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开启稀土大战,中企纯度可达99.999%,美白宫为此坐立不安?

春公子科技 2025-03-15 10:35:43

文 春公子

美国在芯片战,贸易战打不过中国,转头又要和中国在稀土领域一分高低?最近美国那边传出了一个消息,说的是美国准备在五角大楼附近,搞一座稀土工厂。

早在2024年的时候,中国商务部就发布了对美关键矿产出口限制令,严格管控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两用物项的出口,明确禁止其用于美国军事用途。这一举措直接击中美国军工产业链的“七寸”。

美国国防情报机构报告显示,美军87%的武器系统(包括F-35战斗机、核潜艇等)依赖中国供应的稀土材料。

中国掌握全球90%以上的稀土冶炼产能,而美国唯一稀土矿芒廷帕斯矿的开采原料仍需运往中国加工。

特朗普政府对此的应急反应,是将稀土产业提升至“国家安全”高度,计划在五角大楼军事基地内建设稀土精炼厂,试图通过军事化手段重塑供应链。

从美国媒体放出的信息来看,美国政府打算在他们掌控的那3000万英亩(差不多有12万平方公里那么大)的地盘上建工厂。

美国政府的目标很明确:短期内,得赶紧提升稀土的加工能力;长期呢,就是想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为了这个计划,他们还特地设了个“关键矿产主管”的职位,来统一指挥各个部门的行动,并且想办法让矿山的审批流程变得更快,比如扩大那个FAST-41程序。

另外,还打算重新给矿山废料分分类,看看能不能低成本开发出铜之类的矿产,甚至想钻点空子,绕过环保法规的限制。

光自己闷头干不行,还得拉上盟友一起。美国打算和乌克兰签个矿产协议,吹嘘能从乌克兰那儿拿到“万亿级资源”。可实际上呢,乌克兰的稀土储量到底有多大,大家都心里打鼓,而且乌克兰也没那本事加工稀土啊。除了乌克兰,美国还想拉着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铁哥们儿一起构建替代供应链。

之前互联网上有很多人在说,稀土并不是一门高深的技术,美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能很好的应对。其实这只是看到了表面问题,稀土技术背后考验的还是供应链掌控力。

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放弃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在想要重建,那可真是得下血本、花时间,估计至少得10年,还得砸进去上千亿美元。更别提了,我国不仅垄断了加工技术,还在稀土应用端(比如永磁材料)掌握着专利优势。

再说了,五角大楼的基地也不是法外之地,得乖乖遵守《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这些法规。以前就有不少私人项目因为环保问题被起诉,搞得项目进展缓慢。要是这次强行推进,很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公众抗议。

特朗普宣称要“通过历史性行动重建美国稀土主权”,其核心目标是切断中国对美军工生产的“卡脖子”威胁。五角大楼选址不仅规避了民用土地开发的环保争议,更暗示稀土供应将直接纳入国防体系。

但我们必须把问题说明白了,稀土冶炼需突破高纯度分离技术(如镧系元素分离效率),而中国已积累40余年专利壁垒。

美国本土缺乏配套产业(如稀土磁材加工),即便精炼出原料仍需依赖中国下游产业链。

在提纯工艺(如离子型稀土矿分离技术)和专利布局(占全球80%以上)上形成绝对优势,例如中国企业的镨钕分离纯度可达99.999%,而美国实验室最高仅99.9%。

从采矿、冶炼到磁材制造(如钕铁硼永磁体),中国已形成全球唯一完整产业链,包头、赣州等产业集群年产值超万亿元。

美国即便建成精炼厂,仍需将半成品运往中国进行深加工,否则无法满足F-35发动机等精密部件的需求。

盟友如日本、欧洲同样依赖中国稀土,美国难以说服其完全脱钩。仅仅依靠美国一家之力,在美国制造业衰落的情况下,很难在短期内在稀土领域有所建树,更别说是反超中方了。为此美国白宫也是坐立难安。

美国在五角大楼建稀土工厂的野心,本质是对中国技术升级的“二次围堵”,但其工业化空心化、政治周期短视(如特朗普政策摇摆)制约了长期投入。中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精准反制手段,仍牢牢掌握稀土博弈主动权。

0 阅读:3

春公子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