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自身是一个悲剧,最终香香玉殒才是其归宿。她去世时遗下两瓶茶,贾母怎么看了大吃一惊,觉得命不该绝?
暹罗茶暗喻木石姻缘破裂
说到林黛玉,大家印象中,林黛玉往往是动辄流泪、轻则悲秋伤怀、但诗书才气却远远凌驾于别人之上、而那个性子却不敢恭维、多愁善感、谨慎敏感。
或许是林黛玉脾气大,把自己逼得郁郁而终。
再说林黛玉留下的两瓶茶叶,这茶其实是暹罗茶,此茶在曹雪芹的笔下有一定的着墨。
林黛玉是红楼里,一个体弱多病、食欲极弱的女孩,能够让人感觉到这茶好得异常罕见,而且她最爱喝暹罗贡茶。
《红楼梦》原文中就有暹罗茶这个题目,林黛玉称茶不错,凤姐却说那是暹罗贡茶,自己不太爱喝。
而林黛玉倒是难得地说,“我吃饱了不知道你脾胃怎么样?”宝玉向来偏袒林黛玉,为黛玉所爱,便无不送。后来凤姐、贾宝玉把属于她的那一份,都送给林黛玉。
事实上曹雪芹或许是要利用林黛玉对暹罗茶的偏爱来暗示林黛玉或许要远嫁暹罗。尽管最后结果仅是探春远嫁了,但曹雪芹这个意图还可以略陈偏见。
再加上中国古代茶礼意义深远,曹雪芹这样着墨一定有很大的深意。从送茶叶中,可看出贾府内部有贾宝玉娶林黛玉之意。
王熙凤送林黛玉喝茶,不是白送,寓意“下聘”。
但是,本来被看好的那对姻缘却由于贾元春对贾府的态度而使贾府人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两人姻缘完全破裂,而开始对金和玉这对姻缘产生了好感。
实际上有一件事也表达了两人姻缘的一条暗线。贾宝玉出奇制胜,同意把自家暹罗茶给林黛玉喝,结果还没送出来,便被施以魇术,这也说明贾宝玉与林黛玉有缘无分。
贾母顾全大局牺牲黛玉
再来说说贾母吧,她爱林黛玉是真心实意,但跟亲孙子比起来自然还差一成。
林黛玉虽然进了贾家,吃住都不愁,身后还有贾母的支持,但她终究寄人篱下了,就连林黛玉本人都不能在贾府过上安逸的日子。
贾母本来看上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婚事,一是两人打小时的友情在,贾府中人看得很清楚;
二则女儿去世后,就剩林黛玉这个骨血了,于是贾母故意把林黛玉嫁到贾府来,搁在旁边也就安心了。
但由于贾元春出面,贾家并没有贬低。贾元春进宫后,她一跃为妃,则说明,其地位已是君临天下,与贾府全府上下执臣礼。
而她就在君身旁,把握着朝堂最新消息与君之心,则贾元春之忠告与主张,贾府一定会铭记在心。
后来元春卒,王子腾竟也去世,贾家朝堂上所依仗的权势大折,再加上宝玉疯癫,贾母不得不想出昏天暗地、大混洗劫一空的办法。
贾母的原话是,“宝玉生病了,又不能教成自己的亲,只是冲了喜。”尤其以前僧人提到,薛宝钗一身黄金,应验了金玉良缘,就是连生也没有合身。
就想利用薛宝钗做出“他的玉”,这算是彻底定下了宝玉和宝钗二人的婚事。
再者是贾家出现危机端倪,贾元春返府探亲已被警告,风头正劲、奢华靡费、种种征兆无不为贾府的失败埋下隐患。
要想留住贾府雄风,就只能选择强强联姻了,而薛家正是良盟。加之,薛宝钗城府很深,很有些人人掌权的味道。
比起只想着儿女情长娇蛮任性的林黛玉来说,薛宝钗当然更适合嫁给贾府未来继承人贾宝玉。
生死无常,贾母害怕
正由于贾府各种重复举动,使得林黛玉伤透了脑筋,身体也每况愈下。而且以前送的茶叶,由于体质原因,就算是再爱喝也不能喝。
事实上,她的身体不可能经常喝茶,但她仍然表示对暹罗茶有好感,这更能说明她确实很爱茶。还可以从侧面看出来她对贾宝玉也确实有好感。
可是,她终于满怀喜悦地等待着要成为新娘,而最终的结果却变成妄想。
贾宝玉与薛宝钗大婚之日,贾府繁华万民欢腾,独林黛玉孑然一身离恨归天。
闻讯赶来的贾母闻讯后快步来到潇湘馆欲见孙女末路。贾母见孙女内心哀痛,正心有所感,贾母见林黛玉遗赠两瓶茶,内心更哀痛。
而且她留在潇湘馆的那两罐茶还可以证明林黛玉是怎样伤心难过。
贾母见此二罐茶自然亦知,林黛玉这阵子身体竟如此不佳,眼看着孙女惨死眼前。
再联想到早亡之女,歉疚之情溢于言表,愧其在天之灵未能照顾孙女。
对于林黛玉之死也是十分愧疚的,如果没有他们一手促成宝玉与宝钗的大婚,硬是把她与宝玉拆散,林黛玉就不会早逝,内心自然是悲不自胜。
黛玉之死、贾家之败,无不使贾母内心开始惶恐不安。同时黛玉之死又激发了长辈们内心的痛苦和人生无常的哀思。白发人给黑发人就是对长辈们最严厉的处分。
贾母其实很早就担心自己身体不可以,当刘姥姥进入贾府时,很是嫉妒刘姥姥身体硬朗。
贾母道:“大了几岁!高达如此高龄,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动弹……我已经老气横秋,全不中用,眼花耳聪记性全无。”
贾母这么一说,打心眼里其实很羡慕,羡慕刘姥姥就算七十岁,但是身体硬朗,这是自己再大的财富都求不到的。
从贾母这句话里,我们能看出来贾母是很有面子的,她知道她没有几年能活过来。本来存着人生快结束的想法,再亲眼看见孙女远去,心里自然徘徊。
因此,红楼梦里曹雪芹的角色极尽悲情色彩,贾母爱林黛玉,但内疚较多,内疚多是因为她自私。
看到孙女去世,还能想到他时日无多,也许到去世时,内心有悔意与忧虑,才能永远“多了这几个优秀的女儿”。