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管辖的某县县令葛越楚,举人出身,审理案件很有办法,有断案如神的美称。他刚到任不久,便遇到了这样一个案子。
一个靠纺线织布为生的老妇人,进城去购买棉花。她背了一个筐子。里面装了她仅有的一千二百文钱。半路上,她上厕所小便,将筐子放在门外,这时正巧来了一个坏人,将其筐子给抢去了。老妇人边争哭边诉说道:“这点钱是我全家过活的本钱,现在让这个坏蛋给抢走了,我全家今后怎么活啊!”最后,她抱着一线希望,到县衙击鼓鸣冤。
葛公听到有人喊冤,于是马上升堂。问清了缘由,葛公问那老妇人:“坏蛋抢你的钱时,是否有其他人在场?”老妇人说:“没有人在场。”“厕所附近有什么东西?”老妇人答:“有块条石,别不见它物。”葛公思考了一番说:“好!”于是马上命令差役跟随老妇人到那厕所,把那块条石抬来。当天在衙门外张贴告示,说是第二天县官要审问条石。这张告示一贴出去,全城为之震动。第二天,全城的人都来观看审条石,把县衙里外挤得水泄不通。
葛公开始升堂之后,立即命令差役把衙门大门关闭,并且先对被关在县衙内的围观者们说:“这里是官府处理政务的所在,不是游览参观的场所。
现在你们无故四入县衙,本应用刑,姑念尔等无知,我
在宣布每人罚钱一文,然后放你们出街。”众人一听,觉得所罚基微,于是每人都拿出一文钱来,而后被放了出去。最后一计算,罚款竞过八千文之多。于是统统送给了那个老妇人,老妇人对此感恩不尽。这样,算是暂时结了此案。
事后葛公对人讲:“大家笑我审问条石太愚蠢,但是没有看到这位老妇人确实十分贫寒,如果等着破了案再给她追钱势必断了她家生计,轻则她家生活难为,重则会出人命。现在我以此法于众人之中给她征集点钱,对大众来说所损无儿,而对她来说却帮了大忙。何况她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既不损害百姓,又能保一方平安,何乐而不为。当然也不能让那种万人消遥法外,我们还得设法缉拿。”
过了些日子,又发生了一起案子,一粮店自称丢失了一个箩筐。
店主看到对门杂货铺中有一个柳条箩筐,就让伙计去拿,结果发生了争执。此事告到葛公那里,葛公升堂问明情由后说:“一个柳条箩筐能值几何?它又没有记号,说是粮店的也可以,说是杂货铺里的也可以,现在为它惹得你们双方打官司,可是罪过在它,不在你们身上。
我命令差役把箩筐打它二十大板!”大家一听,非常惊讶。但差役还是不得不打了那只箩筐二十板。打过之后,葛公亲自走下堂来查看,见用刑之地有不少芝麻粒。于是葛公回过头来问:“你们两家那家最近卖过芝麻?”杂货店的赶忙说:“前些日子我们店里卖过芝麻。”
这么一说,粮店老板马上赶紧叩头求饶。葛公说:“你虚张声势,冒领别人的东西为已有,本应受到惩处。念你是个市井小民,冒认的东西也不重要,姑且从宽发落。但应该向杂货店的人赔礼道歉。”这样,顺利地了结了这件小小纠纷。
葛公自此以后,为全县的乡民称道,都称葛公为葛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