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杨一轩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抖音直播间卖起团购券,高德上能定酒店,微信小程序也开始送外卖……
今年以来,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一众互联网巨头的争夺骤然加剧。
对于曾经“躺赚”的巨头们来说,本地生活服务的钱,既苦且累,又挣得少。但现在,它已然是一座“富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7个月,以本地生活服务为主的服务零售仍在快速增长,明显高于商品零售增速。另有数据显示,到2025年,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增至35万亿元以上。
而埋首这门苦生意十多年后的美团,开始步入新的增长轨道。继今年一季度强劲增长后,二季度营收为679.7亿,同比增速33.4%,包括外卖、闪购、到店酒旅和民宿交通票务在内的核心本地商业,收入为512亿,同比增速39.2%。超出市场预期的同时,美团二季度的业绩也展现出其在核心业务基本盘上的稳定性。
▲美团二季度业绩同比变化,图片截自其财报。
人们发现,各路巨头来势汹汹,反倒让满足用户最底层高频刚需的美团显得后劲十足。在服务零售备受关注的当下,这家从“吃”进阶到“连接人与多种类型服务”的公司,正在显现出更大的确定性。
巨头混战服务零售
几年前,也许鲜有人能预料到,美团的“吃饭”生意,会有这么多巨头惦记。
做团购,送外卖,曾被看成是烧钱换用户的资本游戏,还必须忍受持续的亏损,没有战略定力和长期主义,确实很难坚持下去。
美团就是在外界的怀疑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然后,等来了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正面厮杀。
▲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耕耘多年,图片由汤永巍摄。
短视频头部平台抖音,被认为攻势最猛,重推本地生活内容,狂撒优惠券,对美团到店业务形成一定威胁。
老对手阿里巴巴,人多势众,旗下高德、饿了么、飞猪、盒马等,都在抢占本地生活市场。
此外,曾经和美团合作的快手,也开始自己下场做团购;就连腾讯,都通过微信生态加入外卖争夺战。
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电商生意竞争激烈,增速早就放缓,仍手握巨大流量的互联网公司们,急需找到新的变现方式。
为什么它们盯上的是本地生活?
众所周知,美团从消费者最基础的需求“吃”出发,发展出外卖和到店两大支撑业务,从一二线城市扩散到更广阔的市场。因此,美团的基本盘上,就打着刚需、高频的烙印。
而刚需、高频的生意,天生有抗周期的优点。就算外部经济波动,家庭物质环境变差,但吃饭总归是少不了。日本平成时代第一轮泡沫之后,有机构统计过逆周期下最硬的消费赛道,发现家庭消费低迷期时,肉类、餐饮、乳制品、调味品及预制菜仍然保持正增长。
除了外卖、到店,美团还有酒店、旅游、出行、票务、娱乐等本地生活服务,这些领域与正挑起消费增长重任的服务零售高度重合。
今年8月起,国家统计局开始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56%。前7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3%。摩根士丹利的报告则预计,下一个十年里,中国的服务类消费占比将从当前的45%提升至52%,年化增长率9.2%,超过同期实物类消费6.7%的增长率。
在国家层面上,这是首次提出服务零售的行业概念,国家统计局也将每月发布服务零售数据。
守着这样的生意,也就能理解,为何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量集体下滑情况下,美团的月活用户保仍在快速增长。
▲美团6月总用户量增长率超30%,图片来自Questmobile。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月活用户规模前十的互联网公司中,美团以30.2%的去重用户增速,居于互联网零售行业首位。
苦功夫磨出护城河
从外卖、到店到酒旅,核心业务都遭遇围攻,但美团的节奏未被打乱,业绩如期增长。
8月24日,美团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680亿元,同比增长33.4%;经营溢利同比增长34.8%至111亿元,经营利润率为21.8%。营收、利润增速比上一个季度还要高。
得益于服务零售的供需两旺,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的表现亮眼。财报显示,这一板块二季度营收达到512亿元,同比增长39.2%。
核心本地商业板块主要构成是餐饮外卖和到店、酒旅,以及美团闪购、民宿及交通票务等,也是美团的基本盘。承压增长背后,是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所下的苦功夫正在发挥作用。
财报显示,美团二季度即时配送订单量达到54亿单,同比增长31.6%,折算下来日均订单量达5935万单。
