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说的话,叙利亚果然没听进去,局势一夜骤变让普京等到机会?
据环球时报相关报道的消息,截至2025年3月10日,叙利亚沿海地区爆发的冲突已持续4天,已造成1000多人死亡。这个曾因内战而满目疮痍的国家,刚刚经历了短暂的平静,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混乱。总部设在英国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发布的报道称,叙利亚过渡政府的安全部队与前阿萨德政权残余势力爆发激烈冲突。而当暴力升级时,中国、联合国等呼吁遏制冲突的声音却似乎被忽视。局势的骤变不仅加剧了国内的教派矛盾,更为俄罗斯、土耳其等外部势力提供了加大介入的契机,使叙利亚再次成为国际博弈的焦点。
引发本轮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极端组织“沙姆解放组织”针对阿拉维派平民的残忍屠杀。据报道,这一组织不仅在街头扫射,还闯入平民家中滥杀无辜,甚至连儿童和婴儿都未能幸免。视频显示,“沙姆解放组织”高调宣称要“开启净化时代”,誓言“杀光阿拉维派”。然而,作为叙利亚当前的执政者,过渡政府对此仅回应称“大屠杀是一些个人违规行为”,这不仅未能平息外界的不满,也暴露了其内部治理的严重问题。
叙利亚过渡政府成立后一直试图全面接管国家,但其过程极为缓慢。内部派系复杂、宗教矛盾突出,使其难以形成统一的权威。同时,库尔德人在西北部建立的自治区已事实独立,东部沿海地区仍被阿萨德政权旧部掌控,南部沙漠则是各路武装势力的混战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过渡政府的合法性和统治能力屡遭质疑。
国际博弈:俄罗斯与土耳其的角力叙利亚局势的失控不仅是国内问题,更牵动了国际力量的深度博弈。土耳其作为叙利亚过渡政府的主要支持者,近期直接派兵介入西部冲突,意图扩大其在叙利亚的地缘政治影响力。而俄罗斯则继续维持对阿萨德旧部的支持,特别是保卫塔尔图斯和赫梅米姆这两个关键军事基地。尽管俄罗斯态度暧昧,但这一轮冲突显然让普京看到了强化中东影响力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叙利亚地处中东中心地带,其任何动荡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联合国秘书长已公开警告,这种混乱可能为极端组织的扩张提供温床,威胁全球反恐局势。而叙利亚的邻国,如土耳其、黎巴嫩和约旦,也面临更大的难民和安全压力。
中国呼吁:和平与反恐的双重诉求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多次呼吁叙利亚各方停止暴力,并采取实际行动打击恐怖主义。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明确指出,叙利亚不能成为恐怖组织的庇护所,同时强调各方应以对话取代武力。然而,叙利亚过渡政府显然并未重视这些建议,反而试图通过武力手段巩固权力,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局势的恶化。
后果:多维危机与未来隐忧叙利亚的乱局不仅威胁本国和平,也将对中东及全球安全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持续的冲突为极端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温床。像“沙姆解放组织”这样的极端势力,可能趁机扩大地盘,对全球反恐形成新的挑战。其次,大量平民因战乱被迫逃离家园,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地区的难民危机。土耳其等周边国家已经因叙利亚难民承受了巨大压力,现在这种情况只会更加恶化。
此外,叙利亚的乱局也让代理人战争愈演愈烈。土耳其和俄罗斯的博弈加剧了冲突的复杂性,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态度则可能进一步刺激中东的教派对立。如果叙利亚继续陷入这种无休止的乱局,中东局势很可能失控,成为全球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
路在何方?叙利亚要想摆脱当前困局,政治和解是唯一可行的出路。然而,从过渡政府当前的表现来看,如何平衡内部派系、建立具有包容性的治理框架,依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国际社会需要在叙利亚问题上加强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政甚至火上浇油。联合国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推动冲突各方通过谈判达成共识,并加大对人道主义援助的支持力度。
此外,国际社会还需要与叙利亚政府合作,彻底清除“沙姆解放组织”等极端恐怖主义势力,避免其将叙利亚变成新的恐怖活动策源地。只有在反恐和重建之间找到平衡,叙利亚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和平。
叙利亚的乱局是本世纪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对于中国和国际社会来说,如何在不干涉内政的前提下推动叙利亚的和平进程,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而叙利亚自身是否能抓住国际援助的机会,调整治理路线,也将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乱局之中,和平之路虽然遥远,但依然值得全球期待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