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黄糯糯的泥料,做到不挑茶,不涂黑,不养花,还玉质感超强

冰福道 2024-02-23 05:59:24

一块如黄玉般的泥料,朴实无华,不挑茶、不涂黑、不养花,却流露出超凡的玉质感。古人云:“上有天青下有梨皮。”对于壶艺爱好者而言,梨皮绿泥无疑是心中的圣品。若你懂得欣赏泥料之美,定会为这种泥料倾倒。

明朝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记载:“天青泥产自蠡墅,其陶土因氧化铁而变得呈现暗淡的肝色。另外,它还带有一种夹支(脂)泥,呈现冻梨的颜色。”这是梨皮泥的最早记载。李仲芳的《茗壶图录》中的“儒雅宗伯”,采用了醇梨皮泥,色泽纯正。而许龙文的作品“倾心佳侣”、“藏六居士”、“方山逸士”,曼生的“卧龙先生”以及瞿子冶的“卧轮禅师”,皆以紫梨皮泥为原料。由此可见,最早的梨皮泥源自天青泥中的夹层,经过烧制后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黄色,与冻梨色或松花色相似,非常注重色泽。

梨皮泥呈块状,质地松脆,不溶于水,位于矿层石英岩板的下部贴层。绿泥矿料呈致密块状,易碎但不溶于水,含有较少的矿物质。它们通常存在于矿层石英岩板(也称为龙骨或黄石岩层)下部的贴层,还有一部分夹存在紫泥泥层中间或紫泥与其他泥层之间的夹脂(也称为绵头),以泥中泥的形式出现。

李仲芳的《茗壶图录》中描述的“儒雅宗伯”采用了颜色纯正的醇梨皮泥。许龙文的作品“倾心佳侣”、“藏六居士”、“方山逸士”以及曼生的作品“卧龙先生”、瞿子冶的作品“卧轮禅师”都使用了紫梨皮泥。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最早称为梨皮泥的矿料来源于天青泥中的夹层,经过烧制后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黄色,类似于冻梨色或松花色,非常注重色泽。砂壶的颜色和质感也与梨皮相似,被称为醇梨皮。

梨皮泥是以夹脂形式出现的绿泥,矿料外观均匀细腻,呈淡绿色的致密块状,相对较脆易碎。由于含铁量较少且以铁离子为主,经高温烧制后,其颜色呈现为米黄色调,特别高温下则呈现白色调。梨皮泥的外观质地通常较为纯正均匀,含有少量白色云母碎片。在正常气氛下进行烧制后,除了一小部分颗粒状物质发生变化外,基本上呈现出氧化铁晶体的纯正黄色调。

0 阅读:1

冰福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