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延安召开七大,选举产生中央委员44人,中央候补委员33人。相比解放后,这一届的委员、候补委员门槛不低。
候补委员中,粟裕、陈赓、罗瑞卿、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等几位日后大将都赫然在列。还有几位日后的上将、中将,如王震、宋任穷、乌兰夫、吕正操、张宗逊、万毅。
他们这些候补委员,有些并没有参加会议,在前线工作,得知当选候补委员有些不敢相信。如宋任穷、万毅。
大会召开时,宋任穷担任冀鲁豫军区司令。该军区在1944年由冀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合并,他担任司令,王宏坤、杨勇担任副司令,苏振华担任副政委。该军区到抗战结束后,又分为冀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这都是后话了。
能当选委员、候补委员,很多都是根据地主要领导,陈赓是太岳军区军区司令,宋任穷挺进冀南创建冀南军区,又与冀鲁豫军区合并组建新冀鲁豫军区,担任主要负责人。
像吕正操、万毅都是抗战时期初期和后期才加入革命阵营的,他们能成为候补委员,也是因为特殊情况。
在候补委员产生后,会在报纸上公布名单,还会以电报方式传达到本人。
万毅看报纸得知,有一个人的名字跟自己很相似,梁兴初还开玩笑说:老万以后多努力,就成为委员的。过几天后,报纸订正改为万毅,他这才自己成为候补委员。到革命队伍如此受到重用,在国民党部队是不能相信的,在国军序列也就是一个旅长而已。
宋任穷从电报得知自己当选候补委员后,他感到很突然,不相信自己会被选上,怀疑是电报搞错了。多次核实后并没有错。他认为有些人比自己的条件好,更合适。
成为委员、候补委员,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直接上报给中央,这是他们的权利。黄克诚成为候补委员,在挺进东北的问题上,一开始给华中局汇报,没有得到支持,直接发电报到延安。挺进东北后,对于部队到东北的情况,也如此上报中央等。
一般担任委员、候补委员,也会在下一届继续担任。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召开八大,宋任穷从候补委员变成委员,继续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