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张文秋同意了女儿和毛岸青的婚事,毛主席:我们是亲上加亲

谭笑风生聊也 2024-12-14 13:47:42

毛主席开创了新中国,是伟人,备受我们国人崇敬,而这也让不少人忘了,他也是一个内心充满着爱和痛苦的伟大的父亲。

今天笔者就带大家走进毛主席的生活,感受他那博大的父爱。

毛主席的一生,名副其实的有三段婚姻,为其生下10个孩子,然而子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因为恶劣的生活环境,不少孩子送给了群众,下落不明,加上不幸夭折的,到最后留在其身边的只有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四个孩子。

对于子女,毛主席虽然要求严格,但内心深爱着他们。

作为一国之掌舵人,他日理万机,依旧非常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尤其是在毛主席操持下,毛岸英和毛岸青的婚事,更是被人传颂至今。

1960年,得知儿子毛岸青和邵华相爱,毛主席很高兴,但他很尊重亲家,于是找到张文秋,征询她的意见。

张文秋还是同以往一样的态度,她说:只要孩子们幸福,我没意见。

毛主席听后,笑着对张文秋说:

“你同意就太好了,从前,我们是老亲家。现在,我们是新亲家。老亲家加新亲家,我们是亲上加亲,双重亲家!”

事实上,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爱情故事,一直为大家所传颂,但关于他们在西柏坡相知相爱到订婚经历鲜少有人知道。

据刘思齐后来回忆,她和毛岸英第一次见面是在1946年。

当时毛主席认了刘思齐做干女儿,一天,刘思齐到毛主席那里去玩,当时毛岸英已经从苏联回来了,就见到了岸英。

那时刘思齐16岁,这个大自己8岁的大哥哥,温文尔雅,给她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刘思齐和邵华

1948年5月,在山西长治的北方大学上学的刘思齐,突发疟疾,之后来到平山县看医生。在这期间,刘思齐特地前来看望毛主席。

那天,毛主席正和毛岸英在小院里谈话,这时,刘思齐落落大方地走了进来,亲切地呼喊着毛主席。

一旁的毛岸英也看向刘思齐,和两年前确实是大变样,已出落的亭亭玉立,秀气的脸庞,闪烁的大眼睛,看上去充满着青春的朝气。

刘思齐也向毛岸英打了一个招呼,然后三人闲聊了起来,又在一起吃了晚饭。

晚上,两人坐在一块聊天,两人聊马列主义理论,聊经济等等,聊得很投机。

在那一个多月的养病期间,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慢慢的关系迅速拉近,有了感情。之后便顺其自然走到了一起。

两人交往的事情很快在西柏坡传开了,当时邓颖超和康克清得知后,都认为两人很般配,于是寻思着撮合此事。

之后两人一起去找毛主席,见了面直奔主题:“主席呀!岸英有二十五六岁了吧,该找对象喽。”

毛主席立刻会意,风趣地说道:咱们解放区可时兴‘小二黑结婚自由恋爱’嘞!

这时康克清就直接问起了岸英和刘思齐的事情,问毛主席知不知道他们正在谈恋爱。

对于毛岸英的事情,毛主席自然看在眼里,在得知毛主席知道此事后,康克清二人就势提议让主席把他们两人的事情定下来。

毛主席则表示:“我可不能搞专制主义呀!这件事还得要征求张文秋同志的意见。”

之后,在刘少奇的安排下,1948年9月的一天,张文秋来到了毛主席住处。

毛主席招呼其坐在沙发上,寒暄后,毛主席就开门见山的说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是讲究推心置腹为好。我今天是想和你谈谈岸英和思齐两人交往的事情,

刘思齐和毛岸英

张文秋笑道着说自己也知道了。

而后毛主席认真地说道,岸英此前和提起与思齐订婚的事情,我也很喜欢思齐,但这事还得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张文秋表示只要他们两人同意,我没有意见,反倒自己怕思齐年轻幼稚,不懂事,配不上岸英。

毛主席表示很看好刘思齐,打消了张文秋的顾虑。

两人聊了一上午,其乐融融,就这样,毛岸英和刘思齐的婚事就定了下来。

1949年10月15日,就在开国大典后,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丰泽园举行了朴素的婚礼。

席间,毛主席满面喜色地来到张文秋面前,举起酒杯说:

“文秋同志,感谢你教养的好女儿,成了我的儿媳妇,我敬你一杯酒,祝你健康!”

两人一饮而尽,就此毛主席和张文秋结成了亲家,这是第一重亲。而之后毛岸青和邵华的婚姻则是亲上加亲。

张文秋和三个女儿

刘思齐还有两个妹妹,二妹叫张少华,也就是邵华。

刘思齐和毛岸英结婚后,邵华也常随姐姐、姐夫一起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

每次见面的时候,毛主席都会问起刘思齐学习的问题,这也引得一旁的邵华对学习来了兴趣。

有一次,邵华就对毛主席说:“毛伯伯,我也想要上学!”

