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的中东战争,英法压阵,以色列带路,明目张胆侵略埃及

小毛说军事 2023-07-17 09:51:11

这回说说“第二次中东战争”,这是一场闹剧式的,却改变了世界格局走向的小战争。

在许多人概念里,中东战争都是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的战斗,并且都以以色列的胜利而告终。然而事情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与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奋勇立国的情景比起来,第二次中东战争是一场称得上十足龌龊的战争。帝国主义不甘心前殖民地人民拿回属于自己的利益,便找了个熟悉当地的地痞,一起打劫了别人的家园。

它的另一个名字是——苏伊士运河危机。

苏伊士运河是条长达193.3千米的交通要道,建设始于19世纪中叶,于1869年竣工通航。它的策划者是法国子爵、驻埃及领事费迪南德·玛丽·德·莱塞普斯。

为了方便运河合作,费迪南德·玛丽·德·莱塞普斯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赛义德·帕沙合作搞了个公司,法国人出钱出力,帕沙则以地皮99年的租赁权入股。

由于连通着地中海和红海,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欧亚间的航行距离。

为了修筑这条运河,法国殖民者征集了大批阿拉伯劳工,以强迫劳动和人工挖掘的方式,威逼当地人民开掘运河。期间各种虐待、剥削不断,可谓是一寸运河一寸血。

除此以外,殖民者还强迫当地人民提供粮食、水源和其它资源来,压榨当地税收,强夺人民土地,以支持运河的建设和运行。这给当地经济和农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导致农业生产减少,资源匮乏,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和流离失所,加剧了贫困和饥荒问题。

可以说,苏伊士运河虽然是人类史上一大奇迹工程,但它同时也是殖民主义行径的典型代表,充满了埃及人的斑斑血泪。

1875年,因为负债累累,奥斯曼帝国把自己的股份卖给了英国人,于是英军派大军驻进了港口,宣称这里是日不落帝国的保护地,开始与法国人共同经营运河。

为了深度控制运河和遏制埃塞方面进击的意大利,英国逼着埃及在1936年签订了《英埃同盟条约》,将整个埃及纳入英国的“战时保护地”,并规定他们有苏伊士运河驻军的权利。

随着英帝国主义二战后的衰落,埃及人民终于在1952年7月23日获得了自身的解放,挣脱了殖民地的身份。《英埃同盟条约》也遭到埃及人民的反对和废除。

然而,苏伊士运河这个重要的黄金水道却依然掌握在英法的运河公司手中。英法通过运河躺着赚钱,攫取了源源不断的巨额利润,却仅将其中的3%用来打发埃及人。

也就是说,英法每赚走1个亿,运河的主人埃及只能拿到300万。

但一开始埃及人没想着全盘得罪老牌帝国,毕竟埃及百废待兴,他们修建阿斯旺水坝还指着英法贷款投资呢。

但英法结结实实给年轻的埃及上了一课,他们一边口口声声喊着愿意贷款,一边提出大堆不平等的附加条件,埃及人但有不愿,他们马上反悔并拉走世界银行的投资。

埃及人的领袖纳赛尔愤怒了,他声称这不仅仅是撤走援助,还是对埃及政权的侵略,“埃及人永不会向money和武力屈服”。

为了修建“埃及的新金字塔”,埃及人民“哪怕是用手来刨土,也要把大坝刨起来!”

当然,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肯定不可能真的靠手刨上,于是埃及政府一怒之下,决定把苏伊士运河收回来。

反正英法都翻脸了,那干嘛还跟你客气?不就掀桌子吗,硬刚这么简单的事儿谁不会?

而且苏联也见缝插针,不就是修水坝吗?我们出钱呀,再给你提供武器,香啊!造啊!吃完吐泡泡啊!

纳赛尔在推翻旧王朝4周年纪念日时,召开了“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声明大会”,在广场25万民众面前庄严宣布: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用眼泪和汗水,用烈士英灵和无数劳工生命换来的。埃及人民应当收回自己的东西……建立一个政治经济真正独立的新国家!”

于是,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

此番作为令英法暴跳如雷,当时的英国首相艾登气得把文明拐插进了草地里,大骂埃及人是野蛮的专横的不知廉耻的,他们在损坏无数自由通航国家的权利!

但他转个背就展现了什么叫真正的无耻,他说:“万一纳赛尔得逞了,那么我们英国人的吃穿用度从此都得仰人鼻息了……这是决定英帝国命运的时刻,哪怕付诸武力也在所不惜。”

法国人的表现与英国人别无二致,各种叫嚣,声称埃及人运河国有化的政策,将会对法国的原油物资运输安全产生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所以埃及必须审时度势,放弃运河国有化的妄念。

这还没完,很快英法就通过国际关系拉来了一帮帮忙鼓唇弄舌的水军,连美国都被拉到了一起,高呼“运河需要国际化管理,不能是埃及的私产云云”,把帝国主义无耻的双标嘴脸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如此,英法还满地打滚的瞎闹,不仅出动军队到地中海一端云集,煽动大批船舶不交钱闯卡,还冻结了埃及政府的资金。

运上港口的英国坦克

但公道自在人心,1956年10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英法“国际共管运河”的算盘,要求保证通行自由,尊重埃及主权。

这下英法彻底炸了,他们收回了满地打滚的行径,开始憋新的招数。

帝国主义者们又会有什么新招数呢?无非就是把大炮架到对方海岸边,威逼对方屈服。

正好,蠢蠢欲动的以色列人当时充满了强烈的扩张欲望,他们对西奈半岛垂涎三尺,又认为“苏联武装的埃及迟早会成心腹大患”。在得知英法欲武装侵略埃及的想法以后,以色列总参谋长摩西达扬和总统本古里安一拍即合。

被轰炸燃烧的运河

1956年10月29日下午4点20,4.5万以色列国防军在英法大批海空军火力掩护下,悍然对西奈半岛发动了全面进攻。

见到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推进开了,英法在10月30日宣布“你们都停火!不准再打啦!”

