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写下一首七律,随手丢进废纸篓,被人捡回来后成为传世经典

史海任我行 2024-07-05 19:16:56

1949年4月20日清晨,长江北岸千帆竞发,解放军斗志昂扬,即将向国民党统治发起最后一击。随着毛主席、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狮浩浩荡荡的向南岸开去。

在江北人民的支持下,解放军势如破竹,一举击溃了国民党苦心经营多年的防线,23日上午,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见大势已去,匆匆撤离南京。

24日凌晨,位于鼓楼的35军104师312团特务连突然接到命令,“跑步前往南京总统府,将红旗插在总统府的屋顶上”。

众所周知,总统府是国民党的大本营,夺取总统府将会是我军值得载入史册的一次军事行动。特务连的战士们无比兴奋,四年来,他们从未像今天这样高兴过。

整个晚上,毛主席彻夜未眠,始终在等待着前线传来的好消息。突然秘书田家英拿来了一封电报:“主席!南京解放啦!”

毛主席迫不及待的接过电报,双手微微颤抖,然后拿起笔题写了那首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不堪一击的长江防线

从1948年底到1949年初,经历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之后,国民党已经损失了近百万部队,尤其是1949年1月10日结束的淮海战役,国民党精锐部队损失殆尽,蒋介石甚至能看到江对岸飘扬的红旗。

1月15日,华北地区也传来噩耗,解放军只用了29个小时就攻下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已经考虑答应我党的北平和平解放提议,25万北平守军接受了改编。

看着窗外被寒风吹起的落叶,蒋介石的内心无比悲凉,三年前自己还手握四百万部队,如今溃败的溃败,起义的起义,眼下他最信任的可能只剩下了那道长江天险。

见大势已去,蒋介石于1月19日在自己的官邸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上,国民党高官们早已没了之前趾高气昂的姿态,大家低着头,不忍抬头看墙上那幅庄严的孙中山画像。

会议室里十分寂静,仿佛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得见,蒋介石的发言打破了沉寂,他当众宣布了“下野”这一决定。

这已经是蒋介石第三次宣布“下野”了,与其他两次不同,这一次大家并没有表现出意外,无一人挽留,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即将终结。

两天后,蒋介石在众多军政要员的陪同下来到了中山陵进行祭拜,这或许是他在大陆最后一次政治作秀。

在场的人满面愁容,大家毕恭毕敬的朝着孙中山的雕像三鞠躬,国父的那句“革命尚未成功,统同志仍需努力”依然在耳边回荡。

如今革命倒是快成功了,只是孙中山识人不明,让蒋介石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一个满脑子都是独裁、权利的人,注定会把国民党带到人民的对立面。

眼下解放军的百万大军正在长江北岸蓄势待发,蒋介石也察觉到了同僚们的悲观情绪,转过身对他们说:“我暂且离开一段时间,诸事大家好自为之,我们还有长江防线以及南部广阔的土地,至少现在的处境比黄埔革命时期要好得多,也比抗日战争时期好的多。望各位自尊自爱,发扬黄埔精神,定能转败为胜。”

负责守卫长江的是白崇禧和汤恩伯,两人从军多年,心里早已明白,蒋介石的这番话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刘邓的二野正在南下,只等与陈粟的三野会合,百万大军就会泰山压顶般的向南岸袭来。

从渡江战役的结果来看,我军势如破竹,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战事发展的十分顺利。但是,这场战役开始之前,毛主席的心中还有一丝忧虑。

当时国军在南岸依然有七十万的守军,虽说是以杂牌军为主,但凭借长江防线,依然有能力给我军造成很大麻烦。除此之外,江面上还有帝国主义国家军舰行驶,考虑到在华利益,这些军舰极有可能协助国军守卫长江防线。

在此之前,我军虽说也有过渡河、渡江战役的经验,但这次战役不比以往,长江无论是宽度还是流量,都与我军之前遇到的江河要大,而我军的渡船器械还是以木质帆船为主。

所以战役打响之前,中央军委召开了多次会议商讨方案,毛主席对战场战役非常谨慎,他不希望在革命胜利前夕,看到有更多的同志倒下。

4月20日,渡江战役正式打响,我军的帆船尚未扬帆,便迎来的第一个挑战,英国护卫舰“紫石英”号闯入了两军对峙水域,我军连续鸣炮警告,英舰无动于衷。

三野炮兵部队将炮口对准了“紫石英”号,舰桥上的观察员发现我军炮兵已经就位,于是率先向我军阵地开炮。

毕竟这是一艘英国军舰,三野特意将这件事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坚决的说道:“如果他敢阻拦我们过江,就击沉他!”一番炮战之后,“紫石英”号中弹三十多处,被迫搁浅。

对岸国民党的炮兵阵地也被我军的炮兵压制,我军帆船浩浩荡荡的朝着对岸驶去。国民党七十万守军丢盔卸甲,解放军所到之处,到处是降兵降将。

战争进行的远比之前预想的要顺利,国民党看似有七十万部队,其实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召的老百姓,这些人大多都是底层出身,对国民政府的剥削恨之入骨,所以他们无心与解放军作战。

而且汤恩伯与白崇禧两人历来不合,汤恩伯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白崇禧则是桂系军阀的代表,在指挥战斗的过程中,两人相互掣肘,七十万部队犹如一盘散沙,毫无协同可言。

