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19日,今年的处暑是8月22日: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有终止之意,处暑的到来,意味着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
据古籍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对处暑的观测和记录。古人发现,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炎热渐消,秋意渐浓。
处暑时节,农作物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农民们忙着收获庄稼,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同时,处暑也是人们调养身心的好时机,饮食上宜多吃清热安神的食物,早睡早起,适当运动,以适应季节的变化。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 150 度时,便迎来了这一标志着炎热渐退、暑气终止的时刻。处暑的到来,宛如一位温婉的使者,轻轻拂去夏日的酷热,为大地送来丝丝清凉。此时的天空高远而湛蓝,云朵洁白如棉,清风徐来,带着收获的气息。
在这个节气里,丰富多样的习俗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画卷,展现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放河灯,是处暑时节一项充满诗意与浪漫的习俗。夜幕降临,人们将精心制作的河灯放入河流之中,点点灯火顺流而下,宛如璀璨的星河。河灯承载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也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在那悠悠流淌的河水中,河灯闪烁,仿佛在与星辰对话,诉说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泼水活动则充满了欢乐与活力。在炎热的夏日即将结束之际,人们用泼水的方式来庆祝处暑的到来,相互泼水嬉戏,清凉的水珠溅起,带来无尽的欢笑。泼水不仅能消暑降温,更象征着洗去烦恼与疲惫,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季节。
祭祖,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处暑时节也不例外。人们怀着虔诚的心,准备丰盛的祭品,前往祖先的墓地或祠堂,缅怀先人,感恩他们的庇佑。在香烟缭绕中,家族的凝聚力得以增强,孝道文化也在代代相传中得以延续。
拜魁星,对于学子们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传说中,魁星主宰着文运,每逢处暑,学子们都会郑重地祭拜魁星,祈求在学业上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金榜题名,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开渔节,是沿海渔民们的盛大节日。经过了漫长的休渔期,处暑时节,渔民们扬帆出海,开启新一轮的捕捞。渔港内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们欢送渔民们出海,期待着他们满载而归。这不仅是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是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与敬畏。
拜土地,是农民们对土地的深情告白。土地是农民的根,是丰收的源泉。在处暑,农民们会举行祭祀土地神的仪式,感谢土地的养育之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这句农谚生动地描绘了处暑时节的气候特点。尽管暑气逐渐消退,但有时仍会出现高温天气,让人感觉仿佛秋老虎在发威。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则形象地展现了处暑时节农作物成熟、田野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此时,农民们忙着收割庄稼,将粮食储存进粮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处暑高粱白露谷。”农谚提醒着人们不同农作物的成熟时间,高粱在处暑时成熟,而谷子则要等到白露时节。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 150 度时交节时间是 17 时 01 分 06 秒,显然属于晚处暑。
处暑时节,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这一变化在大自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晨,微风拂过,带着丝丝凉意,让人不禁打个寒颤;而午后,阳光依旧热烈,却少了盛夏时的酷热难耐,多了几分温和与舒适。此时的天空格外湛蓝,云朵洁白如棉,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农田里,处暑意味着农作物进入了成熟和收获的关键时期。农谚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形象地描绘了处暑时节农作物成熟,田野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此时的稻谷颗粒饱满,玉米棒子结实粗壮,高粱也红透了脸。农民们辛勤劳作了一季,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喜悦。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这句农谚提醒着人们,在处暑时节,虽然农作物逐渐成熟,但也要注意防范大风等自然灾害。大风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倒伏,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农民们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以确保丰收的成果不受损失。
“处暑高粱遍地红,处暑荞麦白露花。”高粱在处暑时变得红彤彤的,而荞麦则在白露时节开花。这些农谚不仅反映了不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也为农民们的农事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处暑的风格既有秋天的凉爽,又残留着夏日的余温。它是季节交替的过渡阶段,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份独特礼物。在这个时节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变化,领略到生命的轮回与不息。
“早处暑冷嗖嗖,晚处暑暖洋洋”这句农谚虽然没有科学上的绝对定论,但它却是古人长期观察和总结的经验之谈。无论今年的处暑是早是晚,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一时节,感受它带来的美好,同时也要为即将到来的秋天做好准备。
今年处暑是早还是晚了,以处暑交节时间来看,是晚处暑,早处暑是在零点到十二点之前,晚处暑是在十二点至二十四点。
让我们在处暑的微风中,品味丰收的喜悦,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迎接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