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3月29日晚,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员伤亡,涉事车辆系小米SU7。记者从铜陵市枞阳县政府办公室获悉,该起事故造成3人身亡。
此前曝光于网络的视频及图片显示,事故车辆车头已经基本全毁。有自称系车乘人员家属的网友表示,“3月29日晚车辆撞击护栏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车上三人活活烧没了。”
4月1号,针对小米SU7被曝“在高速路上碰撞后爆燃致人员伤亡”一事,小米公司发言人官方微博今日午间发布正式回应
这份回应主要描述了事故发生前后,车辆的状态,事故发生前,开启了高速NOA,最开始的车速是116千米每小时,事故发生的时候车速约为97千米每小时,并且表示,小米汽车已经与受害者家属取得联系,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但是,这份回应,却没有回答网友关心的几个问题。
第一点,在碰撞发生之后,车门到底能不能打开,有人说,这个车速,就算车门能打开,车内的人也不能自救,结果没什么两样。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说,时速97碰撞,车内三个人是百分百死亡吗?特别是车后排的人如果系上安全带的话?为了车企洗地,脸都不要了?
换句话说,如果这是一台油车,我不觉得车内三个人是百分百的死亡率,不要抬杠,杠就是你对。
第二点,AEB到底生效了没有,如果生效了,为什么2秒的时间,时速只从116到97?如果全力制动,会只降低这么点速度吗?
咱们简单算个数学题,小米SU7的官方百公里刹停距离为33.3米,而时速116千米的情况下,每秒的行驶距离是约 32.22 米每秒,行驶了接近60米,只减速了不到19千米每小时,AEB为什么没有全力制动?是没有识别到障碍物,还是判断失误?
至于那么时速120大力刹停会侧翻的,你们的智商不适合上高速。
第三点,24秒提示障碍物,25秒接管,26-28秒就发生碰撞了,也就是只留给驾驶者1-2秒的人脑反应时间。如果辅助驾驶不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人类避险,而是发现危险了甩锅给人类,那还能称为智能吗?智能驾驶为什么在最后关头退出?这是基于什么判断逻辑出发,去做出的决策?
我想这三个问题,是很多关注此事件的人比较关心的问题,也希望这起事件能够在调查清楚之后,给大众一个解释,不是吃人血馒头,而是希望未来类似的悲剧,不要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