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拼搏了30年,成为我国的首富,却被对手3天内搞破产。临终前,他仅留下三句话,可现如今,99%的人基本都做不到。 这位传奇人物就是商界的圣人,中国唯一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生于道光年间的安徽省绩溪县湖里村,家中祖祖辈辈都是贫苦的放牛人。12岁那年,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悄然降临。当时正在放牛的胡雪岩偶然发现了一个蓝底白花的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满满当当都是银子。
面对这笔意外之财,他并没有被财富迷了心智,而是决定原地等待失主。最后,他成功将银子归还给了失主。失主大为感动,拿出2块银锭想要答谢他,胡雪岩果断拒绝了,他说母亲教导他不可贪图他人便宜。这位失主,也就是杭州杂粮行的老板蒋先生,被胡雪岩的品行深深触动,便把他带到了杭州,从此胡雪岩的命运被彻底改写。

胡雪岩最初从粮行的小工做起,他干活十分勤奋,这一优点被金华火腿行的老板看中,于是他进入火腿行成为学徒。在火腿行里,他凭借着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及出色的珠算技能,又被杭州富康钱庄的于掌柜看中,收为学徒。
在钱庄里,他从实习生一路做到部门经理,可谓无所不能。于掌柜临终前,将价值5200银的钱庄留给了胡雪岩,这也成为他构建商业帝国的起点。

胡雪岩并非安于现状之人。他发现王有龄是一个候补浙江盐大使,急需资金来疏通关系。于是,他果断投资五百两白银,助力王有龄成为湖州杭州知府,后来更是一路升任浙江巡抚。
在王有龄的助力下,胡雪岩的商业帝国迅速扩张。他的生意涉足丝绸、药店、店铺、钱庄,甚至还包括军队粮鞋供应、政府漕运等领域,几乎控制了浙江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
然而,世事无常。“无官不安,官无商不富”,胡雪岩即将迎来人生的至暗时刻。1861年,太平军攻破杭州,王有龄自缢身亡,胡雪岩就此失去了靠山。

1862年,左宗棠成为浙江巡抚。胡雪岩以十万石粮米为契机,巧妙地赢得了左宗棠的信任,成为他的后勤保障。1873年,左宗棠筹划收复新疆,胡雪岩以海关收入和个人信用为担保,借款1375万两。他还创立了胡庆余堂,免费向前线运送药品。1878年,因协助收复新疆有功,胡雪岩被授予三品衔上黄马褂,成为名噪一时的红顶商人大清首富。

但盛极必衰,水满则溢。1881年,塞防派和海防派斗争激烈。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精心策划打击胡雪岩。1882年,胡雪岩耗资2000万两开设蚕丝场。在中期商战爆发时,他高价收购生丝占据上风。
然而,李鸿章暗中布局,大肆收购生丝,联合各地商人和洋人买办,共同抵制胡雪岩的生意,致使其库存积压,资金紧张。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胡雪岩为筹集军饷本就资金链脆弱,李鸿章和盛宣怀趁机釜底抽薪,延迟上海海关的交付,导致胡雪岩的富康钱庄遭遇挤兑,短短3天便宣告破产。

胡雪岩试图向左宗棠求救,可求救的电报被盛宣怀扣下。资金链断裂,又失去左宗棠的支持,胡雪岩的商业帝国轰然崩塌。李鸿章乘胜追击,进一步打击胡雪岩,告发他在收复新疆之机大发国难财。
慈禧下令革职抄家。左宗棠虽想挽救,提出自己去处理,希望能为胡雪岩保留一些财产,但也无力回天。最终,胡雪岩的财产被罚没,仅胡庆余堂得以保留。1885年,左宗棠病逝,胡雪岩也在贫困中走完了他55岁的人生。

临终前,他留下三句话:不得经商,不得从政,胡李两家永不通婚。他曾感慨自己一生是天怒人怨,如同赌博,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起起落落,大道如浮云,随风可消散。胡雪岩传,一直被视为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以史为鉴。
在书中,我们能看到传奇商人胡雪岩大起大落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里,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总会不断涌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名人,他们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释放出耀眼的光芒,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如事件有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