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兰:丈夫项英牺牲后,她改嫁张爱萍,生下三个儿子皆成栋梁

静待花开时候 2024-12-17 14:54:15

1942年,时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的张爱萍,作为代表出席苏北阜宁单家港召开的党委第一次扩大会议。

巧合的是,当时刘少奇正好提议让张爱萍传授一些发展武装部队的经验教训,毕竟他曾经担任过新四军九旅旅长,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很有经验,因此他特地点了张爱萍的名。

然而这一出显然出乎了后者的意料,他并未提前写好发言稿,所幸对于这段“历史”,张爱萍记得相当牢固,即使临场发挥,也实事求是的做出了总结,包括当时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以及取得的成绩,全都侃侃而谈。

而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张爱萍就收到了一位新四军女战士交上来的会议记录,上面清清楚楚地记载了他当时的讲话,这让他感到无比惊讶。

要知道他当时完全是脱稿发言,很多话都是临时讲的,会后就连他自己都不一定能全部记住,但这份会议记录,不仅清晰的记录下了他的言词,甚至连字迹都是那么的工整娟秀,极具风骨。

俗话说:字如其人,能写出这样字迹的姑娘,必然也是一个颇具风骨的女子。

张爱萍登时就起了好奇之心,经过打听得知对方叫李又兰,是华中党校政治部组织干事,这次是被特地抽调过来做速记的。

虽说只是被抽调过来的,但李又兰和张爱萍确实因此结缘,才有了之后的相知相许。

而在此之前,李又兰其实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奈何丈夫不幸牺牲,尚在新婚期的她就这么成了烈士遗孀。

那么问题来了,李又兰最初嫁给了谁?她和张爱萍又是如何相伴终生的呢?

投身革命,立志报国

李又兰出生于1919年,是浙江宁波人,她出生的那一年,正是五四运动爆发时期,而这似乎也在冥冥之中注定着,李又兰会踏上革命之路。

李又兰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其父是爱国实业家李善祥,被誉为“中国苹果之父”。

但比起殷实的家庭条件,李家更难得还是思想开明,李善祥的实业救国理念,对子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他们幼年时,就点燃了这颗爱国之心。

中学时李又兰来到上海读书,虽然出身富贵,但受父亲的影响,她对革命活动非常向往,尤其在“九一八事变”后,更是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7年,全面抗战拉开序幕,眼见故土大面积的沦丧,本就心怀一腔爱国情的李又兰,当即由上海返回小港。

和父亲商量过后,在他的支持和鼓励下,李又兰一头扎进了当地的抗日救亡宣传队和救护队的活动。

同年11月,李又兰结识了一批有志青年,恰巧此时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要军事部门则移驻武汉,因此武汉这所城市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了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

与此同时,共产党也在武汉设立了办事处,听闻这个消息的李又兰等人,当即决定奔赴武汉,准备通过武汉办事处的介绍前往延安。

1938年3月,一群心怀热血的青年到达了武汉,当他们百费周折的找到办事处,要求面见负责人周恩来时,却遭到了值班参谋张爱萍的婉拒。

在他看来,周恩来工作繁忙,实在是抽不开身来会见这些年轻学生,那时的张爱萍怎么也想不到,他和李又兰的缘分这么早就埋下了伏笔。

可对满怀报国之心的青年人来说,张爱萍的拒绝只会让他们愈挫愈勇,势必要见到周恩来不可,因此不管他如何解释,李又兰等人就是死活不走,蹲守在了门口。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天深夜,李又兰他们终于等到了周恩来,获知来意后,周恩来一边赞许他们的爱国之心,一边有所遗憾的表示风陵渡已经被日军攻占,想去延安恐怕不行了。

还不等他们感到失望,周恩来紧接着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建议,那就是转道去南昌的新四军办事处,只要心怀革命,去哪里不是革命呢?

几个人一合计,当下就转战南昌,热火朝天的加入了新四军,李又兰被分配到了服务团工作,主要负责对外宣传工作。

1938年6月,李又兰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的她年仅19岁,不仅生得端庄明媚,干起事来也是果断利落,又是部队里少有的知识分子,很快就成了新四军中的“一枝花”,芳名远扬。

当时追求李又兰的同志不在少数,时任新四军副军长的项英就是其中一员。

他被李又兰的自信、博学、坚定所深深吸引,对其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每当对方进行宣传演讲时,但凡有时间,项英总会前往观看。

经过一年多的相处,无论是工作方式,还是生活习惯,双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越了解越喜欢,李又兰也对项英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于是在组织的批准下,他们在1940年冬,结为革命伴侣。

本以为能并肩作战的两人,却不想意外来得如此之快。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大力袭击,军长叶挺被扣,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中牺牲,作为副军长的项英也没能逃过此劫,倒在了叛徒的手中。

新婚还不到三个月的李又兰,陡然收到了丈夫牺牲的噩耗,更为痛苦的是,项英不是死在了敌人的手中,而是死在了副官的枪下,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李又兰都沉浸在了这股丧夫之痛中,但她又是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革命尚未胜利,自己又怎么能一直沉迷在个人情爱中呢?

