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儿童时期的成长环境,导致孩子形成了各种性格特点,从而决定了一生的成就。
重要的是,孩子儿童时期的生长环境是由家长决定的。
一、生了孩子后,养育就是头等大事有人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本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但是夫妻两人却开心不起来。
老公要上班,没时间照顾孩子,工资还不够自己消费的,请保姆居家照顾的费用更是支付不起,无从谈起。夫妻两人商量后决定,在孩子满三个月之后,把其中的大宝交给奶奶在乡下农村抚养,等到孩子要上小学的时候,再在把孩子接回来,在城里上小学读书。
转眼间过了6年,到了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夫妻两人把孩子从农村接到城市里来上小学读书。这时一对比两个孩子的外貌和行为习惯,他们才惊讶地发现这两个孩子之间的巨大差距。
二、农村散养孩子的普遍优点哥哥从小跟着奶奶在乡下农村生活,奶奶对哥哥的行为习惯,都是采取放养政策。孩子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喜欢玩就一直玩,奶奶管教不严,也力不人心,直到都有些溺爱。
最终结果是,哥哥性格开朗活泼,做事都是主动做,很有开创性,性格富有冒险精神,对许多事情都充满好奇心,而且乐于想象,思考灵活,也喜欢与人交谈相处,乐观自信,
这些都是散养叠加管教不严厉后形成的优点。
三、散养孩子形成的缺点但是,简单放养孩子,也有缺点,就是哥哥由于受到奶奶过份宠溺,就有些自私和霸道。遇到不顺心或者父母不能满足的事,哥哥的脾气立马就上来了,容易发火暴怒,脾气冲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也比较厉害。因为缺少管教和学习,导致基本的幼儿园应该学习的知识一个也不会,导致小学的学习非常吃力,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普通进度。
由此可见,对小孩管教少,任其随意玩耍发展,容易形成孩子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自然富有冒险精神和好奇心。但是,孩子活泼开朗的同时,也无法静静坐下来认认真真好好学习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书本知识,无法形成技能特长,长大了就只能混社会了,只能努力练习和人交往,处好关系,拉帮结派,利用人多形成优势,从而在社会上获得生存的空间。
四、中国教育制度不适合散养活泼好动的孩子学习,是一种你必须静下心来,慢慢思考的枯燥活动,对于习惯活泼好动的男孩来说,没有喜欢安静的性格,更加难以静下心来学习。
因此,对于中国教育制度中这种普遍静坐在教室里学习一个小时,每个小时中间只有十分钟休息时间,一天要连续静坐8个小时的学习方式,其实更适合的是女孩子。因为,大部分女孩子是从小被教导喜欢安静并且慢慢地学习。或者适合少部分喜欢安静,或者性格内向的男孩子。
五、以肉体疼痛教育孩子认真读书因此,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孩子乐观自信,就是要少管孩子,让其自由发展,做其喜欢做的事。但是为了适应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家长就要让孩子自由玩乐的时间,有所减少。控制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
玩耍时间之外,就要严格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相关作业。习惯自由玩耍的孩子,只在口头上管教已经无法形成效果了。这时就需要拿出家长的权威,进行不伤害孩子身体成长发育的体罚。
比如捏大腿上的肉,不会伤害骨头,又给孩子足够的疼痛感,让孩子记住做错事的原因。孩子可能会哭闹,但是家长依然要狠下心来,做到疼痛教育的效果。等孩子知道疼痛无法避免了,也知道自己错误原因,并且保证不再贪玩,会按时完成作业后,再抱抱孩子,表示家长是爱孩子的,惩罚孩子只是因为孩子做错事了。
散养让孩子自信乐观成长,管教让孩子自律成才!
想知更多信息,加个关注!谢谢。笔芯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