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25日,八宝山上阳光明媚,给这特别的一天添上了不少严肃气氛。那天,大家聚集在这里,为抗日英雄杜聿明举行了庄严的遗体告别仪式,那一刻的庄重被镜头永远定格。在一片绿树环绕中,杜聿明静静地躺在那里,穿着黑色中山装,看起来还是那么有威严。他的脸上很平静,就像他已经准备好让人们来缅怀和尊敬他一样。
在杜聿明的遗体旁边,站着三个人:他的闺女杜致礼,老伴儿曹秀清,还有女婿杨振宁。虽然杜聿明已经走了,但他们眼里还是满满的不舍和难过。不过,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时候杜聿明已经离世18天了。这半个多月,他的遗体一直放在殡仪馆。组织上的人好几次找曹秀清商量,想给杜聿明开个追悼会,但曹秀清总是说“再等等”。
这个选择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毕竟杜聿明先生已经走了,大家都盼着能早点让他遗体火化,入土安息。难道曹秀清作为他的妻子,真能狠下心让老公的遗体一直躺在冷冰冰的太平间吗?其实啊,曹秀清心里也是有说不出的苦衷。
杜聿明这辈子有六个孩子,儿女满堂。但遗憾的是,他去世时,只有女儿杜致礼陪在身边,其他孩子都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这事儿得从1949年开始讲起。那时候,杜聿明在淮海战役被俘,后来就被送到功德林进行思想改造。除了在美国念书的杜致礼,他的其他孩子跟着妈妈曹秀清去了台北生活。可到了台北,曹秀清和孩子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受到了不少冷落,连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为了养活一家人,曹秀清不得已只能把嫁妆给卖了,换点钱来补贴家用。
不过,到了1957年,事情突然有了个大反转。那年,杨振宁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下子成了全球知名的科学家。这事儿让蒋中正对曹秀清的态度来了个彻底的大改变。曹秀清心里头清楚蒋中正的念头,就借着去美国看望亲人的由头,跑到了女儿女婿那儿。在美国待了一阵子后,曹秀清还是决定回到祖国大陆。那时候,杜聿明已经被释放了,他们俩在北平过上了安稳的晚年生活。
不过,台北的蒋氏父子对曹秀清回到大陆这事一直心里过不去,觉得这是往他们身上泼脏水。所以,他们对杜聿明留在台北的娃们,是一个忙也不肯帮。到了1981年,杜聿明病得快不行了,他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见见留在海峡那边的孩子们。可孩子们一听到父亲病重的消息,想过去却被蒋经国拦住了,不给办“通行证”。就这样,杜聿明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杜聿明临终前,心里头那个憋屈啊,真是说不出的难受。他明白,自己的孩子怕是再也回不来了,这成了他一辈子最大的心病。所以,他跟妻子交代:“千万别去台湾。”这话里,满满的都是对老婆孩子的牵挂和希望。曹秀清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默默地点了点头,心里清楚,这是老公给她的最后交代,也是她得死守到底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