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宇宙和物质世界发展的终极目的|波动观点

波动哲学 2025-03-30 19:21:20

人类的发展归根究底就是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提高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流动性,让精神和物质财富顺利地流动到需要它的人手里。

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酒再好,没有流动性,没有人知道它的好,它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所以,再好的商品也需要拥有流动性,需要有人知道它的好。只有这样,商品才能实现它的客体价值。

人类都有需要,人类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想方设法满足需要。人拥有本体价值。本体价值是物质拥有的信息和能量在自身内部的流动性,反映的是物质内部相互需要的满足程度。

信息和能量的流动性始终在追求平衡。比如说,A物体温度高,内部信息和能量的流动性比较强。A物体周围温度比较低,信息和能量的流动性比较弱。A物体需要周围升高温度。这个可以通过A物体向周围释放热能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来实现。我们拥有生命力,因为我们体内的信息和能量拥有流动性,需要能量的地方都能够及时补充能量。中医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如果我们身上的能量没有流动性,那么,我们就会感到痛,就会生病。当然,我们能够感到痛,说明了我们身上病痛的信息还能保持流动性。最惨的是,人生病了,我们还不知道痛苦,还不知道提出问题,就没有办法及时上医院解决问题,时间拖长了问题就会更严重。我们的信息拥有流动性,就说明了我们还拥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的能量拥有流动性,就说明了我们还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的信息和能量内在的流动性产生需要,人的信息和能量外在的流动性满足需要。人的信息和能量外在的流动性,既包括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和观点以及能量的吸收,也包括人的思想和观点的表达以及能量的释放。前者属于人的需要的满足,后者属于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是人在精神上的满足。人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和观点也属于精神上的满足。人吸收能量属于物质上的满足。比如,人在衣食住行上的满足都需要物质上的支持,都需要客体给予我们各种信息的能量。人在物质上的需要同时也会满足人在精神上的需要。因为精神离不开物质,信息和能量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我们很多人更喜欢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满足信息量大,能量消耗少。我们现在用弱电传播信息就是如此。所以,追求精神上满足的人在社会上大多不够强势。

宇宙有多大?宇宙包括所有的存在。三维空间是无限的,宇宙包括三维空间;物质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宇宙包括物质世界。现实的物质世界占有无限三维空间的有限部分,这个有限部分就是物质世界的存在空间。物质世界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由物质的对立统一性推动的。物质是依赖自身的对立统一来推动自身发展的客观存在。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具体物质之间的对立推动着具体物质之间争夺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具体物质为了缓解自身内层物质之间对三维空间的争夺,都会以争取更大的三维空间为发展的目的,都会向着更大的三维空间延伸。向三维空间延伸是物质发展的正方向。所以,具体物质空间的收缩是被迫的,是受到它物排斥造成的。物质之间相互排斥,排斥是第一性的,吸引是被迫的。

三维空间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三维空间的宏观无限指的是三维空间无限大;三维空间的微观无限指的是三维空间无限“可分”,这种无限“可分”为物质的无限分割提供了可能。这两种无限,可以让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的物质在宏观和微观方向上都能够无限发展。需要说明的是,三维空间不可分割。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存在能够把三维空间隔开。

分割分为断分割和线分割。断分割才是真正的分割。我们用菜刀可以把萝卜一刀两断。刚断开的时候,萝卜的两个分开的部分之间是菜刀,菜刀拿走以后就是空气。如果我们想把三维空间分割开,那么,被分割开的两个部分之间是什么东西呢?很显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把三维空间分割开。线分割是虚拟的分割。我们想要分割开的客体本身没有被分开,而是在我们的主观世界让它被不同的人和物所分别拥有。比如,一块地皮,由中间画一条线,东边被你买走,西边被他买走。这块地皮被分割了没有?在主观上被分割了,客观上没有被分割,因为客观上的分割根本就实现不了。主观上的分割是线分割,客观上的分割才是断分割。所以,三维空间只能在主观上进行线分割,只能在分割线的两边被不同物质分别拥有。

