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素有“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之称。新中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就建在东北,东北的重工业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当时东北的重工业绝对是全国的龙头老大,在建国初期重点建设的150个重工业项目中,有1/3集中在东北。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建国初期我国为何要把重工业基地建在东北?

第一,东北基础好。东北是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和基础设施最好的地区。经过张氏父子和日本人的长期经营,东北经济和发展程度非常高,二战末期其工业实力已经超过了日本本土,是亚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水平即使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虽然二战结束前日本对东北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但东北的基础仍然是全国最好的。比如路网建设,东北公路里程超过6万公里,比关内的公路里程加起来都多。铁路运输方面也同样如此,东北的铁路里程超过全国总里程的一半。东北的基础条件可见一斑。所以东北成为了当时建设重工业基地的首选。

第二,资源因素。东北是我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不仅矿产资源种类多,而且储量大,非常适合发展重工业。抚顺的煤矿、鞍山的铁矿、大庆的石油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东北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同时,东北还拥有丰富的林业、农业等资源。东北的大豆、小麦、高粱等农产品供应全国,由此衍生出的轻工业和农产品加工又有力地促进了东北重工业的发展。此外,东北还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特别是拥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其中包括很多日本人,这是其他地区不能比的。
第三,安全因素。建国初期,我国遭到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封锁,国家安全遭到严重威胁。东北在朝鲜和苏联之间,可以说非常安全。把重工业基地建在东北,即使真有风吹草动,也可以迅速得到苏联的支援或者转移到苏联。可以说,当时选择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也是形势所迫,充分考虑了安全的因素。1950年朝鲜战争时,美国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盯上了东北的重工业基地。一旦中国东北的重工业基地被摧毁,中国想完成工业化难度很大,起码需要更长的时间。不过美国人的阴谋没有得逞,中国在朝鲜战场打败了美国,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为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

抗美援朝结束后,中国以东北重工业基地为依托,在短短的数十年内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了著名的“世界工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也是美国打贸易战想打压中国的主要原因。不过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则由于种种因素而衰落。有人开玩笑说,东北现在轻工业靠喊麦,重工业靠烧烤。虽然属于玩笑,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东北重工业的衰落和经济的低迷。现在东北已进入转型期,也许在不久后,东北就会走出困境,重现往日的辉煌和荣光。
参考资料:《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其区域特征》、《建国初期东北重工业发展状况评析论文》
(来源:白山黑水好土地。版权属于原作者,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