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伟大》
——怀念我敬爱的四爷张文昭夫妇
作者:张强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虽平凡却熠熠生辉,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的心。我的四爷张文昭夫妇,便是这样令人敬重且深深怀念的存在。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而我的四爷,就是那群人中的一员,一位令人敬仰的 九十三岁志愿军老战士。如今,四爷夫妇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家族乃至整个国家的宝贵财富。
四爷出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国家山河破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年少的他,目睹了祖国的苦难,心中早早地燃起了保家卫国的火焰。当抗美援朝的号角吹响,四爷毫不犹豫地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战争中。他告别了亲人,背上行囊,踏上了那片充满硝烟的土地,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而战。
在朝鲜战场上,四爷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冰天雪地中,他身着单薄的棉衣,忍受着严寒的侵袭,但始终坚守在阵地上,不曾退缩半步。他与战友们一起,在枪林弹雨中穿梭,面对敌人的炮火,毫不畏惧,奋勇杀敌。每一次战斗,都是生与死的较量,每一次冲锋,都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宣誓。四爷曾给我们讲述过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战争结束后,四爷回到了祖国。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荣誉,而是选择了默默奉献,继续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四爷娶了一位贤惠的四奶奶,她们夫妇两人伺候卧病在床的二哥长达十七年,抚养失去母亲的侄儿成人,供养侄儿上学、为其成家,她们夫妇无怨无悔,凭劳动挣工分的年月里,有一口吃的四奶奶先给侄子,那种无私的母爱,让侄子在温暖的庇护下成长。
四爷张文昭,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在他漫长的人生旅程中,书写了无数动人的篇章。他曾担任永乐村一队队长三十多年,肩负着带领乡亲们走向富裕生活的重任,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而四爷却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劳动是改变生活的唯一途径。四爷总是天不亮就起身,第一个来到田间地头,规划着一天的劳作。他挽起裤腿,拿起农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亲们做出表率。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开垦荒地,精心耕种,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田间总有他们忙碌的身影。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曾经贫瘠的土地渐渐变得肥沃,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乡亲们的生活也慢慢有了起色,永乐村一队集体经济发展成了大家学习的楷模,四爷用他的坚韧与智慧,带领着大家一步步走向劳动致富的道路,他的功绩,深深烙印在每一位乡亲的心中。
然而,四爷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带领乡亲致富上。在家庭中,他更是一位温暖的守护者。侄儿幼年丧母,那是一个年幼孩子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四爷和四奶毫不犹豫地将侄儿接到家中,视如己出,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护。他们省吃俭用,供侄儿读书识字,陪伴他成长,让他在失去母亲的痛苦中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还有卧病在床的二爷,那是四爷心中始终的牵挂。四爷每日都会来到二爷床前,悉心伺候。他为二爷擦拭身体、喂药喂饭,耐心地倾听二爷的病痛诉说,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无论多忙多累,这份对二爷的照料从未间断,在二爷漫长的患病岁月里,四爷就是他最坚实的依靠。三爷英年早逝,三爷生病的日子里,需要输血,四爷为了救我的三爷毫不犹豫的伸出胳膊,把自己的血输给三爷,也没有挽回三爷年轻的生命,三爷三十一岁病逝,丢下了二十八岁的三奶和四个年幼的孩子,大爷爷二十一岁去世,丢下十八岁的大奶奶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太爷爷、太奶奶年事已高接受不了打击,时间不长太爷爷也撒手人寰了,接连失去两个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备受打击,苦难没有使这个大家庭分崩离析,反而使一大家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
四奶—邹三抖,作为四爷的好伴侣,同样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默默地站在四爷身后,操持着家中的一切琐碎事务。在照顾侄儿和二哥的日子里,她精心准备每一顿饭菜,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这个家始终充满着温馨的气息。她与四爷相互扶持,携手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八十载,共同为这个家付出着,培养了五个优秀的子女和一个侄子。
如今,四爷张文昭夫妇虽已离世,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他们所做的每一件善举,每一份付出,都如同璀璨的星光,在我们家族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他们的善良、勤劳、坚韧与担当,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后人,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精神动力。 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作者简介:
张强,男,中共党员,生于1983年,祖籍陕西省彬州市永乐镇永乐村,毕业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获陕西好人,咸阳好人,彬州好人,现任西咸彬州商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