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纳德·特朗普,这个名字在全球混得那叫一个响亮。1946年6月14日,他出生在纽约皇后区,家里老爹弗雷德·特朗普是个房地产大佬,母亲玛丽·安妮是从苏格兰过来的移民。
从小,他就不是省油的灯,13岁就被送进纽约军事学院,半强制地磨了磨性子。那地方纪律严得要命,他在那儿当过班长,还混过辩论队和棒球队,硬是把自己收拾得像模像样。
1968年,他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拿了个经济学学士学位,算是正式给自己镀了层金。毕业后,他没闲着,直接钻进老爹的公司Elizabeth Trump & Son,开始接手房地产买卖。

后来,他把公司改名叫特朗普集团,野心大到要把家族生意从普通住宅开发搞成高端商业地产。
特朗普在商界的路子走得挺野。他接手的第一个大项目是把纽约的Commodore酒店从破产边缘拉回来,改造成Grand Hyatt酒店。
那是1980年的事儿,他靠着大胆投资和政府减税政策,硬生生把这块烂摊子翻成了金。1983年,特朗普大厦在曼哈顿落成,58层的高楼成了他发家致富的标志性作品。
后来,他还把手伸到大西洋城的赌场生意,搞了好几个项目。不过,他也不是每次都顺风顺水,90年代和2000年代,公司破产了六次,债台高筑,但他愣是靠着品牌授权和娱乐圈的曝光翻身。

2004年到2015年,他主持真人秀《学徒》,一句“你被解雇了”喊得全世界都知道他那张脸。这家伙就是这样,摔倒了也能爬起来,靠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到了2015年,特朗普决定玩把大的,6月16日在特朗普大厦宣布竞选总统。那时候,他还是个政治素人,但靠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一路杀进白宫。
2016年,他打败希拉里·克林顿,当上第45任美国总统。上台后,他推的“美国优先”政策可不含糊,直接让美国跟多边机构翻脸。
2018年6月,他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说那地方“反以色列”还“虚伪”。这只是个开头,他还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和伊朗核协议,搞得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2020年,他输给拜登,没连任成功,但这不代表他就消停了。2024年,他卷土重来,打败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再次当选,2025年1月20日第二次站上总统台。

第二任期刚开始,特朗普就憋不住了。2025年1月,他签了个行政命令,停了对联合国难民机构的资金支持,说这机构效率低,不符合美国利益。
2月4日,他又搞了个大动作,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NHRC),还顺手停了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的资助。
这回,他还拉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起亮相,摆明是要跟以色列站一条线。他在白宫签字的时候,甩出一句“联合国没发挥潜力”,意思是这地方没给美国啥好处,干脆不玩了。
可尴尬的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立马跳出来澄清,美国早在2024年12月31日就因为任期结束退出成员名单了,2024年10月9日的选举也没选上2025-2027年的席位。

换句话说,特朗普这拳头挥出去,打了个空,根本没得退。
联合国这边可不乐意了。3月初,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在日内瓦人权理事会会议上开了腔,语气沉得像块石头。
他没直接点特朗普的名,但话里话外全是冲着美国去的。他说,过去几十年,美国不管哪个党上台,都在人权问题上跟联合国搭把手,可现在这局面变得太快,让人捏把汗。
他提到,美国最近的政策把原来保护人权的措施搞得面目全非,甚至成了歧视的工具,公众对这些政策的信任也跟着崩了。

更狠的是,他还点了科技寡头的名,说“一小撮没经过选举的家伙”操控信息流,左右舆论,明显是在暗指特朗普的铁哥们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前不久还在网上嚷嚷,说联合国没用,美国该退出去,这不正好跟特朗普的调调对上了?
图尔克这番话是联合国到目前为止对美国最硬的一次表态。他还顺带回顾了全球人权状况,提到了加沙和乌克兰的冲突,说现在的世界动荡得像个定时炸弹,国际秩序的基础都在晃。

要是再这么下去,那些原本稳当的国际规范和机构,怕是要彻底散架。他这话听着挺吓人,但也不是空口白话。毕竟,美国这几年在巴以冲突和俄乌问题上的态度,已经让不少国家看透了它那套“人权牌”不过是块遮羞布。
特朗普这边呢,根本没派人去日内瓦开会,直接摆出一副“老子不伺候”的架势。
可问题来了,美国想退也退不痛快。联合国说了,美国还欠着28亿美元的会费没交清,这堆钱可不是小数目。

特朗普3月中旬公开表态,说这钱“没必要付”,理由是联合国没给美国啥回报。这话一出,白宫外头抗议的人更多了,标牌上写着“还钱”“别丢人”。
联合国总部那边也急了,在纽约东河边开了紧急会议,秘书长古特雷斯亲自发声,说美国拖欠会费和削减援助是在动多边合作的根。他这话不轻,摆明了是要给特朗普施压。

国际社会这时候也炸开了锅。欧洲那边私下里直摇头,说特朗普这家伙太冲动,净干些拆台的事儿。发展中国家就更不客气了,直接开喷,说美国拿人权当武器,自己家门口的人权问题却装瞎。
巴以冲突上,美国一边倒支持以色列,俄乌冲突上又挑三拣四,这双标玩得太溜,早就没啥说服力了。
图尔克讲话后,欧盟外交官何塞普·博雷利站出来,说美国这是在“危险倒退”,还承诺欧洲会继续撑联合国。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直接宣布加码对联合国项目的资金支持,摆出一副要接盘的姿态。这下子,美国的处境更尴尬了。
特朗普可不管这些,7月的时候,联合国在日内瓦开了个气候变化特别会议,他直接下令美国代表团别去,说这会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结果呢,欧盟掏出几十亿欧元搞气候项目,中国跑去非洲推清洁能源技术,美国留下的空子全被别人填上了。
北约那边也急了,担心美国不靠谱,欧洲国家开始琢磨没美国撑腰咋办。亚洲的韩国和日本甚至跟中国聊起了防御合作,这全球格局眼看着就变了样。
国内也不是省心的。3月15日,华盛顿拉法耶特广场上几千人扛着标语喊“拯救地球”,警察围了一圈也挡不住声浪。
纽约和旧金山也跟着闹起来,民众要求政府别跟国际社会对着干。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还直接告上法庭,说特朗普这堆行政命令违宪,总统没权随便退国际条约。
这官司还没打完,但已经让特朗普头疼得够呛。到了中期选举,民主党把国会两院抢了回来,特朗普的支持率12月掉到30%,连独立选民都只剩25%撑他,这数字低得没法看。

9月,特朗普硬着头皮去联合国大会讲话,说联合国是“独裁者和官僚的俱乐部”,底下代表们大多不吭声,冷得像冰窖。
到年底,他跑回佛罗里达的Mar-a-Lago躲清静,可地方媒体还在那数落他的政策咋害了全球贸易和安全。这家伙第二任期才开头,就把自己搞得四面楚歌。美国在国际上的威信本来就晃晃悠悠,现在更站不稳了。
联合国那边呢,没了美国掺和,人权理事会照样转,全球合作也没停摆。特朗普这回“破罐破摔”,没摔出啥名堂,反倒把自己摔了个头破血流。

这事儿还没完。特朗普的政策到底会把美国带哪去,联合国还能不能扛住这波冲击,谁也说不准。他这套孤立主义的玩法,短期看是痛快了,可长远呢?
美国的影响力缩水,其他国家趁机上位,这账咋算都不划算。联合国这边也不是吃素的,图尔克那话听着狠,可背后是实打实的国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