毛主席这才知道邵华还没有上学,于是让秘书安排她进入了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小学读书。

因为哥哥毛岸英和刘思齐的关系,毛岸青也成为张家的常客。尤其是毛岸英赴朝作战后,毛岸青来张家更勤了,进而也常常能和邵华见面。

另外,张文秋对毛岸青很是照顾,每次来都热情招待,知道毛岸青生活自理能力差,她还会让他来得时候把换过的衣服、被子等带上,洗好后,让其再带回去。

于毛岸青而言,张文秋就像一个母亲一样,他对张文秋也从不见外,自然对于邵华也很亲切。

然而,之后由于毛岸英牺牲的噩耗传来,这给一直对哥哥有着深厚感情的毛岸青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毛岸青病倒了,后被送到了苏联治病,不久后回国,被安排在大连疗养。

在大连期间,毛岸青开始和邵华进行书信往来。

众所周知,由于毛岸青年少的遭遇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在神经和精神上终身都埋下了巨大的疾患。

事实上,这也是毛主席作为伟人的遗憾,也是作为父亲的愧疚。

毛主席曾说过:

“我很同情岸青,他很小就和岸英流落在上海街头,受尽了苦难,几次被警察打过,对他的刺激很大。”

而之后,毛岸青更是成为了毛主席唯一留下的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其实象征着是毛主席生命和象征的延续。

作为父亲,自然对他也是非常关爱,很快毛主席也得知了两人通信的事情。

于是关切地给毛岸青写信特意提及此事,并表示邵华是个好孩子,你可以同她谈一谈。

事实上,毛岸青对邵华心仪已久。此前他在哥哥毛岸英面前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我找对象,就找嫂嫂的妹妹少华。”

这次父亲主动提出了这个想法,毛岸青也鼓足了勇气,迈出了这一步。

从此以后,毛岸青更加主动与邵华联系,通过交流,两颗火热的心跳到了一起。

后来有人曾问邵华,自己和毛岸青的婚姻是否有毛主席的影响?

邵华表示是有的,因为后来毛主席在知道两人经常通信后,就鼓励他们加强彼此的了解。

有一次,毛主席和邵华聊天,聊起了恋爱观,之后话题就不知不觉地转到了毛岸青身上。

而说着说着,或许是听者有心,邵华脸红了。

1960年1月,张文秋来到大连疗养,当时邵华也跟着一同去了,之后去见了毛岸青。

这一次虽说邵华在大连只呆了十几天,但在回北京时,两人都有些依依不舍。从此,两人鸿雁传书更加频繁。

毛岸青和邵华的爱情之花,也悄悄绽放在笔尖。

几个月后,邵华再次来到大连,之后临时转入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插班学习手续。

这种学习比较宽松,她可以腾出空闲时间和毛岸青相处。

作为父亲,毛主席看到两人开始交往,也开始琢磨起毛岸青的终身大事,为此,他又一次找到张文秋,征询她的意见。

张文秋一如既往说:“只要孩子们幸福,我没意见。”

毛主席笑着说:

“你同意就太好了。从前,我们是老亲家。现在,我们是新亲家。老亲家加新亲家,我们是亲上加亲,双重亲家!”

1960年6月,在毛主席和张文秋的支持下,两人在大连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邵华虽然比毛岸青小15岁,但在生活上给予了毛岸青无微不至地照顾。

为了增加毛岸青的运动量,邵华经常陪毛岸青打克朗棋,这是毛岸青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还有经常陪着毛岸青去参见舞会。

两人的婚姻生活的过得甜蜜而温馨。

然而,在1962年的时候,他们之间也发生了一些矛盾,但最后也是在毛主席的开导下,得以被解开。

1962年,毛岸青的身体逐渐恢复了,他和邵华才回到北京生活。

邵华与毛岸青结婚后,邵华回到北大继续读书。然而因为缺课太多,学习一时跟不上,复学后,导致邵华的情绪很低落。

毕竟,邵华还年轻,情绪有时候难以控制,加之毛岸青身体缘故,不能经受刺激,故而所有的压力都压在邵华心里。

她那段时间过得很压抑,而作为父亲,毛主席在得知他们的情况后,非常理解邵华,为此,特意抽空给邵华写了一封信:

要好生养病,立志奔前程,女儿气要少些,加一点男儿气,为社会做一番事业,企予望之。《上邪》一篇,要多读。余不尽。

这封信言简意赅,意义深刻,渗透着博大深沉的父爱。

毛主席理解邵华,但他更希望邵华能在生活中独当一面,“加一点男儿气”,勇敢地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这对忧虑前途、情绪低落的邵华来说是多么及时的精神上的鼓励。

当毛主席得知儿子儿媳的关系出现不愉快的时候,他没有讲任何道理,也没做任何说教,而是建议其去读读《上邪》。

《上邪》是汉朝民歌《饶歌》第十六曲。

里面有一句词: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表达的是一种生死不渝的爱情观。

其实,他要邵华读这首词,是要鼓励并希望她坚强一些,既要以事业为重,又要坚信美好的爱情。

事实上,邵华读懂了,也理解了毛主席这封家书的用心和意义。

从此以后她更加坚强,也变得更开朗、豁达了,当然对毛岸青也更体贴、更关心了。

在此后,她与毛岸青一直患难与共,最终也赢得了美满的爱情和人生。

1970年,两人生有一子,毛主席亲自为孙子取名为新宇。

毛岸青和邵华的晚年生活一直相亲相爱,居住在北京市郊,过着平静的生活。

2006年9月,毛主席逝世30周年时,邵华写下一篇文章纪念毛主席,其实有这么一句话:

转眼间,父亲毛泽东离开我们 30 年了。回想在一起生活的岁月里, 我们亲身领略了长辈的慈爱和师长般的关怀。

其实,这句话无疑也一个伟大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从这些故事中,也可让我们从侧面感受到了毛主席伟大的人格魅力!他不仅是一位伟人,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