解放军渡过长江之后,华野第35军兵锋直指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第35军的任务是占领江北的江浦、浦填、浦口三地,确保渡江主力部队的侧翼安全,很明显,第35军提前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并和主力部队一同渡过了长江。

当时第35军是距离南京最近的部队,但考虑到南京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国民党必有重兵把守,中央军委只是下达了“向南京侦查前进,伺机占领”的命令。

24日凌晨,第35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南京城下,一路上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原来南京守军得知大势已去,早就弃城南撤了,就连代总统李宗仁也提前1天离开了南京。

第35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占领了南京,104师312团特务连直奔总统府,战士们一把将门楼上的青田白日旗扯下,插上了鲜红的旗帜。

解放南京其实应该算是渡江战役的一部分,战役的整个过程十分顺利,当红旗插上总统府的那一刻,不仅是旧时代的落幕,更是新时代的开始。

被遗弃的名诗

长江是国民党的最后一道防线,只要我军能够成功渡过长江,国民党军将无险可守,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所以从20日战役打响那天起,毛主席便保持神经高度紧张,前线发来的任何电报他都会亲自过目。至24日南京解放,毛主席三天三夜只吃了两顿饭,睡了三个小时的觉。

当田家英拿着“南京解放”的电报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时,屋内空无一人,询问警卫员后才得知,由于压力过大,毛主席正在外面的凉亭抽烟。

田家英兴奋的跑到毛主席所在的凉亭处:“主席!南京解放啦!红旗插上了蒋介石的总统府!”毛主席急忙掐灭了手中的烟,接过电报仔细查看。

电报的内容只有几个字,但毛主席却迟迟不愿放下,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感慨万分,从1927年我党开始领导武装斗争,22年的革命斗争中,牺牲了多少烈士。

回到办公室后,毛主席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一首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皇,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未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但是,写完之后毛主席又反复读了几遍,总觉得这首诗显得有些瑕疵,于是将稿子搓成一个纸团,扔进了纸篓里。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毛主席这几天严重睡眠不足,如今喜讯传来,他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第二天早上,田家英像往常一样帮毛主席收拾办公室,他在纸篓里发现了做完毛主席所写的那首诗。田家英读完诗后热血沸腾,如此气势磅礴的诗古今中外都非常罕见。

其实田家英早年曾是个爱国文人,中学时期便有了出众的文采,曾给《华西日报》写过稿子。后来文学底蕴越发深厚,他的作品在期刊上发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主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

毫无疑问,田家英也算是半个诗人,所以对诗词的鉴赏能力非常强。参加革命之后,田家英十分喜欢研读毛主席的诗,他平时有一大爱好,那便是收藏毛主席的手迹。

在田家英眼里,毛主席的这首歌颂我军解放南京的诗非常完美,于是小心翼翼的将纸团展平,放进了自己的兜中。

毛主席平时作诗无数,他都已经忘记自己写过这样一首诗了。直到1963年,中央决定编辑一部诗词集,专门用于收录毛主席一生所作的诗词。田家英因为在文学领域造诣很深,有幸参加了这一工作。

田家英在整理毛主席的手迹时,无意间发现了南京解放那一晚毛主席所作的诗。是否应该把这首诗录入诗词集呢?毕竟这一首与其他的诗不同,当年毛主席是把它当垃圾扔掉了。

于是田家英带着这份手迹找到了毛主席,询问是否可以将这首诗编入诗歌集中。毛主席看到这张略微泛黄,还有些皱巴巴的稿纸后,立刻想起了那个充满喜悦的夜晚。

“小田啊,这首诗你还留着?我记得当时我扔进了纸篓里。”

“我觉得这首诗郎朗上口,写的非常好,不亚于当年的《七律-长征》,所以就留下了。”

时隔14年,毛主席再次阅读自己写过的诗,觉得比较满意。“这首诗可以编入诗歌集中,但是我要做一个小小的改动。最后一句‘天未有情天亦老’改为‘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一改动其实是借用了唐代诗人李贺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是用这句诗表达对故友的不舍和思念,而毛主席则是借此表达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毛主席给出的解释是:“与人间比,天是不老的。其实天也有发展和衰亡,天就是自然界,一切动物都属于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也是由兴起和灭亡的,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最终,这首诗的题目被确定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不得不说,后人之所以能够欣赏到如此气势恢宏的诗,田家英有很大的功劳,若不是他当年收拾房间时比较细心,这首诗或许已经堙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结语

写诗是文人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毛主席也不例外。但是,如果仔细品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我们会发现这首诗包含的并不仅仅是喜悦之情。

原本以为渡江战役将会是一场恶战,但战场形势的发展极其乐观,我军指挥大兵团作战以来,很少这么轻松的取得胜利。

但是,从“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一句就能看出,毛主席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南京解放的喜悦中时,他却冷静的意识到,中国西南各省还有大量国民党残部,解放军要再接再厉,继续南下,直到彻底消灭反动派,中国革命才算是胜利。

毛主席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第一代让中国站了起来,第二代让中国富了起来,前辈们的拼搏换来了今天强大的中国。

至于我们这一代,如何才能向先烈交付一张满意的答卷呢?或许是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统一的中国。

14 阅读: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