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总统马科斯的儿子小马科斯和现任总统杜特尔特的女儿萨拉搭档,在5月9日的菲律宾大选中,双双拿下过半数的得票率。
菲美同盟一直以来最强有力的支柱是菲美《共同防御条约》,菲美在此框架下进行年度军演以及各种军事合作。
“我们希望与中国有亲密的友谊。这不意味着我们将减弱与美国的友谊关系。”支持杜特尔特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菲律宾星报》也在社论中称,追求外交独立自主并不意味要放弃菲律宾旧有的友邦,特别是与那些跟菲律宾长久以来有着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
2014年签订的菲美《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则由菲律宾变相地提供军事基地给美国作为前沿部署,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服务。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借“法治”名义提出的南海仲裁得到美国大力支持,成为美国干涉南海问题的重要抓手。但菲美关系以及菲律宾的南海政策在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杜特尔特南海政策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疏远
在阿基诺三世时期,菲律宾对内通过购买武器装备来提升防卫能力,对外通过与美国加深军事合作,来提升菲军战斗能力以及借美国军事力量来威慑中国。美国需要菲律宾提供维持美国军事存在与前沿部署的军事基地,以使美军随时可以待命,准备可能的行动,在战争或处理冲突时能更快速有效地投送力量。
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则通过菲美同盟框架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一方面增强菲律宾军力,巩固已占有南海岛礁,另一方面则借美国力量达到威慑中国的目的。为了贯彻其南海政策,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与美国签订了防务合作协议。这意味着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前沿部署得到初步实施,两国同盟关系再次加深,也意味着菲律宾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杜特尔特则充分认识到其前任阿基诺三世把南海问题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捆绑的危险性。以菲律宾现有军力,在中美对抗中强出头打前锋只会给菲律宾带来更大的不安全。而且中美无论是冲突还是妥协,菲律宾作为棋子总会先被牺牲掉。此外,美国在菲美同盟中只是强调安全合作,利用菲律宾有利的地缘位置为其亚太战略服务,而无意帮助菲律宾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杜特尔特决心追求一条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美国亚太战略脱钩。
通过其多次公开发言,杜特尔特表现出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疏远,不希望菲律宾因此卷入战争。在购买军事装备上,因为之前菲律宾向韩国购买的美制FA-50战斗机并没有配备导弹,这使得杜特尔特很怀疑美国给菲律宾提供的武器装备的实用性。杜特尔特还流露出向他国,甚至是中国和俄罗斯购买军备的意向。最后,菲律宾表现出对与美国联手军事抑制中国失去兴趣。2016年9月13日,杜特尔特表示,他将只批准菲律宾海军和海巡船只在菲律宾12海里领海内与美国军舰巡逻,因为与美军在菲专属经济区巡逻有可能会被中国视为挑衅。
(二)菲美同盟的变与不变
1.《菲美共同防御条约》
与南海问题菲美自从1951年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以来,双方军事合作关系已久,但在南海问题发酵后,该共同防御条约面临考验。在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挑起的黄岩岛事件中,菲方千方百计想试探美国的态度,菲律宾外交部对外宣称美国会遵守《菲美共同防御条约》并在菲律宾遭受进攻时协助防御。菲律宾国防部部长加斯明说:“(美国的协助)包括在太平洋地区岛屿的武装袭击。涵盖所有南海问题。”
尽管菲律宾非常希望美国介入,但美国仍然比较谨慎,没有公开支持菲律宾的南海立场并尽量不介入南海争议。菲律宾参议院议长胡安·庞塞·恩里莱表示,有必要厘清“共同防御”的内涵,以免在菲律宾需要美国援助时得到的只是美国的敷衍和搪塞。参议员弗朗西斯·潘希利南则称菲律宾没有从共同防御条约中得到太多实惠,“看看美国对亚洲其他盟友的投入就知道,我们从美国得到的军事援助不过是面包屑,我们的军事装备依然很落后。”