要支撑这样庞大的配送量,是美团长期深耕本地生活领域,磨练出线下履约和本地供给的能力。
美团的即时配送网络遍布全国2800多个市县的,能实现用户下单后30分钟左右送达。此外还在全国2000多个市县建立下沉到村镇乡的次日达配送网络,低线市场自提门店数量超过130万个,甚至还配齐了冷链系统。
护城河的另一部分,关键在于供给端,也就是商家。由于立足本地,接入美团的以中小商家为主,美团这么多年在做的,就是用数字化能力,帮助他们如何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
在不断加固的壁垒之下,被巨头们虎视眈眈的外卖、到店、酒旅等业务,看起来依然后劲十足。财报显示,美团外卖季度新入驻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到店酒旅业务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120%,年活跃商家数及年交易用户数创下新高。
面对抖音等的强势追击,美团也在尝试新的业务形态。今年以来,美团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推出神券节、特价团购等活动,带动商家整体销售增长。
二季度,美团外卖推出月度营销活动“神券节”,本地直播带动海底捞新客周同比增长179%,绝味鸭脖新客周同比增长69%。
越来越多的实体商家尝到甜头。7月底,重庆连锁商超重百超市将“线下卖场”开进美团直播间,5小时销售额突破2000万,每5人进入直播间就有1人购买,订单核销率超过90%。
▲美团除了官方直播,还有一部分商家自播。
直播商家获得精准流量,再配合即时配送和完整的交易体系,线上线下融合,达到所见即所得的购物体验,让美团直播打出了差异化的优势。
从增长竞赛到价值竞赛
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苦干十多年,多年亏损,即使已经盈利,营收和利润也远追不上流量型公司。
而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美团的战场,过去以流量带动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的竞争模式,显然不会太奏效了。本地生活服务战的关键,是企业能否满足用户基本需求,能否持续提供有质量的服务和商品,挖掘用户价值和流量价值才更重要。
在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用户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根据走马财经的估算路径和美团财报数据,以2022年的交易数据和平均日活用户数测算,美团高频交易用户人均年消费约1.5万元,淘宝2021财年高频交易用户人均年消费约为2万元,抖音2022年高频交易用户人均年消费约为3500元。
美团月活与淘宝、抖音的月活差距在2亿-3亿量级,但美团的用户价值显然更具潜力。
但对竞争者来说,本地生活服务的市场份额,显然没那么容易抢下来。
这个赛道细分行业众多,而且多以中小商家为主,需求复杂,即使是平台提供数字化服务,也无法完全做到标准化和通用性。
以美团酒旅业务为例,当时携程已经在星级酒店端拥有壁垒,但美团以“小店”突破口,帮助他们进行数字化改造,从网上接单、线上定价、财务管理,甚至到房间装修等。困难、繁琐、微利,但美团坚持下来了,其国内酒店间夜量在7年间增长百倍。
要知道,本地生活服务中小商家普遍利润微薄,对成本、渠道的价格敏感度更高,对流量精准度和痛点满足的要求也更高。
携巨大流量优势切入本地生活的竞争者们,在到店业务上打法凶猛,前期看似用团购券笼络了一批消费者,但这一招未必能长久奏效。“互联网怪盗团”的分析文章就提到,一位美甲店老板抱怨,一些因低价团购券冲动消费的客人,到店后发现环境和款式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现场退款,生意没成,却要让本来只有三个员工的店花去将近一半的时间来接待。
由此可见,本地生活服务赛道,单靠流量和资本投入,无法在短期内完成供需两侧的能力配置。
而美团立足“本地”和“线下”,团结起众多看似微小的商家个体,重塑了本地生活服务的价值。
▲美团为众多中小商家提供服务。2022年,美团平台上即时零售相关的便利店、小超市近30万家,数量是2019年的2倍多,商户的销量较2019年增长超400%,商品种类是2019年的3倍。餐饮、休闲娱乐等领域都是如此。美团为这些个体提供数字化服务,从线上线下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这个交易体系才能顺畅运转,让价值不断增长。
本地生活服务为何这么难?无非是需要长期强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力,解决本地供给和履约的一系列问题。但模式一旦跑通后,就能从一个业务复制到另一个业务,持续产生价值。
随着服务零售的重要性进一步显现,单纯比拼用户量和流量的竞争格局已经逐渐成为过去式,当从流量增长阶段进入质量增长阶段后,一家公司的价值将更多取决于它所贡献的流量价值和用户价值,互联网公司的称重逻辑,需要被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