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为人处世,大到产品研发,
社会学知识涵盖了方方面面!
今天就来推荐5本封神的社会学经典,
让零基础的你也能瞬间找到破解社会现象的密码!
01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作者:欧文·戈夫曼

你们有没有觉察到,
我们所有人似乎在玩一场巨大的扮演游戏,
扮演成各种职业、身份,以维持社会正常运转,
并对自己的设定深信不疑。
如果你也有这个“觉醒瞬间”,这本书你一定要读!
书中得出了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结论:
在社交互动中,
我们会精心设计自己的形象和行为,
来影响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接着书中举出一个又一个生活中真实场景,并逐一分析,
里面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和意图瞬间明朗!
书单狗认为,
学习社会学就是认识到人性的复杂,
了解如黑洞般深邃的现实世界,
很多人了解完之后选择不再相信周围的人,
而只有真正有勇气直面的人,
才能打破世俗的表演,走向真实的自我。
02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作者:让-雅克·卢梭

要看清整个社会的真相,
除了看清人性,还要看清制度。
300年前,卢梭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大逆不道的观点——
人类痛苦和不平等的根源,就是“私有制”!
他犀利指出了一个私有制社会的巨大“谎言”——
将“独立和自由”等同成了“私有”!
社会告诉你,只有拥有更多财富才叫真正的独立和自由,
而想要获得财富,只有带着镣铐去赚取!
除此之外,卢梭还讲述了人类是如何一步步
被社会“驯化”成如今充满欲望、永不满足的现代人的状态。
即使这本书是在200多年前写成,
如今读起来仍然振聋发聩!
生而为人的终极目标面临着被偷换的风险,
这不值得我们抓紧警醒吗!
03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要理解中国社会,必读《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被称为“中国社会学之父”。
他的这本著作虽然只有7.2万字,
却写清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最底层逻辑!
总结4个字就是“差序格局”。
什么意思呢?我们每个人就像一块石头,
而我们的人际关系,就像把石头丢在水面上,
激起的一圈圈波纹,里圈是最亲的人,越向外圈亲缘关系越弱。
我们办事、交易的逻辑,
都是按照这一圈圈人际关系来处理的。
这也就是中国人办事总是不习惯按程序,
而喜欢找熟人的原因吧!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介绍了中国社会特有的家族和血缘关系、现代化的变迁等等。
与其抱怨这一逻辑的缺点,
不如学会真正接纳它,让它为我们所用,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文化最大的价值。
04
《厌女》
作者:上野千鹤子

这本书被称为社会学领域的“伤痛”文学!
它之所以伤痛,是因为长期以来,
整个社会都刻意对女性的一个巨大困境视而不见,
那就是“厌女”。
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封神,是因为它第一次点出了,
原来女性也有厌女倾向!
比如女性经常会说,“我可不是一般的女人”,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对女性身份的不认可。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它推动了各种主义,
而在于它教会我们往里走,
看看思维中的固有框架是否本身充满了问题,
我们可以生活在各种框架里,
但是一定不能让自己生活在牢笼里!
05
《风险社会》
作者:乌尔里希·贝克

这个社会病了吗?
如果你也有这种疑惑,这本书你一定要看!
这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社会诊断书”,
一下子点透了我们社会中潜藏的危机!
比如失业。
传统农业社会,我们通过耕作,
能依赖社会和自然建立多重的保护系统。
而现代社会,个体几乎完全依赖劳动市场,
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被抛弃,
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此外,还有各种核危机、传染病、金融危机等等风险。
清晰意识到,
尽管工业社会让生活变得更高效,
但一不小心就可能 “尸骨无存”!
在热火朝天地生活之下,
认识到暗潮涌动的危机反而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