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会说
五彩斑斓,五彩缤纷,
那五彩,是哪五彩呢?
五彩,原本叫五采。
五采一词,
早在《尚书·益稷》
一篇中就已经出现。
五彩是指
青、黄、赤、白、黑
这五种颜色,有时也称为五色,
古代以这五种颜色为正色。
《周礼·冬官考工记》提到:
“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
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
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古人将东南西北天地,
对应了六种颜色。
东方,对应青色,
南方,对应赤色,
西方,对应白色,
北方,对应黑色,
天,对应玄色,
地,对应黄色。
玄,黑中带赤,与黑接近。
青、赤、白、黑、玄、黄,
留黑去玄,就刚好是五色,
象征着东、南、西、北、地,
可见五色在古代的重要性。
后来五彩,又泛指各种颜色。
五彩斑斓,以及五彩缤纷,
这里的五彩,就是一种泛指。
五彩斑斓,有时也叫五色斑斓。
我国明清时期有五彩瓷器,
其中的五彩同样,
也并非仅五种颜色。
注:缤纷,指繁多/杂乱。
斑斓,指颜色错杂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