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必须跟你们唠一件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儿!现在中美关税那叫一个打得火热,这贸易市场就跟被人搅乱的大水池,乱糟糟的。
可就在这混乱的时候,有些咱们一直以为是自家的好东西,其实早就被美国“盯上”,还靠着咱们中国人的钱,在背后偷着乐、赚得盆满钵满呢,你们能猜到是哪些吗?

就说哈尔滨啤酒,这可太让人意想不到了!以前啊,哈尔滨啤酒在咱中国啤酒界那绝对是“大哥大”一样的存在。
那时候,大街小巷的饭馆里,到处都能看到哈尔滨啤酒的身影。
不管是朋友聚餐,还是家庭聚会,来上几瓶哈尔滨啤酒,那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

而且它还特别争气,不仅在国内卖得火爆,还远销到英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在国际上都闯出了不小的名声,稳稳地坐在中国大陆第五大啤酒酿造企业的位置上,简直就是国货之光啊!
谁能想到,2004年,美国的安海斯公司跟个“商业猎手”似的,突然出手,花了大价钱收购了哈尔滨啤酒99.66%的股权,直接把它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实现了私有化。

后来呢,又被美国百威接手。现在咱们喝哈尔滨啤酒的时候,估计都没意识到,它早就不是咱们印象里那个土生土长的国货小伙伴了,而是变成美国资本旗下的产品了,这变化可太大了!
我就觉得吧,这品牌归属的改变,就好像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突然换了个陌生的身份,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再讲讲金龙鱼大豆油,在咱们日常做饭用的食用油里,金龙鱼那知名度高得没话说。“黄金配比,1:1:1”这句广告词,当年在电视上、大街上的广告里到处都是,再加上请了好多大明星代言,谁不知道金龙鱼啊!家家户户做饭,很多都得用它。

咱一直以为它是中国自己的好品牌,结果呢?背后的真实情况让人吃惊!金龙鱼实际上被新加坡的益海嘉里掌控着,而益海嘉里又是美国ADM公司旗下的。这弯弯绕绕的关系,一般人还真不容易搞清楚。

说起来,“金龙鱼”这个商标最开始还是马来西亚人想出来的。它刚进中国的时候,就是个没多少人知道的小牌子。为了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就跑来和中粮集团合作。
这一合作可不得了,就像给它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中国市场上越做越大,成了现在食用油行业的“扛把子”。

但不管它发展得多好,本质上还是外资的产品。我觉得吧,咱们以后买东西,还真得好好研究研究背后的品牌归属,不然都不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还有双汇火腿肠,打小咱们一提火腿肠,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估计就是双汇。
它在火腿肠市场的地位,那可是根深蒂固,是咱老百姓心里实打实的老牌国货。
双汇火腿肠最早是1958年在漯河肉联厂诞生的,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摇身一变,成了现在火遍全国的双汇火腿肠。

它靠着价格实惠、味道还不错的优势,在一堆火腿肠品牌里脱颖而出,成功占据了大半个市场,简直就是火腿肠界的“王者”。
可随着双汇越来越火,它的发展潜力被不少外国企业盯上了,其中就有来自美国的海宇投资、高盛以及鼎晖投资。

这些美国资本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想通过收购双汇的股份,打开中国市场。
双汇集团呢,可能是没抵住金钱的诱惑,一点点把股份转让给这些外企。

到了2006年,美国高盛风投成功收购了双汇集团60%的股份,一下子成了双汇的大股东,掌控了双汇的发展方向。
这事儿一出来,当时可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好多人都觉得接受不了,双汇火腿肠的销售额也跟着受影响,下滑了不少。
我就纳闷了,好好的国货品牌,怎么就被外资掌控了呢?这对咱们消费者来说,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

大宝,那可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啊!小时候,家里大人总爱用大宝SOD蜜,那句“大宝,天天见”的广告词,到现在都还印象深刻。

大宝最早是北京市三露厂生产的,一开始就是个靠国家财政支持才能运转的福利性国企。
为了能活下去,三露厂的员工们绞尽脑汁,最后决定进军护肤品市场。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推出了大宝SOD蜜。

这产品一上市,就像一阵旋风,迅速火遍全国价格便宜,效果还不错,性价比超高,一下子就成了中国护肤品市场的“明星产品”,家家户户的梳妆台上基本都有一瓶。
可市场竞争太残酷了,后来越来越多的护肤品品牌出现,大宝慢慢就被比下去了,盈利越来越少,日子过得很艰难。

没办法,为了不倒闭,大宝做了个艰难的决定,把品牌卖给了美国强生。
这之后呢,强生靠着大宝之前在中国积累的大量用户,顺利打开了中国市场,不仅让大宝重新有了生机,也让美国强生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加快了。
我觉得吧,大宝被收购,虽然它还在市场上,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那种国货的亲切感好像淡了一些。

还有味好美调料,平时做饭的时候,很多人都爱用它。咱们可能都以为它是中国自己的品牌,其实它是正儿八经的美国货。
味好美在全球调味料行业那可是相当有名,和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国际知名餐饮品牌都有合作,实力特别强。它为啥会被大家当成国货呢?
估计是因为它在中国投资建了工厂,现在在中国有2家工厂,还有2家委托加工厂,主要生产各种酱类、香辛料,这些产品都很受大家欢迎,所以大家就误以为它是国货了。

在这次中美激烈的关税大战里,这些表面上是国货,实际上是美国货的品牌,可占了大便宜。
它们在中国有自己的工厂,而且中国市场这么大,关税对它们的影响相对就比较小。

别的企业在关税的影响下苦苦挣扎,它们却能在中国市场上安安稳稳地继续赚钱,赚的还大多是咱们中国人的钱,这真的太让人意外了!
不过呢,咱也得明白,现在全球经济都是连在一起的,这种贸易摩擦对谁都没好处。
就算这些品牌暂时看起来没啥事儿,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里,又有谁能真的一点不受影响呢?

希望这场折腾人的贸易战能赶紧结束,让全球贸易恢复正常。也盼着咱们自己的国货品牌能越来越厉害,以后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光彩。
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就应该走出国门,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品牌的实力。只有大家都合作共赢,全球经济才能越来越好,大家的日子也才能越过越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