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高校大部分都是综合性大学,学科分布广泛,专业甚多,但也有部分大学仍旧坚持自己的行业属性,在校名中就能看出它的王牌专业是什么,就比如“药科大学”。以“药”为特色的大学国内非常少见,全国叫做“药科大学”的高校一共就只有3所,分别是位于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位于沈阳的沈阳药科大学,以及最后这所默默无闻、位于广州的广东药科大学。
说起“药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药科大学,毕竟它是一所“国字号”大学,也是一所211大学,在药学领域中的实力全国顶尖。而沈阳药科大学作为能和中国药科大学并称“南药”和“北药”的高校,虽然没有985、211甚至双一流的头衔,但在药学领域中同样声名显赫,无人敢轻视于它。唯独这所广东药科大学,在这3所大学中是真的籍籍无名,出了广东省几乎就没人知道还有这么一所以“药”为特色的大学了。但实际上这所大学从医的毕业生能有超过一半的人入职三甲医院,就业质量还是非常好的。本文就来带您详细了解一下这所低调的“药科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早在1958年6月23日,学校的前身——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就成立了。可惜由于局势动荡,开办之初的广东药科大学时常被迫停课。1973年6月,学校复建,自此才终于能够安心办学。1977年学校开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这才算是正式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不过彼时学校的重心还未转移到“药学”上,只是一所普通的医学类高校。直到1994年2月,原名“广东医药学院”的学校更名为“广东药学院”,这才标志着它正式确立了自己的“药学”特色,成为中国第三所独立建制的高等药科学校。
同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相比,显然广东药科大学走了许多弯路,因此在学科实力上确实不如它们。但几十年的发展下来,学校的实力也不算弱的。如今它拥有广州(大学城、宝岗、赤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并开设了49个本科专业。虽然从数量上来看,49个本科专业并不多,但作为一所“药科大学”,它已经是三所高校中开设专业最多的一所了,是全国药学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也是广东省3家药学法定CMA计量认证单位之一。学校如今拥有药学、中西医结合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最强的学科是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其中药学入选了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并且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获得了B的评估成绩,作为一所“非双一流”大学,这个成绩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毕竟211大学中都有9所没有B+学科。只可惜它和其它2所“药科大学”一样,专业太过集中,除了药学之外,学校再无任何学科上榜。但在软科发布的学科排名中,学校的中西医结合在2018年、2019年蝉联全国第三,2021年、2022年排名居全国第4,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除此之外,学校的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5个学科也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
当然,单论学科实力,它在广东省内都算不上名列前茅,在全国范围内更是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但由于它的“专”,广东药科大学在广东省“药学”领域中的实力还是很不错的,培养出了许多行业内的知名校友,例如广药集团原总经理陈矛、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杜琳、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烁烈士、美国辉瑞制药公司(世界第一大药厂,500强企业)研究员,化学药物研究领域知名专家梁灼辉等。
同时它还建成了一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吸引320家企业入驻,注册资本超37亿元,培育出2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9家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学校还先后参与研发了51个上市新药,支撑环球制药等3家企业上市。这种产学结合模式令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中也是颇受欢迎。
根据学校发布的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来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广东药科大学2022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0.3%。具体来看,本科毕业生中有半数以上(50.7%)在民营企业/个体就业,就业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的比例为34.1%。而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43.6%),就业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的比例为48.0%。本科生和硕士生在中国500强企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18.5%、14.9%。而从事医学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所在医院的级别主要是三级甲等(56.3%),其后依次是二级甲等(13.8%)、一级甲等(6.5%)等。也就是说许多医学生需要读到博士才有机会进入的三甲医院,广东药科大学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是本科就进入了!这个数据就有些炸裂了。
总体上来看,广东药科大学的实力和声望在3所“药科大学”中都是垫底的,但因为它独特的学校定位,在广东地区的就业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一点类似于深圳大学在深圳地区的就业情况。并且不同于普通医学类专业需要博士学历,它的本科毕业生都有很大希望能进入到三甲医院。单从这一点上来说,这说学校还是比较值得报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