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5.8%至2756.3万辆。自主品牌与跨国车企的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3.1%至1797万辆,销量占有率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至65.2%。
合资车企销量则跌破1000万辆,为959.3万辆,占比降至34.8%。2014年,这一数字在70%以上。德系、日系、美系品牌均出现两位数降幅,销量占比分别为14.6%、11.2%、6.4%,较上年同期分别下滑3.2个、3.2个、2.4个百分点;韩系品牌销量微增,保持1.6%的市场份额。
大众汽车集团是2024年在中国市场上销量最高的跨国车企,累计交付292.8万辆,同比下降9.5%。通用汽车零售销量约为180万辆,同比下降约14%。丰田、本田、日产2024年在华新车销量分别为177.6万辆、85.2万辆、69.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6.9%、30.9%、12.2%。
豪华车品牌也未能幸免,宝马集团下降13.4%至71.45万辆(BMW和MINI品牌),梅赛德斯-奔驰下滑6.7%至71.4万辆新车(含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及轻型商务车),奥迪集团(包括奥迪、宾利、兰博基尼三大品牌)交付量减少10.9%至649,434辆,沃尔沃下跌8%至15.6万辆。
12家主流跨国车企中,仅有特斯拉和起亚实现销量的同比增长。在全球市场销量(178.9万辆)同比下降1.1%的情况下,特斯拉在华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8%至65.7万辆。凭借在出口市场的优异表现,悦达起亚累计销售248,259辆,同比上涨49.2%,增幅在国内合资品牌中位居第一。22年来,起亚在中国已累计销售整车超过640万辆。【注:同为韩系品牌,北京现代2024年销量15.4万辆,同比下降39%】
公开资料显示:起亚(Kia)前身是成立于1944年的“京城精密工业”,刚开始主要生产自行车零部件,后来进入摩托车、货车、轿车制造领域,成为韩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商。千禧年起亚并入现代汽车,形成现代起亚汽车集团,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企业。
02年的时候,起亚进入中国市场,东风集团(25%)、悦达投资(25%)、起亚株式会社(50%)合资成立东风悦达起亚,陆续推出了千里马、赛拉图、K2、K3、K5、焕驰等轿车,狮跑、智跑、奕跑、KX3傲跑、KX5、狮铂拓界、赛图斯、索奈等SUV,嘉华等MPV,EV5、EV6(进口)等新能源车型。【注:加粗为在售车型】
凭借出色的性价比,东风悦达起亚销量一路攀升。2014、2015年均突破60万辆,并在2016年达到创纪录的65万辆,跻身合资品牌销量榜前十。不过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韩国萨德事件的影响,从2017年起韩系车开始走下坡路,
东风悦达起亚的营收不断缩水,从2016年594.61亿元下滑至2020年的219.4亿元,累计亏损超过90亿元。2021年,销量堪堪超过16万辆,连续五年出现下滑。到了年底,东风集团选择退出,东风悦达起亚由此成为历史。
2022年,悦达起亚销量仅剩下9.4万辆。好在,公司并没有坐以待毙,一方面发布全新品牌标识,试图摆脱低端定位,走高端路线。在产品布局上,坚持"燃油+纯电"双轨并行,对多款燃油车进行升级焕新,推出K3特别款车型、索奈、2025款起亚K5等,并构建起由530km标准续航版、720km长续航版和高性能GT-Line三大系列组成的EV5纯电家族。
另一方面,持续扩大整车与发动机的出口规模。目前,EV5、狮铂拓界、赛图斯、K5、索奈、焕驰等6款车型,出口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新加坡、沙特等76个国家。
去年8月30日,悦达起亚第30万辆出口车型在江苏盐城4.0智造工厂正式下线。自2018年11月开启出口业务以来,累计销量超过36.4万辆,销售额累计突破36亿美元。去年排名合资车企第一,今年将挑战18万辆的出口目标。
写在最后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悦达起亚出口销量占比近七成,而国内销量只占三成左右。专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的起亚EV5,并没有掀起什么水花。要在国内市场重回增长轨道,关键在于新能源车能否跟上节奏。另外根据起亚披露的财报显示,2020至2022年,悦达起亚净亏损总额超过110亿元。去年上半年净亏损171.8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700万元),负债总额为3.45万亿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