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援引《华盛顿邮报》报道,马斯克呼吁特朗普撤销新关税未成功,二者矛盾初现端倪。这一事件看似孤立,实则牵出了马斯克与特朗普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背后潜藏的巨大危机。
回溯过往,马斯克在政治立场上曾长期保持中立。在科技行业,多数巨头倾向于民主党,彼时马斯克却未明确站队。但随着时间推移,诸多因素促使他的立场发生了显著转变。特朗普执政时期,对科技行业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监管政策,同时推行的减税措施,为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SpaceX等企业带来了实际利益。企业运营成本得以降低,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与此同时,马斯克对所谓“觉醒文化”日益反感。这种文化在他看来,过度强调某些社会议题,干扰了企业正常的运营和发展。而拜登政府在诸多政策上与马斯克的理念相悖,例如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上,拜登政府的方案更侧重于扶持工会企业,这让特斯拉等非工会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多重因素叠加,使得马斯克逐渐靠近特朗普阵营。
马斯克(资料图)
在2024年的大选中,马斯克成为了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他不仅向特朗普的竞选活动投入了巨额资金,金额高达数百万美元,还利用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巨大影响力,积极为特朗普宣传造势。他频繁在推特上发文,呼吁自己的数千万粉丝支持特朗普,并且亲自参与特朗普的竞选集会,发表演讲为其站台,成为特朗普竞选阵营中极为重要的人物。
特朗普成功上位后,迅速推行一系列政策,其中“对等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和全球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这一政策要求美国的贸易伙伴在关税设置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否则将面临高额的惩罚性关税。政策一出,全球供应链瞬间陷入混乱。众多跨国企业的生产布局被打乱,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成本和市场,大量原本顺畅的贸易路线被迫调整。美国国内的制造业企业,虽然在短期内看似因关税保护获得了一定优势,但从长远来看,其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升。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在政策实施后的几个月内,平均涨幅达到了15%-20%。这直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企业不得不削减产能或者提高产品价格,而无论哪种选择,最终都将消费者置于不利境地。
马斯克(资料图)
全球股市也因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出现剧烈动荡。美国股市在政策宣布后的一周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累计下跌超过100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也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资金纷纷从股市撤离,转向更为安全的资产。马斯克的商业帝国也未能在这场风暴中幸免。特斯拉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其股价在短时间内大幅暴跌。在政策实施后的一个月内,特斯拉股价跌幅超过30%,马斯克的个人财富随之大幅缩水。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马斯克的身家减少了数百亿美元。
除了财富缩水,马斯克还面临着严重的品牌危机。特斯拉一直以环保、创新的形象示人,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然而,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紧密关系,使得部分消费者对特斯拉产生了负面看法。一些环保组织和进步人士认为,特朗普在气候政策上的消极态度与特斯拉的环保理念背道而驰,而马斯克对特朗普的支持,让特斯拉也间接受到了牵连。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消费者抵制特斯拉产品的现象。有组织发起了线上签名活动,呼吁人们不要购买特斯拉汽车,签名人数在短时间内就超过了数万人。
马斯克(资料图)
同时,马斯克也毫不留情地抨击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指责其制定的贸易政策是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他与纳瓦罗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
白宫方面对马斯克与纳瓦罗的争执做出了回应。白宫发言人表示,政府的贸易政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保护美国的利益和就业。特朗普本人也在公开场合强调,不会轻易改变“对等关税”政策,他坚信这一政策将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特朗普政府内部在贸易政策上存在不同的声音,部分官员意识到政策的负面影响,担心长期实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但在特朗普的强硬态度下,这些声音未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联盟,本质上是科技右翼与传统保守势力的结合。然而,这一联盟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诸多矛盾。在移民问题上,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立场截然不同。马斯克深知科技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主张开放的移民政策,吸引全球优秀人才为美国科技发展助力。而特朗普则一直致力于收紧移民政策,强调美国优先,这使得二者在该问题上分歧严重。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科技右翼,在美国政治中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他们一方面渴望在政治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推动有利于科技行业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与传统政治势力在诸多议题上的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