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种产品,涉及15个国内外工厂,出货量超2亿件,时间跨度超40年,日本第三大汽车零部件厂商,日立和本田组成的零部件合资企业日立安斯泰莫竟然是这么造假的。造假的手段主要是本来应该定期做的试验,有些就不做了,有些试验结果也是编的,有些零部件的设计规格,连客户都不告诉一声,自己就偷偷改了。
你看看人家日本,40年如一日的坚持造假,这不得封几个“造假仙人”啊?国内的工厂造假,国外的工厂也造假,对待产品和客户,人家可是一丝一毫的歧视都没有,突出一个童叟无欺一视同仁,这种“认认真真上班,勤勤恳恳造假,踏踏实实挣钱,恭恭敬敬道歉”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造假都能造出“开不坏的丰田”,那要认真起来,回报不得几个亿啊?听懂掌声!
一家企业造假换则罢了,可是日本企业造假之后东窗事发鞠躬的新闻那可太多了,根本不差这一个。那为什么这么大规模长时间的造假,还能给人留下经典的“开不坏的丰田”这样的好印象呢?日本企业造假的动机又在哪里?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解密狗,本期视频解密狗就跟观众老爷们聊一聊日本企业造假,到底是为了啥。长按点赞按钮,咱们马上发车!
“开不坏的丰田”这句俗语,观众老爷们或多或少都听过,日系车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可靠耐用的好选择之一。但先不说日立和本田,丰田的屁股也不干净。先说近的,5月19日,丰田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大发工业向外界宣布,大发在碰撞试验中,有两款车型只撞了副驾驶,没撞主驾驶,主驾驶没撞怎么办?把副驾驶的试验数据改成主驾驶的就完事儿了。丰田总裁虽然道了歉,但是人家大发说了,反正“两侧的数据并无明显差异”,再撞一次,保洁工人还得辛辛苦苦再打扫,这多“斯米马赛”啊!不过有业内人士就说了,“在这样的条件下,试验过程的缺失很难想象不是公司为了偷工减料而达成的默许行为。”
近的说完了,再说远的,2022年3月,丰田旗下子公司日野汽车生产的卡车发动机在油耗和尾气排放测试中存在数据造假,造假行为持续了长达20年。丰田的源头企业丰田自动织机工业公司在叉车的废气数据上造了类似的假。那问题就来了,丰田大规模的造假持续了这么长时间,丰田车为啥在一些人嘴里还老是“开不坏”呢?
解密狗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比较关键。首先,丰田被曝光的这三次造假,一次是没撞主驾驶,两次是给油耗和尾气排放数据造假。涉及的主要是汽车的安全性、产品竞争力和环保这三方面。其他日本涉及到造假的企业也大多如此,比如2016年三菱油耗数据造假事件、2017年高田“死心气囊”事件、2017年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测试数据造假事件以及这一次的日立安斯泰莫公司生产的汽车刹车及悬挂系统、铁路用阻尼器、工业用阻尼器等22种产品质检造假事件等等。退一万步讲,都开着要命了,它就算耐用又有什么意义吗?
然后,丰田汽车特别擅长简配,比如“王炸”车型丰田卡罗拉2023款,1.5L全系都是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也就是俗称的“板车悬挂”,座椅电动调节没有,低配车型连倒车影像也没有,驻车雷达更是整个卡罗拉2023款都没有。
再说说本田,一代神车本田飞度2023款的低配车型倒是有收音机了,只不过没屏幕,就这指导价还得86800!B级车“日系三杰”中的本田雅阁2023款1.5T低配和次低配没有驻车雷达和超声波雷达,行车记录仪、手机无线充电更是顶配才有。
日产天籁2023款也一样,低配没有驻车雷达、倒车影像、座椅电动调节、后视镜电动折叠,主动刹车也没有,奇怪的是,顶配没有手机无线充电,次顶配才有。
要知道,这些可是让国产新能源汽车在2022年爆锤,销量都惨不忍睹之后推出的2023款诶,先不说靠这批“毛坯车”怎么在2023年的国产汽车市场中挽回颓势,啥啥都没有,坏都没地儿坏,那可靠性能不高吗?说到这儿,那估计有的人就说,诶我的车是日系,配置低不低你别管,开了好多年我除了加个玻璃水以外啥都没管过,谁说不耐用我跟谁急!这个情况肯定存在,不过个例不能放大到共性之上。举个简单的例子,解密狗有个邻居说,因为我5点半起床,所以我们小区的人都是5点半起床!这肯定是没有说服力的呀!那么日本企业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造假,动机究竟是是什么呢?
