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宋子文,作为民国四大家族的掌权人,宋美龄的亲哥,蒋介石的“大舅子”,可以说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他是一个官商不分的富家公子哥,在蒋介石日记中,他是不学无术的败家子。

然而,自从宋子文的女儿冯宋琼颐,把美国胡佛研究所珍藏的《宋子文档案》授权给复旦大学的吴景平教授后,他的历史观发生了很大转变。
吴景平教授坦言:“我研究了宋子文的档案后,宋子文是一个被低估了的人。”
而这批档案里,包含了宋子文生前的文书、日记,对现代史学而言,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料。
随着这些档案逐渐公开后,宋蒋矛盾的更多细节都被揭露了出来了……

宋子文,是一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
他的大姐嫁给了孔祥熙,二姐嫁给了孙中山,而妹妹则嫁给了蒋介石。

然而,他的父亲宋嘉树却是穷苦出身的孩子,原本姓韩,因家中贫寒过继给了堂舅。12岁那年,他随舅父前往美国波士顿谋生,又被一位姓宋的华人收为养子,从此改了姓氏。
经过数十多年的打拼终于成为了一位富商,并且还和孙中山先生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友,从而为宋家进入民国政治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子文的家人和亲戚,不是民国高官,就是富可敌国的富商,正是因为如此,宋子文就留给世人一个刻板的印象:搜刮民脂民膏。

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传闻,说宋子文是民国巨贪,利用家族人脉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实际上,根据美胡佛研究院档案资料显示,宋子文去世时,也仅留下了500万美元的遗产。
不一样的宋子文很多人认为,宋子文一直在帮蒋介石做事,因此,他在对待“剿共”和“抗日”这两件事上,应当是和蒋介石同穿一条裤子。
实际上,早在918事变爆发前,1933年,宋子文刚从美国借钱回来,他一看国民党内的财政明细,气得大骂孔祥熙。

而此时皇姑屯事件已经过去已有五年,日本对中国的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宋子文找到蒋介石,向他提议需尽早抗日,而他却还是忙着“平定内乱”。
两人由此发生了激烈地争吵,蒋介石一怒之下还给了宋子文一记耳光。
宋子文又气又失望,一怒之下辞去了“财政部长”的职位。
除了抗日态度的矛盾,宋子文和蒋介石屡次因为军费开支闹得不可开交。

在蒋介石忙着“剿共”期间,他屡次要求宋子文增加军费,但却遭到了宋子文的拒绝。
蒋介石还因此在日记里大骂宋子文:不学无术之辈!
有一次,蒋介石想让宋子文再增加8万军费,宋子文断然拒绝了。
后来蒋介石又找到廖仲恺帮忙游说,宋子文还是不松口,还决然地扔下一句话:“我原本答应每月批25万的军费,但是如今你们要求额外增加8万,那这8万只能从当月25万的额度里扣除,如果不行,我也只能辞职了。”

918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那时宋子文被蒋介石任命为特种外交委员会会长,主要负责处理涉日问题。

然而,宋子文与蒋介石的态度却不同,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不能向日本人妥协”,并且还积极游说西方国家介入调停日本的侵略行径。
由此可见,宋子文无论是在监管财政,还是对待抗日问题上,他显然与蒋介石不是一路人。
被低估的宋子文除此之外,如果不是这些资料被公开,宋子文的能力可能也是被低估了。
众所周知,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武器和资金,绝大部分都来自于美国的援助。

但是,世人不知的是,在宋子文被派去美国之前,负责在美国奔走白宫的人是陈光甫。
然而,陈光甫这个人在美国却没什么作为,只争取到了5000万不到的的贷款,1938年去了美国,1940年就被蒋介石召回了。
陈光甫被召回后,蒋介石又重新启用了被闲置的宋子文。
宋子文去美国的几年里,确实做了不少大事,美国一共给中国提供了8亿左右的援助和借贷,其中包含了5亿无偿援助。

虽然,从民族感情来说,国人对美国确实没啥好感,但是如果当年没有争取到美国的实际援助,那么我们的抗战胜利来临可能还要再晚一些。
后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执政广东,在对待我党态度上,确实是站在了蒋介石那一边。传闻,在解放战争后期,他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金融手段把大量的资金转移到了海外。
新中国成立前夕,宋子文携带家眷去往了美国,蒋介石撤退至台湾后,曾发令召他返回。然而,宋子文拒绝了蒋介石的回台的请求。
正是因为宋子文此举,也有不少台媒解读为“卷款跑路”。然而,关于资金转移和聚敛财富的指控,至今未有确凿的史料予以证实。

宋子文在去世前,嘱咐家人,他生前留下的资料,务必要在妹妹宋美龄离世后方可公开。这样的安排,或许是因为其中包含了许多涉及蒋介石的敏感秘史的缘故吧。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宋子文
2、新华网:宋子文长女"上海寻根":"父亲是个内向的人"
3、观察者网:宋子文档案数据库里,不只是外蒙琉球
4、环球人物:吴景平:“老档案改变了我的历史观”



[爱心][爱心][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