射,显然是作者对其“二房上位,得位不正”的讽刺和不满。

皇帝的上位就像贾政当家一样,背后有太多龃龉和人心诡谲,更可怕的是兄弟阋墙的内斗,终究令人诟病。

薛蟠一无是处,目不识丁,只靠祖荫庇佑,也侧面表明曹雪芹对皇帝个人的不满意。

他以小宗夺取大宗皇位,终究如小人得志,还是祖宗福荫,并不是自己建功立业。

李世民如此,朱棣也是如此。

而贾府不过是老臣,虽然腐朽却实际没什么野心。皇帝却一步步设局逼迫,导致其“兔子急了咬人”,明显心胸太过狭隘,目的太过功利。

可以说贾家是在皇帝一步步“引君入彀”中毁灭的。这就难免“兔死狗崩,鸟尽弓藏”之嫌疑。

于皇帝是剿除潜在威胁,于贾家则不免不仁不义。

是以贾元春判词的“弓”除了代表军事冲突,也代表皇帝对先帝老臣们“鸟尽弓藏”之意。

皇帝心机如此,被适当嘲讽也就不冤枉了。

而薛蟠被影射皇帝的线索,原文也有两个非常明确。

第二十六回,薛蟠要请贾宝玉吃酒,这个情节非常重要。

先是说有那么大的西瓜,那么长的藕,暹罗贡猪并鲟鱼。

西瓜是西来之瓜。

藕代表“莲”,为林黛玉芙蓉花签伏笔。

鲟鱼为海上来客,预示出海远嫁而去。

暹罗贡猪为帝王之用。

当时还写到林黛玉喜好喝暹罗茶,都暗示林黛玉未来南下西去,出海嫁去了西海沿子真真国那边。

这也是薛蟠影射海外异国帝王之伏笔。

但在酒宴上,薛蟠闹了个笑话,错把唐寅的春宫认作了庚黄。这就是不识“唐”的意思。

曹雪芹设定的皇帝,无论是长安还是大明宫,包括皇帝登基争储,都借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原型。

薛蟠不识“唐”,何尝不是讽刺这个皇帝不是“仁主”之意。

曹雪芹借薛蟠也表明了对类似李世民这种二房上位,得位不正的不认可。

其实不光皇帝是“二房”上位,贾家也有贾政是二房,贾敬是二房。史家也是老二史鼐上位。王家老二王子腾权力最大。薛家薛蟠不行,弟弟薛蝌成才……

所以,《红楼梦》里大爷陆续都死了,只有二爷才可保无虞。不提。

(第六十六回)薛蟠笑道:“天下竟有这样奇事。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的性命。”

薛蟠平安州遇到劫匪,这事太蹊跷。

首先。平安州在京城不远,哪有盗匪?

其次,柳湘莲出现的太巧,一个人打跑盗匪太扯。

最后,平安州不太平,影射未来“虎兕相逢大梦归”之事。

薛蟠遇劫匪,毫无疑问是柳湘莲故意设局,要与薛蟠化干戈为玉帛,戏弄傻子的。

果然薛蟠感激,与柳湘莲结拜为兄弟后二人和好,柳湘莲可以放心回京,又找了个靠山。

但是,薛蟠字文龙,他影射的是帝王。

薛蟠在平安州被人设计,发生了一如乌合之众“抢劫”的闹剧,岂不也暗示了未来平安州,极有可能便是北静王等四王八公对皇帝不轨冲突的地方?

王熙凤讲的那个“聋·子放炮仗”故事,就影射未来贾家会跟着北静王做“惊天之事”,结果乌合之众一惊而散。

而元春省亲点了一出《乞巧》,出自《长生殿》。脂砚斋批语伏贾元春之死。预示贾元春像杨贵妃一样,死在了一场类似马嵬驿之变的变故冲突中。

马嵬驿距离长安不远。一如平安州距离京城不远。

马嵬驿之变,实际是禁军哗变,导致杨贵妃和堂兄杨国忠父子被杀,杨家灰飞烟灭。

平安州“故事”,无疑也是贾元春与堂兄贾珍父子之死,贾家灰飞烟灭的所在。是为“虎兕相逢大梦归”。

曹雪芹借由薛蟠遭遇劫匪的故事,影射未来“虎兕相逢”大事,皇帝就像薛蟠,贾家和四王八公就是乌合之众。

只是薛蟠隐喻“皇帝”,多少让人啼笑皆非。显然是作者故意为之,其心其意也颇耐人寻味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11

君晓吖侃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