奇怪吗?英法又派飞机帮着以军推地图,又喊着和平?难道神经错乱了?

当然不是,他们的行径是为侵略埃及找理由。

英法端出那个被埃及人民1951年废除的1936年《英埃条约》,认为自己有保护运河的合法权力,同时对埃及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埃及和以色列各退10公里,让英法军队进驻运河”。

埃及人从未见过这样不要脸的东西,于是纳赛尔表示:“埃及人民将为埃及的每一寸土地战斗到底,绝不屈服和投降!”

见埃及军民群情激奋,开始奋勇抵抗以色列侵略军,英法立马在10月31日出动大批战机空袭,还派出了上百艘军舰和16万军队直接入侵。

一时之间,包括开罗在内的埃及多个城市和港口遭到狂轰滥炸,随即英法联军加上以色列国防军开始了以侵占埃及为目的的侵略作战。

攻上塞得港的英军坦克登陆舰

纳赛尔政府无法抵挡,不得不从西奈撤军,把兵力部署在运河地带重点保卫,以防被联军两面突破。然而姗姗来迟2天的英法联军还是进攻登陆了塞得港等地。

这时候,苏联的赫鲁晓夫开始发力,他强烈谴责了英法以的入侵行为,对其发出了严厉警告。

世界其它国家也迅速跟进,对英法以的战争行为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谴责,其中尤以阿拉伯国家的谴责最为激烈。他们与埃及站在一起,先是与英法全面断交,继而又把他们的石油管道、储油库炸掉……

就连英法自家人都不干,街头抗议此起彼伏,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场不义之战,要遭天谴的。

关键是美国乃至不少北约国家也都很反感英法的行为,因为英法以三国根本没有通知任何北约盟国,他们仨私下策划的战争。

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

甚至连著名的国际战争贩子,时任美国务卿杜勒斯都跳出来反对,直接在联合国大会上递交了“立即停止战争”的提案。实际上他更早的时候就威胁过以色列,要求以国“别变成征服者之国,必要时领土让步”。(当时的以色列并非亲美国家,而是亲法国家)

联合国通过了这一提案。

不过,作为当事国的英、法、以军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他们不断推进,高歌猛进。尽管埃及人民表现得非常英勇,却也在一时之间无法抵挡。

被联军缴获的苏式自行反坦克炮

于是赫鲁晓夫终于甩出了大杀器——他公开威胁称:如果英法以联军不立即滚犊子,那么西欧将迎接苏联的核弹。

美国政府反应也很快,他们一面在国际舞台上装模作样地警告苏联“谈论核战争只会让局势更复杂”,一面对着英法以龇牙咧嘴:“如果你们继续进攻,那美利坚就发动经济制裁……”

岸边的联合国维和部队

就这样,在苏联核大棒和美国金元制裁的双重影响下,英法政府讨了个大大的没趣,只能灰溜溜地答应撤军,并在1956年12月22日撤光。

以色列本来也沉浸在占领西奈的巨大喜悦之中。他们挺乐观:“西奈战役奠定了以色列中东地区强国的地位,以后无论谁要在中东立足,都必须看以色列的面子!”

耀武扬威的以军

本古里安也乐得合不拢腿,开大会时称赞此战是世界战争史上最令人瞩目的战争之一,也是犹太民族自编年史来最伟大辉煌的军事行动……

结果英法干净利落地撤军,让以色列有了种突然被卖的感觉,摩西达扬更是差点抑郁。

尽管百般不愿,以色列却也顶不住山大的压力,磨磨蹭蹭磨到1957年3月份,还是离开了西奈。

从此,以色列在中东的名声进一步变臭,成了“殖民者的帮凶、侵略成性的国家”。

为了制止这场战争,联合国第一次派出了维和部队进驻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等地,实施“隔离”。苏伊士运河也在接下来的时间被埃及政府恢复了通航。

就这样,第二次中东战争的闹剧结束了,此战埃及牺牲了1600人,伤者约4500人,不少平民。

英法联军总共伤亡仅150人,损失可谓轻微。

打了个寂寞的以色列阵亡189人,伤者899人。他们退回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控制线,从此与埃及展开了十年对峙。

战场上的以色列国防军

实际上政策变化最大的是美国,正是第二次中东战争的结局令美国意识到,苏联已经在阿拉伯世界中夺取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力,所以美国拉拢他们的方针已经失败。

正巧,因为英法“无能”而抑郁的以色列需要新的更强大的靠山,于是美国迅速插入其中,并宣布“以色列国代表着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古老也最直接的国家利益”,美国的犹太人集团也迅速与“中东老乡”们牵上了线,形成了著名的“艾森豪威尔主义”。

美以关系霎时升温,双方进入了一个新的利益捆绑时期……

实际上美国也并未真的退出对阿拉伯世界的争夺,他们随后为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和利比亚提供数千万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但这些都是风起云涌的另一个故事了。

0 阅读:6

小毛说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