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呀,又到了疏调学派的科普小课堂——神农识药的时间啦,今天是《清热燥湿药》系列的第四期。我们就从清热燥湿药的第四味药苦参继续给大家介绍了。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神农本草经》记载:
苦参,味苦寒。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一名水槐,一名苦识。生山谷及田野。
《滇南本草》记载:
苦参,味苦,性大寒。凉血,解热毒,疥癞脓 疮毒最良。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消风,消肿毒,消痰毒。
《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
苦参,味辛,性寒无毒,入胃大肠肝肾四经。主结气积聚,伏热黄胆,肠风燥渴,溺有余沥,逐水消痈,明目止泪,去湿杀虫疗大风及一切风热细疹。以糯米泔浸一宿,去浮面腥气,晒用。玄参为使,恶贝母、漏芦,菟丝子,反藜芦。
盖胜则生热,热胜则生风,而结气等证,从兹有矣。今以苦参燥湿,治其本也。东南卑湿,尤雷公云∶凡使不计多少,先须用糯米浓泔浸一宿,上有腥秽气,并在水面上浮去,须重重淘过,即蒸,从巳至申,出曝干,细锉用之。
各家论述:
①《日华子本草》:苦参,杀疳虫。炒带烟出为末,饭饮下,治肠风下血并热痢。
②《名医别录》:苦参,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
③《长沙药解》:苦参,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④《药笼小品》:苦参,清下焦血热。
苦参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其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苦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等效,常用于麻风病、痢疾、溃疡、便血、发烧、湿疹、炎性疾病、溃疡和皮肤灼伤等病症的治疗。苦参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含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木脂素类及其他化合物等。
苦参具体运用小提示:
1、苦参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中的黄酮类和生物碱类物质均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如苦参碱可抑制肝癌HepG2和Huh7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以及肝癌干性基因CD90、Ep-CAM和CD133的表达)
2、苦参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中的苦参碱可以抑制促炎因子水平的升高和抗炎因子水平的降低)
3、苦参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其中的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对肝炎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
4、苦参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苦参黄酮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5、苦参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参素是其已知的活性成分之一)
6、苦参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特别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苦参图示
凡良药大多都有一些传说故事,苦参自然也不例外,今天小师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知道的故事吧。
很久以前,有一个放牛娃,父母双亡,他靠着给地主放牛来维持生计。由于经常在湿地行走,他的身上长满了疮。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主家中的人也开始出现身上长满疮的情况,他们认为是放牛娃传染的,于是地主下令家丁追捕放牛娃。放牛娃只能逃命,躲到大山中的一个石缝里。
后来,村民们发现了他,却发现放牛娃已经在石缝中失去了呼吸。一些善心的村民用泥沙和石头将石缝封住,相当于为他进行了安葬。不久之后,那位善心的村民身上也长起了疮,异常痒苦,多种药物都无法治愈。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了放牛娃。放牛娃告诉他,在他被埋葬的地方有很多根状物,只要将这些根状物带回家熬水喝或用来洗澡,身上的疮就会逐渐消退。村民按照放牛娃的指示去做,几天后,身上的疮果然都痊愈了。
地主听说村民吃了山体塌方处的草药后很快就康复了,于是也决定去采集这些草药。然而,他看到了岩石上灌木丛中结满了像老鼠屎一样大小的果子,便急忙摘回家熬水喝。谁知当晚他却因此而断肠而亡。原来,村民们吃的是苦参的根,而地主误食的却是苦参子。
苦参
那么,今天的神农识药就到这了,希望大家喜欢,有任何问题或意见可以在后台留言,我们每一条留言都会看的哟~下期节目再见。
参考文献:
[1]刘君如,张彦,杨黎燕等.苦参本草考证道地性与现代研究[J].中医药导报,2021,27(07):78-81.
[2]苏丽丽.苦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21,35(03):58-61.
[3]马雪宁,杨素清,张君成等.苦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01):152-156.
[4]张晓娟,于孙婉琪.苦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3,40(12):79-87.
[5]苏佳昇,李晓霞,蒋雅娴等.苦参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01):5-9.
[6]田宇鑫,王新,来永巍等.苦参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3,44(03):211-213+216.
[7]孙雪娇,周震,王琦等.苦参历代应用刍议[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09):139-140.
[8]姚刚,陈芳,殷玉婷.苦参素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21,52(12):78-80.
[9]丁舸,张志威,聂晶.苦参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0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