日本企业频繁造假的动机,现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提出的“舞弊三角论”就能比较好的解释,啥是“舞弊三角论”呢?就是说一个企业要想实现舞弊,压力、机会、和借口这三个要素是缺一不可。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解密狗再给观众老爷们举一个例子,就比较好理解了。
比如说,考试作弊。解密狗小时候考试就做过不止一次弊。为啥作弊呢?因为考不好不仅要被老师批评,爸妈知道了说不定都少不了一顿揍,这方面的压力,促成了考试作弊这一不好的行为。考试的时候,如果有监考老师管得不是很严啦、我旁边坐的优等生恰好是我要好的朋友啦等等这些机会,那对作弊这一不好的行为来讲就比较有利,解密狗就更有机会作弊。学生时代,作弊这种行为是很羞耻的,被老师家长知道也是很掉面子、伤自尊的,所以为了怂恿自己作弊,还得找理由,找借口。比如说我连这句话在课本的第几页第几行都知道,昨天晚上是背过的,就看一眼等等等等……诶,怕老师批评的压力、监考老师管得松提供了机会、昨天晚上是背过的,找到了借口。这仨缺一不可,就是所谓的“舞弊三角论”。
如果是无关紧要的考试,考不好也没人管,或者监考老师管得特别严“没机会下手”,或者《思想品德》学得特别好,学以致用,那很可能就不需要作弊、不敢作弊、不屑作弊,三条有一条,作弊这个行为也就达不成了。当然解密狗必须得再强调一句,作弊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小学初中靠作弊得来的那些好成绩放到现在来看,考多少分早就全都忘了,可该不会的还是不会,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各位小伙伴可千万别作弊啊!
那么日本企业造假的压力、机会、借口三要素在哪里呢?压力主要是管理层为了企业形象,维持股价稳定,保持投资者投资的信心,也是各任社长盲目进行业绩比拼导致的。日本企业大多数都是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一言堂”文化非常盛行,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想要搞点什么小动作就比较容易,反正下级听话,只会照办嘛!好了,机会要素也有了。借口呢?造假就能维持日本制造、维持“开不坏的丰田”类似的所谓“神话”,还能用现在造假了,企业就盈利了,到时候再补回来不就得了的这种借口为自己开脱。诶,三要素都齐了。日本企业大规模造假,也就接踵而至。一个一个造假时间之久、规模之广,等待它们的可不是社长鞠个躬就完事儿了。2015年,东芝财务造假就被建议罚款70亿日元,2017年,日产汽车因为造假也被韩国罚了32亿韩元,代价不可谓不大。
关键是罚钱不说,这也成了日企很难抹去的污点,就算是跳进核污水里洗它个三天三夜也洗不干净呀!那么问题就来了,压力机会借口这三要素,又不光是日本的企业才具备,为什么偏偏只有日本的企业在大规模造假呢?
日立安斯泰莫、大发汽车、日野汽车、丰田织机、高田气囊、曙光制动等等等等一众耳熟能详的日本品牌在短短几年内接连被爆出造假,这绝不是偶然。背后的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产业优势正在逐步丧失。2020年,日本共产党在二十八大上就强调:日本实际上是美国的附属国。既然是附属国,那么日本哪怕是东亚资历最老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产业优势也肯定不会特别巨大。有人管着呢嘛!
比如80年代日本的半导体行业就在如日中天之时被美国强行打崩就完全可以说,日本无法在产业上取得突破,只能守住已经有的汽车、部分半导体材料、设备这些产业。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企业由于在当时还有相当强的技术,后发国家差距还不小的情况下,造假就很难被发现。但是随着韩国的产业升级带来的竞争,关键是某东方大国竞争不说,还反手掏出了全产业链的新能源汽车。
今年一季度,我国整车出口达到106.9万辆,数量同比增长58.1%,金额更是同比狂飙了96.6%,国产特斯拉虽然也不少,但只出口了9.2万辆,说我国汽车出口全靠特斯拉撑着的可以歇一歇了。而日本一季度汽车出口也很多,但95.4万辆比我国还是要少一些,所以我国就是目前的汽车出口第一大国。
芯片方面,我国国产的长江、长鑫存储芯片已经完全能打,在车机和自动驾驶领域也有自主芯片,比如华为、地平线和黑芝麻,地平线的征程系列芯片,去年11月就已经出货200万片,黑芝麻声量小一点,但也跟百度、红旗达成了合作,红旗下一代电子架构平台,就会用黑芝麻的芯片。
日本虽然存储芯片方面有铠侠,但车机、自动驾驶这个方面几乎没什么声量。关键是,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于2022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汽车产业占当年日本制造业总产值的18.6%,是日本第一大产业。目前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就业人数为 552 万人,约占总劳动人口的8.3%。所以一旦汽车产业链整体失手,对日本简直是不能承受之痛,堪称灭顶之灾。打江山无望,守江山更难,为了混口饭吃,那大规模长时间的造假,也只能说是日本企业必然要走的一条歪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