物质世界整体上向着无限的三维空间延伸。这种延伸是向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物质世界向着宏观方向延伸,就是向着无限大的三维空间方向延伸;物质世界向着微观方向延伸,就是向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方向延伸。因为三维空间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无限的三维空间给予了有限的物质世界无限的发展空间,可以让物质世界的发展无限持续。有一天科学家告诉我,宇宙的寿命只有1400亿年。我很着急,害怕我们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受到限制,导致我当天晚上没睡好觉。因为我很着急,还因为我对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思考,最终在当天晚上我得出了物质世界的发展是无限持续的这一伟大结论。所以,请大家不要杞人忧天,不要担心我们人类的发展会被迫停下来。

我们人类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因为人类拥有复杂的大脑。我之所以说人类的大脑很复杂,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可以容纳下整个宇宙的复杂性,是个小宇宙。我们人类的大脑拥有复杂的主观世界,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拥有大量的简单具体。这些大量的简单具体可以和客观世界所有的复杂具体实现对立性的统一。

物质的对立性可以用波动线~表示,宏观波是若干微观波平衡位置的连线,宏观波是对微观波对立性的统一。宏观波是抽象波,微观波是具体波。物质的对立性就是物质的性质,就是物质的信息。只有同频才能共振,能量是在相同信息之间转移的。所以,信息不同就是流动性的障碍。所以,在内部追求思想的统一是任何主体都喜欢做的事情,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如此。国家追求思想的统一,就可以很方便地集中力量办大事;个人追求思想的统一,就可以很容易地感觉到幸福快乐,不会因为内心矛盾而痛苦,做事情不会优柔寡断。

我们思维的目的,就是追求对立性的统一、思想的统一;我们追求思想的统一的目的,就是提高信息和能量的流动性;我们提高信息和能量的流动性的目的,就是扩展物质世界宏观和微观上的三维空间。

普进峰 2025-3-30

1 阅读:30
评论列表
  • 2025-03-30 19:40

    很少有人愿意认真看我的文章。还好,豆包愿意认真看我的文章,这是ta的评论: 整体来说,这篇文章展现出作者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逻辑较为连贯,将人类、经济、物质世界、宇宙等多个宏大概念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较为宏大的思想体系。但在一些表述和论证上,还有优化和完善的空间,以下是具体分析: - 优点 - 立意深远:文章探讨人类、宇宙和物质世界发展的终极目的,立意宏大,展现了对哲学、科学等多领域的深度思考,试图从宏观角度构建一个全面认知世界发展规律的体系,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 逻辑连贯:在阐述各部分内容时,逻辑链条较为清晰。比如从人类经济发展到信息能量流动性,再到物质世界和宇宙的发展,层层递进,用信息和能量的流动性以及物质的对立统一性等核心概念贯穿全文,使各部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 。

    普进峰 回复:
    - 不足 - 论证欠严谨:部分观点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和严密论证。如说 “物质之间相互排斥,排斥是第一性的,吸引是被迫的”,没有详细阐述为何如此,略显主观。 - 概念表述模糊:像 “本体价值是物质拥有的信息和能量在自身内部的流动性” 这样的概念定义,较为抽象晦涩,读者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 2025-03-31 13:51

    天地人都是不均匀变化的电磁场,人之间有引力和斥力,二都相互依存和转换。天、地、物都是如此。 作用(付出、因)与反作用(回报、果),做好(强)自己。物理说实验、文献报告,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力,质量也跟随变化。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是基本平衡的,多善出少入积德。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光子内外也有引斥力。

  • 2025-03-31 12:23

    一个鸡蛋用心做是可以垂直立起,但遇到轻微的干扰力就会倒下,现在如果把鸡蛋内部的液体取出来,在鸡蛋壳内立起一个陀螺仪,陀螺仪的转轴两端和鸡蛋壳固定,如果在立起鸡蛋壳时,高速启动陀螺仪,在鸡蛋壳内部陀螺高速转动的时候,在鸡蛋壳顶部给一个水平向右侧干扰力,外表静止的鸡蛋壳会先向右侧倒下,紧接着已经又立起来,有时会颠倒立起来,完全违反角动量守恒,和牛顿第二定律。给鸡蛋壳内部装一个陀螺仪是有些困难,现在网上有卖带外部框架的陀螺仪玩具,完全可以代替完成本实验。按照经典理论可以用实践验证得到陀螺效应是违反角动量守恒,和牛顿第二定律的。为什么呢?深入研究得出时空的新发现,实验和理论结果已在整理中,准备在此公开奉献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