于是她决定化悲痛为力量,全身心投入到了抗日工作中,带着丈夫的那一份力量,将全部精力都投注在了组织交给她的任务上。

上天有成人之美,很快李又兰又迎来了自己的另一段良缘。

突破障碍,相伴终老

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就组建了一个速记培训班,要求准确快速的记录会议内容,因此能进速记班的,都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李又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项英牺牲后,组织考虑到了李又兰的心态,一方面不希望她一直沉浸在痛苦中,另一方面也不想埋没她的才华,因此李又兰很快就被调到了各个地方担任速记员。

1942年1月,华中局在苏北召开党委第一次扩大会议,有着丰富速记经验的李又兰,理所当然的被调了过来,并由此和张爱萍正式相识。

前文说到过,张爱萍被李又兰条理分明的速记内容所震惊,明明是他临场发挥的内容,偏偏李又兰不仅记录成文,还标注了重点内容,行文既有逻辑又不乏文采,甚至将他口语化的表达转述得更加文雅,再加上那一手娟秀不俗的字,瞬间就让张爱萍对这个女同志心生好感。

而李又兰也对张爱萍这番层次分明的讲话十分欣赏,连带着对他这个人也有了三分好感,当然,只是欣赏,尚未上升到男女之情。

那时李又兰才丧夫一年,张爱萍虽然有了爱慕之心,但也不愿产生什么风言风语,为此他找到李又兰拜师,向她学习速记:

“我想跟你学速记,看你能把漫无边际的会议讲话迅速完整地记下,并整理成漂亮的文章,我羡慕得很,愿意收我为徒吧?李老师?”

领导来找你求教,哪有拒绝的道理?何况李又兰又不排斥张爱萍,自然欣然答应,张爱萍也每天抽出时间来找她学习速记。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张爱萍对李又兰的了解更加深入,这也让越发沦陷,清楚地认识到:

“这是位有才华又很贤淑的女性,可以引为知音,结为终生伴侣。”

带着这种心情的张爱萍,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感情,开始频频约李又兰见面,而对方也在张爱萍的陪伴下,逐渐抚平了内心的伤痛。

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为期半个多月的会议到了尾声,张爱萍要返回第三师,李又兰也要回到华中党校去,他们刚刚萌生出的情愫,转眼就要面临分别。

临走前两人互赠礼物,所谓睹物思人,不过如此。

好在华中党校和三师师部相距不算太远,一个人只要有心,又怎么能是距离挡得住的呢?反正在张爱萍看来,时间、距离、身份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他们的心在一处。

见面时,他们谈天说地,聊理想、聊革命;不见面时,他们书信互传,感情愈发深邃。

一次聊天时,张爱萍鼓足勇气求起了婚,李又兰看着他眼中的憧憬和爱意答应了下来,但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必须由陈毅军长亲自批准,否则责备的目光、背后的议论,自己无法承受。

张爱萍心中的大石落了地,李又兰答应了他,这世上又还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他们在一起呢?

于是在2天后,他带着陈毅的结婚特批找到李又兰,还拿出了给他们当做结婚合贺礼的派克钢笔。

1942年8月8日,23岁的李又兰和32岁的张爱萍喜结连理,欣喜异常的张爱萍写诗纪念:

身披彩霞跨轻鞍,

快马再扬鞭。

人约黄昏时候,

绿水小河湾。

婚后不久,李又兰就怀孕了,为了让丈夫没有牵挂的带兵作战,她选择了暂时的分离,转去东海县,在进步士绅张景惠家隐藏养胎。

不料好景不长,日军轰炸范围波及到了东海县,张景惠夫人被炸断了一条腿,张家自顾不暇,李又兰只好又返回上海老家。

直到1944年8月,李又兰才和张爱萍重逢,此时的她早就不复当年的光彩照人,变得沧桑又憔悴,看得张爱萍一阵心酸难过。

一年后抗战迎来了胜利,本以为能平和一段时间的夫妻俩,不想立即打响了内战,张爱萍还不幸脑补受了重伤,只能转移到后方治疗。

不放心丈夫的李又兰选择亲自护送,从苏北到胶东,从烟台再到大海,李又兰不仅要照顾身受重伤的爱人,还要看顾不满周岁的二儿子张胜,一整个分身乏术,左支右绌,但她始终任劳任怨。

新中国成立后,她和张爱萍享受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变化的只有身份高低,不变的却是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当张爱萍遭到迫害,被逼入狱时,李又兰坚决不同意离婚,始终坚定的和爱人站在同一阵线上,共同进退,相互支撑。

“人都被你们弄走了,还有什么划清不划清的?但不管怎样,我不会同意跟他离婚的。”

从1942年结婚,到2003年张爱萍离世,他们相互陪伴,一起走过了61年,无论是战争时期的聚少离多,还是特殊时代的被迫分离,李又兰和张爱萍始终不曾放开彼此的双手。

除了死别,再没有任何情况能让他们两心分离。

教子有方,国之栋梁

值得一提的是,李又兰和张爱萍婚后生的三个儿子也是各有所长,其中长子张翔建国后被接到北京,那时的他已经6岁了,才第一次见到父亲,足见革命之艰苦。

张翔继承了父辈作风,考入了哈军工,并在1974年进入第二炮兵,担任副司令员,2001年,张翔被授予中将军衔,可谓子承父业。

而次子张胜,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总参谋部,曾任作战部战役局长,晚年退休后,还着手编辑了父亲一生的经历——《从战争中走来》。

至于小儿子张品,虽然不如上面两位哥哥,但也不差,在国防工办所属的一家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有着大校军衔。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在这种红色家风的熏陶下,张家这三个儿子都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2012年2月2日,李又兰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张爱萍去世时也是93岁,很难不让人感慨这对夫妻,真正是生死相随,令人动容。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