《菲美共同防御条约》对菲美缔约任何一方所受到的武装袭击定义如下:对任何一方的本土的武装袭击;或对其管辖下的太平洋岛屿领土的武装袭击;或对其在太平洋上的武装部队、公共船只或飞行器的武装袭击。显然要引发防御条约,除非菲律宾真的受到了武装袭击,而且还得看美国的政治意愿。
2.《菲美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的前景
阿基诺三世政府及菲律宾亲美派渴望引入更多美国军事力量,为美军设立基地和前沿部署,以在南海问题上制衡中国。由于美国重返东南亚迫切需要有军事部署的支点,而菲律宾宪法又禁止在国内为外国设立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因此菲美两国的精英一直在想方设法绕开菲律宾宪法,找到方法让更多的美军和更多的军事装备进入菲律宾。
2013年8月14日,菲美两国就扩大美在菲军事存在框架协议举行谈判。经过多轮谈判,2014年4月28日,菲美双方正式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协议定位为行政协议而非条约。有效期10年,期满之后仍自动生效,除非一方通过书面通知另一方,则可在一年后终止协议。该协议允许美方在菲律宾宪法架构内,共用菲律宾军事基地以及建造非永久性军事设施以及储备武器(核武器除外)等物资。协议并未明文限制“轮驻”菲律宾的美军人数。美军在菲所有行动需先征得菲方同意。
2016年1月13日,菲律宾最高法院以10票赞成、4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裁定《菲美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符合宪法。《菲美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的签署以及菲律宾最高法院的裁定进一步加强了菲美同盟关系,协助美国迈出了在菲律宾军事前沿部署的重要一步。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卡塔潘表示,美国和菲律宾已确认将通过展开一系列的军事训练和演习,在位于吕宋岛、宿务岛以及靠近南沙群岛的巴拉望岛的至少8个军事基地进行军队、舰船和战机的轮岗驻守。
此外,所有8个空军基地将开放供美方使用.棉兰老岛的军事基地、吕宋岛的民用飞机跑道、苏比克和克拉克的两个前美国军事基地也将可能开放供给美国使用。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先是与美国加强军事合作提升菲律宾的军事能力,并邀请美军以“轮换”驻扎的方式进驻菲基地来遏制中国的力量,最终则企图在与中国的南海争端中拉美国下水来实现菲律宾的南海利益。
杜特尔特上台后,对美国在南海争端中给予菲律宾军事支持的不足表达了不满,并怀疑美国是否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站在菲律宾一边。同时,杜特尔特对菲美防务合作协议给予菲律宾的保护作用表示怀疑。杜特尔特表示,在菲美防务合作协议下,菲律宾遭受外来攻击时,并不能确保美军就能立即前来协防,因为可能要等待美国国会批准后美军才能行动。杜特尔特表示要重新审视菲美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并且称不再和美军开展军事演习。
2016年10月24日,负责亚太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在马尼拉与菲律宾外交部部长亚赛闭门会晤后对媒体表示,杜特尔特对美国的严厉指责很伤害美国的感情,希望双方能找到相互尊重的沟通方式。拉塞尔称,菲律宾的争议言论引发了包括美国在内许多国家的不安。他也表示,美国欢迎菲律宾与中国缓和关系,但不能以牺牲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关系为代价。
针对拉塞尔的声明,菲律宾外交部当天表示菲律宾仍然会是美国的亲密盟友。菲律宾外长亚赛也强调,菲律宾仍然会坚守菲美同盟以及两国间的相关协议,但不确定菲律宾是否会在年底前与美国再次举行联合军演。亚赛说:“我们希望与中国有亲密的友谊。这不意味着我们将减弱与美国的友谊关系。”支持杜特尔特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菲律宾星报》也在社论中称,追求外交独立自主并不意味要放弃菲律宾旧有的友邦,特别是与那些跟菲律宾长久以来有着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
(保留所有权利,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制度开门”。资料来源:杨超:浅析杜特尔特执政后菲律宾对外政策的调整,《东南亚纵横》201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